|
患者女,38歲,拔牙術(shù)后3天,發(fā)燒(診時(shí)38.5℃),伴牙痛、頭痛,大便稀溏,畏寒怕冷,精神倦怠,昏昏欲睡。 拔牙后一直口服替硝唑、布洛芬等藥物治療,但疼痛有增無減。 舌脈:雙脈沉微,舌質(zhì)淡,水滑苔。 辨證:元陽不足,濁陰上逆,少陰太陰合病。 方證分析: ①舌淡脈微,精神倦怠,昏昏欲睡,畏寒肢冷——寒邪直中少陰——麻黃附子細(xì)辛湯證; ②舌淡苔滑、肢冷便溏、頭疼牙痛——濁飲上逆——吳茱萸湯證。 囑停用抗生素,改用中藥治療, 處方:【麻黃附子細(xì)辛湯合吳茱萸湯】。 麻黃10克,制附子12克,細(xì)辛10克,吳茱萸8克,黨參15克,生姜5片,大棗5枚。 2劑,水煎服。 次日回訪,諸疼痛已明顯減輕。 2日后復(fù)診,疼痛減輕大半。 繼予5劑,疼痛全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