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尖上的川西 川西之旅,第一站經(jīng)過雅安。 早就耳聞雅安有三絕:雅女,雅雨,雅魚。有姿色的雅女據(jù)說都不在本地了,雅雨倒是在隨后的行程里感受到了,只有吃雅魚是實在的,可以馬上從舌尖一直浸潤到腸胃。一頓美食就可以把旅人撫慰得妥妥貼貼,安安穩(wěn)穩(wěn)。進(jìn)入那家店,一眼看到花圃里的茉莉花散發(fā)出淡然的香氣,立刻就喜歡了那個院落。雅魚估計也并不多,至少我們在那家店里并沒有看到,但是在午餐里吃到的魚片湯,麻辣酸香適中,口味自然樸實,魚肉細(xì)膩滑嫩,不同于平時吃到的魚塘養(yǎng)殖魚的魚肉,那種腥味極重的味同嚼蠟的草魚瞬間印象滑坡。哪怕不是吃的雅魚,仍舊感受到特別的異鄉(xiāng)風(fēng)味,區(qū)別于過膩了的日子滋味,大隊人馬吃得津津有味。還有店家介紹的特色湯——筍子排骨湯,湯味純正,顏色淡雅,不見新鮮排骨的血腥油膩氣息,更有嫩筍子的清香鮮美入口,人人都美美地喝了一碗筍子湯,直嘆好喝!其他川菜也就大同小異,菜品的豐富讓腸胃大呼過癮。吃得飽飽的,又可以上路折騰了,坐再遠(yuǎn)再久的車也不怕屁股疼,腰腿酸了。 
到了康定,進(jìn)西藏,連續(xù)五天左右,我們大隊人馬幾乎沒有吃豬肉,西藏見得最多的是牦牛,所以牛肉是餐桌上的大眾寵兒。 夜宿康定的晚上,因為氣溫的降低,因為疲勞的襲擊,大家伙決定去吃牛雜火鍋。遠(yuǎn)遠(yuǎn)看見康定河對岸一家堂子比較大的,在我們?nèi)胱【频甑母浇?,位置有?yōu)勢。進(jìn)去看了,果然品位不俗,裝修大方氣派,最有特色的是,還得排隊等候座位。好在有一個客廳一樣的咖啡座,供食客坐下喝茶聊天等候空出來的座位。服務(wù)員殷勤倒好茶水,一點淡淡檸檬茶味道,耍手機的耍手機,看風(fēng)景的看風(fēng)景,我們就那樣耐心等候,看著別的食客拿起盤子選擇各類牛雜葷菜,有些預(yù)訂了座位的一來到就可以去定好的房間大快朵頤,我們只是過客,我們靜坐等候,我們側(cè)耳傾聽有個大間里的人吃得高興了,喝得嗨皮了,還唱起了革命歌曲來了。因為我們?nèi)サ娜硕啵仨氁幸粋€大房間才坐得下,我們又不愿意分開吃火鍋,吃火鍋就是要人多才熱鬧才有氛圍。好幾次老板過來歉意十足的解釋,有一桌客人吃得快完了,也不能催人家走。差不多一個小時左右,才有領(lǐng)班來通知可以去到2號房間用餐了。點菜的早就點好了四五斤牛雜,還有若干蔬菜,大家團(tuán)團(tuán)圍坐大圓桌,喉嚨已經(jīng)吞咽了唾沫若干次,就像老年人形容的,喉嚨里伸出爪子來了。等火鍋一煮熟,男人們喝起酒來,那盛酒的餅子很有特色,像是足球世界杯的獎杯,在瓶口放個小足球,就是一模一樣的獎杯了。所有的筷子都伸進(jìn)火鍋里打撈自己喜歡的食材,那熱騰騰的場面,讓人覺得人生在世,能吃能喝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今天可是吃到了正宗的草原鮮毛肚了,不擔(dān)心放了防腐劑的冰凍毛肚?;疱伒奈兜缆槔边m宜,不偏不倚,讓吃慣了火鍋的吃貨們絕對沒話說,只會說一句:雜七雜八牛雜火鍋真的巴適?。∫活D牛雜火鍋,既見識了西藏牛肉食品的魅力,又驅(qū)逐了出門在外的勞累與氣溫變化的身體不適,枕著康定河的潺潺流水,一夜好覺好夢,明天又可以活蹦亂跳的繼續(xù)深度游川西了。

過了折多山之后,埡口的冷氣讓人對路上的牦牛肉攤子發(fā)生了興趣。 雖然閬中的張飛牛肉已經(jīng)把我們的胃口慣壞了,但是我們都知道那些養(yǎng)殖牛肉的滋味,不管用什么法子烹飪制作,絕不比西藏野外放養(yǎng)的牦牛肉更加讓人胃口大開。又因為天氣的陰晴不定,剛經(jīng)過折多山埡口的寒氣需要驅(qū)趕,于是我們隨意選擇一個帳篷停下,打聽價格,選購牦牛肉。收拾得干干凈凈的藏族小姑娘,穿著長袍,外罩一件嫩綠色羽絨背心,恬靜溫柔的招呼客人,價格也是說一是一,聽說藏族人不愛講價,這次見到大約是真的了。隨便選一條細(xì)長的牦牛肉都是一斤多,一百多元。細(xì)看那些風(fēng)干牦牛肉,用了花椒和干辣椒腌制,讓高原自然的冷風(fēng)吹干,肯定風(fēng)味獨特,不買點回去品嘗多可惜。