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句話這樣說:性格越急,智慧越低;脾氣越大;快樂越少;脾氣越溫,福報越深。脾氣和福氣就像一對冤家,此消彼長,你弱他強。脾氣人人都有,發(fā)脾氣是本能,把脾氣壓下去才是本事。一個人的情緒能改變很多東西,包括你在乎的與不在乎的生活本來的樣子。多么完美的句子。每個人都有一個向往的本來生活的樣子,而回到現(xiàn)實中這句話又是顯得多么的諷刺。冥冥之中,一句話、一個決定,可能就成為潛藏的伏筆,在暗中發(fā)散生長,于是生活看起來是那樣瑣碎,卻又環(huán)環(huán)相扣。很多時候,故事的走向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生活中最不缺乏的就是故事,而在錯綜復雜的故事里,態(tài)度是決定一切的根本。不可否認,每個人都會遇到煩心事,每個人也都會有心情特別糟的時候。' 沖動是魔鬼 ' 本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玩笑話,但現(xiàn)實生活中,每一個沖動的人,都可能成為在外游蕩的魔鬼。原本不過是生活中一件件稀松平常的小事,卻因為有些人控制不住自己的壞情緒,讓它們像脫韁的野馬一樣隨意沖撞,最終讓自己成為那匹 ' 害群之馬 ' 。有的時候,我們會因為生活中的壓力而變得負能量滿滿,情緒特別糟糕,有的時候會因為自己的不滿而突然變得煩躁起來,而有的人能通過自己的方式釋放出壓力和不滿的情緒,不會影響到別人。而有的人就喜歡通過發(fā)脾氣,甚至大吼大罵來試著讓自己的心情更舒暢一些,而他們的這種行為會影響到別人。發(fā)脾氣時說出的話就像潑出去的臟水,你以為只是在別人身上留下了污點,卻不知道有一天這件衣服會穿在自己身上。“費斯汀格法則”,它說:生活的10%是由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fā)生的事情的反應態(tài)度所決定。也就是說,其實生活中只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和預估風險的,而另外90%的部分卻能為我們自己所掌控。網(wǎng)上有個話題討論度頗高: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志是什么? 看到一個回答深入人心:即便內(nèi)心波濤洶涌,表面也能云淡風輕,低谷時能調(diào)整好自己,高處時也能堅守好本心。如果用四個字總結,大抵就是:管理情緒。古人云:喜時不諾,哀時不語,怒時不爭,亂時不決,倦時有終。改變自己,就是從管理自己的情緒開始。有句話說得特別實在:如果你是對的,你沒有必要發(fā)脾氣;如果你是錯的,你沒有資格發(fā)脾氣。達爾文說:“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發(fā)脾氣就等于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span>因為這是人相較于動物的一個顯著特征:主宰情緒,而非被情緒左右。把脾氣調(diào)成手動擋,不要讓自己的壞脾氣變得肆無忌憚,做到有壓力時收放自如,以四兩撥千斤之勢,不動聲色地把問題解決掉,還能留有余力對著惹怒你的人保持優(yōu)雅有力的回擊。生活中盡量少發(fā)火,以寬容和理解的心態(tài)去處理矛盾,事情可能完全不一樣,其實,在包容他人的同時,也善待了自己。
薦文:楊天倫
四川大學2007級 后MBAEMBA49期 MBA 1297篇原創(chuàng)內(nèi)容 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