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末晚八點多,從超市購物回家,當拐到小街道上時,見到前方幾米處一位騎共享單車的女士下了車,和拎著一點水果正在趕路的另外一位女士打招呼,然后邊走邊聊了起來。聊天的內容主要涉及共享單車和網約車:大體意思是,晚飯后騎著共享單車出來逛逛挺好,很方便。開車停車不方便,又耽誤時間,稍微遠點的地方,還是騎車更好,不再需要叫滴滴了。拎著水果的女士接話說道:“是啊,現(xiàn)在再也坐不到免費或者便宜的車了,以前幾塊錢叫優(yōu)步,多爽?。‖F(xiàn)在,都是短距離的,就沒坐過15塊以下的車了。但是,叫的士呢,司機挑路,短途的有些司機給的臉色還不好看。所以,實在要用,還是選擇滴滴他們,真是懷念過去便宜的時候啊!” 這種對比,相信常用滴滴的還是多少有相類似的感受。對于像滴滴網約車的加價問題,在今年6月份反應最激烈的當屬作家六六了。6月下旬,作家六六在微博發(fā)布題為《滴滴這種流氓企業(yè)存在的理由是什么?》的文章,直指滴滴壟斷經常加價。而這篇文章的導火索,源自六六朋友當天早上的一個經歷,一段20公里左右的叫車,上浮1.5倍車資,估價162.6元,六六的朋友在微信朋友圈表示以為自己眼花了。對于這樣的體驗,六六表示并非個例,“最近在我的朋友圈里朋友對滴滴的投訴越來越多,一是打不著車,加價加得離譜,二是價格完全壟斷,正常時間段根本叫不到出租車,它就推專車。”對于作家六六的質疑,滴滴的工作人員進行了第一時間的回應,并給出了基于供需矛盾進行動態(tài)調價的理由,以及20多公里預估費用160多元的細項構成。 對此,我們先不去追問動態(tài)調價的合理性以及費用預估的合理性,擺在我們面前的幾個基本事實就是,免費或者低價車的日子應該是一去不復返了。接下來,對于需要用車的人而言,也許更多的是如何更經濟更精明地使用滴滴網約車。 滴滴的反壟斷調查 過去無論是美團與大眾點評的合并,還是58和趕集網的合并,都會反復出現(xiàn)壟斷這個詞語。作家六六對于滴滴的質疑,也直指滴滴利用壟斷地位經常加價的現(xiàn)象。壟斷,雖然我們反復見到,但是,就監(jiān)管層面對于企業(yè)的壟斷能夠進行正式的立案調查并作出裁決的,目前還是很難看到的。不過,這種情況,將有可能在滴滴身上首先發(fā)生了。 2016年9月2日,商務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新聞發(fā)言人沈丹陽表示,滴滴優(yōu)步合并未向商務部申報,商務部已對滴滴 優(yōu)步合并案開展反壟斷調查,兩次約談滴滴出行,要求其說明交易情況、未申報的原因,提交有關文件、資料。 2017年7月27日,新浪科技消息,針對2016年8月滴滴與優(yōu)步合并案的反壟斷調查咨詢進展情況,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高峰回應,商務部反壟斷局已多次約談滴滴出行,也正對滴滴出行和優(yōu)步中國合并案依法進行調查。 從商務部的最新消息來看,對于滴滴出行的反壟斷的調查問題,還需要根據根據網約車的市場競爭情況、從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消費者的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等多個維度進行評估。滴滴是否會成為近年來國內首家遭受反壟斷調查并確定為壟斷并遭受處罰的企業(yè),尚未有結論。 對于確定滴滴出行是否壟斷,市場的競爭情況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維度。目前,基于網約車的出行服務,除了滴滴出行之外,還有神州專車、首汽約車、易到等。但是,從城市覆蓋面來看,其他幾家都不及滴滴。因此,總體的壟斷程度的判斷成為關鍵。而易到作為滴滴曾經有力的競爭者,自從被樂視收購后,經歷了陣痛,目前被韜蘊資本接手后,要重新走上正軌還需要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是否能夠對滴滴競爭造成足夠的沖擊,還很難說。 