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正在上學的孩子們來說,這炎熱的六月,可以稱之為“考月”,既有高考、中考這類人生大考,又有期末考試這些小考,想來這考試蹭的正是快要烤焦的天氣的熱度! 各種各樣的大小考試,借著自媒體時代的高度關(guān)注、深度挖掘、廣度擴散,所考的內(nèi)容起到了更加直接、快捷的導向性。以今年的高考為例,在朋友圈廣泛傳播的高考作文、試題,引發(fā)了家長們熱烈的討論,帶來的震撼非常強烈。 可以說,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語文作為綜合性的基礎學科,重要性越發(fā)突顯,而閱讀和寫作能力作為學習語文的核心能力,重視程度空前提升。 隨之而來的問題必然是:怎么樣學好語文?怎么樣提高閱讀寫作能力? 結(jié)合我二十多年行筆的感悟體會,試圖總結(jié)提煉出一些對孩子們有益的經(jīng)驗、方法,這就是這篇文字的核心,也是這篇文字的初心。 開始時,你只是一種發(fā)泄! 在已經(jīng)越來越模糊的記憶中,接觸作文應該是在小學四五年級,當時只知道是考試的要求,不能不寫,所以就東拉西扯的堆滿字數(shù)。上了初中以后,老師開始布置寫日記,也沒有什么要求,就日?,嵥榈挠涗?,字寫得也很丑,對于寫東西并沒有日后那么好的感覺,反倒是有些發(fā)愁和厭惡,甚至于有一次因為寫作文挨了老師批評,心里不服氣,還跟老師瞪眼頂嘴的。 但人生是講機緣的,或者叫契機。在初三的時候,因為面臨升學考試的壓力,加上自己過于要強的個性,總是與家長和老師發(fā)生這樣那樣的沖突,苦悶彷徨之余,開始了人生第一次用文字對自我進行檢視! 記得那應該是在一頁可以寫300字左右的作文本上,我一口氣寫了13頁文字,從自己的內(nèi)心寫起,有事例、有感受、有愿景,被老師評為“巨作”!從此后,寫作成了我排遣情緒、發(fā)泄自我、檢討自我、療救自我的根本需要,伴隨著我青春期的夢想、追求、失落、無助,林林種種,都一字一句的寫成了文字。 感悟點:如果你的孩子也有類似的青春期苦惱,何不引導他向內(nèi)行走?去讀書寫作,開創(chuàng)屬于自己的成長記錄空間。只要他自發(fā)的開始做這件事情,你就瞧好吧,時長日久,他讀過的東西、寫出的文字,會讓你吃驚的! 習慣時,你就是一種寄托! 進入高中以后,面對著更復雜的學業(yè)課程、更多樣的人際關(guān)系,特別是要面對新的困惑,比如,以前在學習成績上輕而易舉可以提升的,現(xiàn)在就算費股則勁兒也收效甚微,特別是自己天賦缺乏的理科課程,在“勤學、善學、會學”上差強人意。如是種種的累積,帶給心靈更大更深更久的折磨,特別是對自己的存在感、驕傲感打擊甚大,一度失卻了學習的興趣、努力的干勁。 慶幸,文字沒有從我的世界中走開,反倒是越扎越深,寫東西慢慢成為自己也意識不到的自覺習慣。它不單單是一種需要,更成為情感和精神的寄托,高興的時候、憂傷的時候、感慨的時候、領(lǐng)悟的時候......多年以后,我在回看那段內(nèi)心無比苦悶的經(jīng)歷時,特別是跟班里幾個學習成績好卻最終性格上出了這樣那樣的問題的人作比較時,總在感恩文字帶給我解脫! 這種寄托,是你遇到問題時,不會無處傾訴,是你糾葛無助時,不會無力掙脫,是你遭遇打擊時,不會失控自毀...... 比如每個人的青春期都會有愛戀的對象,自然會伴隨著戀而不得的苦悶,每個人的學習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考試的失意,尤其是高考這類人生大考。對我來說,如果不是文字,我怎么能走出那兩個月,又勇敢的走進復讀班,無比堅定的真正奮斗了一年? 啟發(fā)點:當你真正選擇了與文字為伴,其實也就意味著你將成為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點點滴滴、時時處處、事事人人,皆成文字。你慢慢的會發(fā)現(xiàn),文字作為一種最好的寄托,逐漸滲入你的生命! 相伴間,你已經(jīng)融入生命! 我從來不敢自詡是個寫作能力出眾的人,也不以為自己比別人有多會寫、能寫,在我看來,寫作絕不應該拿來作比較。“文如其人”“文無定法”,寫什么的都有,怎么寫的都有,切莫文人相輕,互相看不起。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宿舍里經(jīng)常是就留著我一個人,趴在那兒不停地寫東西,什么都寫,日記、書信、讀書感悟...大四的時候還嘗試著寫小說。這些被我統(tǒng)稱為抽屜里的文字,從來沒有發(fā)表過。 因著這樣的想法和做法,可以說,我堅持了二十年之久的寫作之路,更多的是在向內(nèi)行走,包括現(xiàn)在開創(chuàng)個人公眾號之后的所思所悟所寫,都是從自身出發(fā)、更多的也是抒發(fā)自己的一些感受、發(fā)表一下自己的見解。這種寫是內(nèi)延的,而不是外擴的,是自我的,而不是大眾的,是空靈的,而不是物化的。我所收獲的也更多是自身生命體驗、提升,現(xiàn)在或許也通過公眾號能影響到一部分讀者,但不是在經(jīng)濟利益、名譽地位方面。 引申點:文字不應該是爭名奪利的工具、沽名釣譽的外衣,而應該是融入生命、直擊心靈、鍛造靈魂的益友。無論你來自哪里,去向何方,無論你貧窮富有、尊貴低賤,如果你愛好它、堅守它,就一定能開辟出一方屬于自己的精神和心靈佳苑,讓你的生命更加豐富、殷實、鮮活! 結(jié)束語 前幾天看了一段崔永元老師在樊登讀書會上的演講視頻,他就說讀書本身不可能是一件多有趣的事,但是可以讓它好玩起來。其實無論閱讀和寫作,都不是一件輕松的差事。它需要持久的熱情、付出,還需要能找到竅門。所以,現(xiàn)在很多家長在焦急或苦惱于孩子不愛閱讀、害怕寫作,卻又沒有好的辦法。而我寫這篇文字最初的考慮就是希望能簡要梳理一下自己的寫作經(jīng)歷,帶給您一些啟發(fā)。 正所謂: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咱們多想想自己,就能想通這一點,即你指望孩子天生就喜歡讀書寫作是不現(xiàn)實的,也不能純粹依靠課外輔導班就帶給孩子立竿見影的變化。根子還是在孩子自身,首先得有內(nèi)生需要才行,我多次把讀書寫作比作吃飯,說的就是要孩子生出饑餓感之后,再給他精神食糧,他消化吸收并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東西,長心入腦,才會慢慢起作用。 千萬不要急 千萬不要逼 一定要抱有慢工出細活的心態(tài),一步一步走。 靈機一動,想到一句話,作為結(jié)束:寫作沒有固定的收獲季節(jié),甚至都有可能沒有那些所謂的收獲(名利之類),但是它有頑強的向內(nèi)生長力,只要你熱愛、只要你用心、只要你澆灌,它就一定會深扎內(nèi)心,總有一天,破土而出,直達心靈的蒼穹,探到天際的奧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