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朱國棟老師的回信 尊敬的朱老師: 展信佳! 你這周給大家一封信的主題是拖延癥。感覺拖延癥在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當然我也不例外,其實拖延癥的本質就是偷懶、不自律。 偶爾的拖延確實可以緩解人當時的急躁心情,恢復一下內心的平靜,但經(jīng)常性的拖延,那就成了一個問題或者說毛病。正所謂滴水穿石,習慣性的拖延累積下來,錯過的不僅僅是大量寶貴的時間,更是逐漸失去了人立于世上所必需的自律和進取心,進而影響到自己及身邊人的諸多事,甚至可能是人生命運。 舉個例子:有個朋友的孩子上初三,快到中考的時間了,但成績不太理想,朋友就托我問問這樣的成績,有沒有什么高中可以接收。于是我也幫著打聽了一下,發(fā)現(xiàn)這樣的分數(shù)只能上職高,周邊適合的也就A、B和C學校。這三個學校看過來,顯然B是比較適合的,但是校方回復說,需要他的中考成績來決定。其他兩所學校的回復是,只要中考結束,就可以進去就讀。至于這兩所學校的校風如何,也是可想而知的,據(jù)我打聽過來,這兩所課堂基本上非常吵,老師難以進行正常教學。 我將實際情況和朋友反饋之后,她也是懊悔萬分,覺得自己平時就是有些拖延癥,或者說就是偷懶,總是借口自己太忙了,只管自己的事業(yè),太少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他們的教育理念基本屬于快樂教育,任其自由發(fā)展。 我覺得快樂教育理念并沒有什么問題,但關鍵是她得時刻關注孩子,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要有整體把控,而不是拖延懈怠。學習成績低下的快樂教育,實際上是不成功的,孩子不能上理想的學校,這也可以說是拖延懈怠所產生的惡果。在她所想的快樂教育理念下,她不能有拖延懈怠,特別是必須先培養(yǎng)孩子擁有自律的學習習慣,和指引她前進的目標。 首先是目標。如果說目標聽起來太遙遠的話,可以從小處幫孩子尋找一個學習榜樣,可以是名人或者是他自己崇拜的正能量的偶像,說白了目標就是一個人的指明燈,前進的一個方向,那至于能不能成為自己想要的目標的樣子,這個是看因人而異的,但是如果有一個指明燈的話,她的方向至少就不會走歪掉。當然,需要從自身做起,家長的耳濡目染、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巨大,家長拖延懈怠,那么孩子往往也容易拖延懈怠,家長自己必須做好榜樣。 其次是自律。自律其實是一種習慣,它是可以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的,所以培養(yǎng)自律一開始肯定是需要家長的幫助和引導,等它慢慢成為習慣之后就可以放手了,因為孩子自身的好習慣就產生了自律性。當然這個過程說起來很簡單,實際做起來是有點難的,因為需要兩個字“堅持”。 我覺得,破解拖延癥,最有效的方法是心中要有明確的目標,生活要自律。讓我們進取、自律,杜絕拖延癥! ??鞓?! 同行者 李晶晶 二〇二〇年六月七日 |
|
|
來自: 新用戶9913Bpb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