因此,滴滴出行目前在定價方面有比較強的話語權,確實是存在目前市場競爭不足的問題。進而時不時在調價問題上引發(fā)更多的不滿。 高價網約車的時代來臨,曾經坐過的免費低價車,遲早要還 不管是滴滴出行,還是神州專車,上下班高峰時段或者特殊天氣等情況,會出現(xiàn)大于1的調價系數(shù)已經是司空見怪的現(xiàn)象。而面對上浮系數(shù),形成了激烈對立的兩種看法,一種以作家六六為代表的,認為這是典型的利用壟斷優(yōu)勢隨意調價的行為。而另一種則認為網約車就是該市場化定價,特別根據特殊時段進行調節(jié),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網約車的差異。而像一些惡劣天氣,有些滴滴司機能夠接單,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調價是很合理的。 不管以滴滴出行為代表的網約車的這種上浮系數(shù)的做法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利用壟斷優(yōu)勢地位隨意而為的情況。網約車已經過了靠免費后者超低價優(yōu)惠獲取客戶并培養(yǎng)用戶習慣的階段了,已經進入到高價網約車的時代了。 我們從網約車培養(yǎng)用戶習慣所燒掉的資金來看,也可以理解為什么低價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在燒錢的過程中,或者把競爭對手熬沒了,或者跟競爭對手合并了,進而形成了網約車市場的寡頭壟斷格局。這種格局一旦形成,就擁有絕對的定價權了。 因此,對于已經形成習慣的用戶而言,過去曾經享受過的免費或者低價車,從現(xiàn)在開始似乎到了該還的時候了。還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用戶自己還,還一種是后來使用的人還,也就是代際償還的情況。這是網約車平臺把燒掉的錢慢慢掙回來的最直接的方式。當然,還有所謂的增值服務的方式,但是,增值服務的方式相比而言,其實更難。 因此,對網約車的反壟斷的調查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到定價權。個人對反壟斷調查的預期結果不太樂觀,一則調查過程耗時費力,二則從出行服務供需矛盾這么大,直接拿網約車開反壟斷刀的可能性不大。特別是最后幾公里已經開始被共享單車替代的情況下,出行服務變得更加多樣了。 結果就是,大家要享受更好的差異化的服務,特別是專車等服務,付出更高的代價是趨勢。而這個更高的代價,也只是相比過去的免費或者優(yōu)惠而言,再或者相對的士而言。否則,網約車平臺恐怕很難長久下去。 網約車動態(tài)調價機制引發(fā)的士司機的不滿與訴求 可能是天氣太熱使人容易煩躁的原因,最近我?guī)状未虻挠龅降乃緳C都有些脾氣暴躁。后來,見到有一個司機邊開車邊罵罵咧咧,只要有紅燈或者稍微塞車,就開罵。交談中了解到,原來是他對的士價格不能像滴滴出行那樣動態(tài)調節(jié)感到非常的不滿。特別是遇到高峰期堵車的時候,說的士的價格調整要通過聽證會等一系列復雜的程序,憑什么滴滴出行就可以自行隨意調價,這樣也非常不合理,如果是這樣的情形,那沒什么人愿意開的士。 顯然,網約車的動態(tài)調節(jié)機制,引發(fā)了部分的士司機的不滿。而這種不滿的情緒帶到出車的工作狀態(tài)中,就非常不好了。面對這樣的矛盾,相信隨著矛盾的堆積,可能還會有一次爆發(fā)的時候。因此,對于政府部門對滴滴出行的反壟斷調查的工作,可能要把更多的因素考慮進去才能夠更加平衡好各方的利益。 最后,從市場競爭角度,還是希望易到能夠盡快走出困境,然后和滴滴出行們再好好競爭下去,這樣,也許整個網約車市場可能會更加有利于用戶和公共利益。但不管怎么樣,還是那句話:曾經坐過的免費低價車,遲早是要坐高價車來還的! iPhone手機用戶打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