賣牦牛肉的小姑娘動作不急不緩,一個一個用電子秤稱好,算好價錢,再切塊包好,送到買主手上,你一點也感覺不到她生活在這樣遠(yuǎn)離塵世的大山里的閉塞與自卑。帳篷后面的山谷里,獨具特色的藏族民居稀稀疏疏的沿著一條河流排列,也許那里是一個村莊,也許那里也有學(xué)校,我們在路邊一時分辨不清楚,只感覺到他們的生活悠閑自在,像那些在山坡上吃草的牦牛一樣,不驚異路邊的過客,不驚異天氣的變化。切牛肉的小姑娘,動作慢慢悠悠,卻又井然有序,一點沒有我們平時上下班急急忙忙的樣子。吃了點牦牛肉,果然在埡口喝的冷風(fēng)就被逼出了體外,體內(nèi)熱量大增,人又變得精神抖擻了。不過,翻過山,眼睛馬上又被十里新都橋的天堂美景吸引了。新都橋相當(dāng)于高原地區(qū)的一個平壩,十分開闊平坦,公路兩邊種滿了大片大片青稞,將黃未黃,再晚點來看,滿地金黃,該是多么驚艷。 西藏美食最著名的就是青稞餅了。 
在康定吃早餐的時候,很多小攤點擺滿了大摞的餅子,那時候我們的胃因為昨夜的火鍋的浸泡,還在被小籠包子和稀飯吸引,沒有怎么重視那些或金黃、或灰白的餅子。直到在四姑娘山里,那里只能自助野餐,青稞餅又被介紹為“舌尖上的中國”節(jié)目所推介的美食特產(chǎn),除了自己超市購買的一些餅干牛奶的,基本上游客還是逃不出購買一個嘗嘗鮮的沖動。青稞餅表面看起來像是有些灰塵,還有些黑斑,問起賣主,她們說是草木灰留在餅上了,有些地方黑斑是燒焦了。這么說來,我的童年記憶被勾起了,那就是小時候奶奶為我們小饞貓準(zhǔn)備的零食,埋在灶火里的麥子饃饃,跟這個青稞餅有一拼。只是青稞餅個頭大,掰開看似堅硬的外殼,里面的內(nèi)容卻是酥軟的,像面包一樣的柔軟,據(jù)說是參了牛奶的緣故。吃起來有一股淡淡的奶香,和著濃郁的青稞面香氣,肚子餓了的時候的確可以解饞,結(jié)實的面食又可以快速把肚子填飽。外殼硬度較大,其實也很脆,絕不綿軟,咀嚼起來有一股大麥的焦香味,最關(guān)鍵的是青稞餅絕不添加任何食用添加劑,最原味的大麥餅,吃著放心,對身體無害。作為西藏特產(chǎn),買幾個回去饋贈親友,也是上好佳品,情真意切。到這時候才明白,那些掛在飯店墻壁上的青稞餅,堆放在玻璃櫥柜里一摞一摞的大餅子,大約是預(yù)備進(jìn)山的人的必備干糧了。 西藏還有個雪頓節(jié),是專門為吃酸奶子設(shè)的一個節(jié)日,為此,拉薩還要放假十天來慶祝。如此隆重,我們卻無福消受那酸奶子的味道,回程路上買的酸奶子,被我們挑剔的味蕾遺棄在垃圾袋里了。沒吃的時候,酸奶子潔白的外形還是很有感染力,可是一番入口,無法接受。據(jù)說酸奶子制作工藝復(fù)雜,營養(yǎng)豐富,可是我們漢族人與藏族人的口味竟然如此天壤之別,好東西被我們白白糟蹋,實在可惜了他們謂之美食的東西。 吃吧吃吧,一路西行一路吃。 小金縣的小金蘋果,就那么饞人地在我們的車窗外閃耀,光看那青綠色的果皮,就有著清理路旅途上脾氣焦躁、火氣大的清涼效果。價格也不貴,還酸甜可口,生津止渴,真是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晚上一碗筍子牛肉面,又是多么安撫疲憊的軀體。折多山途中遇到的青皮李,果肉甜酸生津,冰涼舒爽,又怎能讓人忘懷?康定河邊溜溜的桃子,多像粉紅的回憶!瀘定橋畔的仙人果,引人無限遐想。 
在鷹嘴巖小憩,松茸湯又入了吃貨的眼。坐在路邊的木凳上,小小的土陶碗就可以喝一碗名貴的松茸湯,不必為飯店昂貴的裝修買單,多么美好的享受。據(jù)說新鮮的松茸在產(chǎn)地賣到六七十一斤,到了飯店就是一兩千一斤的價格,在雅江,在小金,不喝一碗松茸湯也是對不起這趟川西之旅的。似乎為了彌補有人沒有喝到的遺憾,后來翻越巴郎山的時候,遇到了賣干貨的,買了干松茸才了卻了心愿?;厝ヅ胝{(diào)松茸湯又成了家庭主婦們的一道必修功課。 川西的魅力也許不僅僅在于美麗的風(fēng)景,更在于旅途吃到一些不同于川北的食物,于是覺得自己有了生活在別處的新奇履歷,于是就改變了部分的心境。川西走一趟,攀爬了幾座高山,越過了幾座峽谷,把生活背景更換了幾天,似乎換了一個人,回來又是新的開始了。 川西,是探險的旅途,也是吃貨的修煉之路。吃貨對于路途有美食的風(fēng)景記憶更為深刻,希望一去再去的理念更為執(zhí)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