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讀通鑒(354)劉裕滅姚氏后秦

 劉安倫先生 2021-08-23

讀通鑒(354)姚氏政權滅亡

1、戰(zhàn)略上的失措

義熙十三年丁巳,公元417

春,正月,甲戌朔,有日食。

秦主姚泓朝會百官于前殿,以內外危迫,君臣相泣。

(這個時候哭是最消耗戰(zhàn)斗意志的舉動。和平時期尚要奔跑才有存活的機會,戰(zhàn)爭時代還想著要慢慢走路,這就是人性的懶散庸。姚泓不是一個好的繼承人。)

征北將軍齊公姚恢率安定鎮(zhèn)戶三萬八千,焚廬舍,自北雍州趨長安,自稱大都督、建義大將軍,移檄州郡,要除君側之惡;揚威將軍姜紀率自己隨從歸附他,建節(jié)將軍彭完都棄陰密奔還長安。姚恢至新支,姜紀勸說姚恢說:"國家重將、大兵皆在東方,京師空虛,公亟引輕兵襲擊,必克。"姚恢不從,南攻郿城。鎮(zhèn)西將軍姚諶為姚恢所敗,長安大震。

姚泓馳使征東平公姚紹,遣姚裕及輔國將軍胡翼度屯澧西。扶風太守姚俊等皆投降于姚恢。東平公姚紹引諸軍西還,與姚恢相持于靈臺,姚贊留寧朔將軍尹雅為弘農太守,守潼關,亦引兵還。姚恢后面跟著的人見諸軍四集,皆有懼心,其將齊黃等人到大軍營地投降。姚恢進兵攻姚紹,姚贊自其軍隊后面攻擊他,姚恢兵大敗,殺姚恢及其三弟。姚泓哀哭之慟,葬以公禮。

(姚興當年想換姚泓是有原因的,姚泓守成都做不到,姚家兄弟沒有幾個內心里服他的。)

太尉劉裕引水軍發(fā)兵彭城,留其子彭城公劉義隆鎮(zhèn)彭城。詔任命劉義隆為監(jiān)徐、兗、青、冀四州諸軍事、徐州刺史。

2、李暠后事托人

涼公李暠寢疾,遣命長史宋繇說:"我死之后,世子猶卿兒子,善訓導之。"二月,李暠卒,官屬奉世子李歆為大都督、大將軍、涼公、領涼州牧。大赦,改元嘉興。尊李歆母天水尹氏為太后。任命宋繇錄三府事。謚稱李暠稱武昭王,廟號太祖。

西秦安東將軍木弈干擊吐谷渾樹洛干,破其弟阿柴于堯桿川,俘五千余口而還。樹洛干逃走保白蘭山,慚憤發(fā)疾,將卒,對阿柴說:"我兒子拾虔幼弱,今以大事付汝。"樹洛干卒,阿柴立,自稱驃騎將軍、沙州刺史。謚稱樹洛干武王。阿柴稍用兵侵并其傍小種,地方數(shù)千里,慢慢為強國。

河西王蒙遜遣其將襲烏啼部,大破之;又擊卑和部,逼降。

3、沈家要回中原發(fā)展

王鎮(zhèn)惡進軍澠池,遣派毛德祖襲尹雅于蠡吾城,擒尹雅,尹雅殺守衛(wèi)他的人而逃。王鎮(zhèn)惡引兵徑直前進,抵達潼關。

檀道濟、沈林子自陜北渡河,拔襄邑堡,秦河北太守薛帛奔河東。又攻秦并州刺史尹昭于蒲阪,不克。別將攻匈奴堡,為姚成都所擊敗。

辛酉,滎陽守將傅洪以虎牢降魏。

秦主姚泓任命東平公姚紹為太宰、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假黃鉞,改封魯公,使督武衛(wèi)將軍姚鸞等步騎五萬守潼關,又遣別將姚驢救蒲阪。

沈林子對檀道濟說:"蒲阪城堅兵多,不可猝拔,攻之傷眾,守之引日。王鎮(zhèn)惡在潼關,勢孤力弱,不如與王鎮(zhèn)惡合勢并力,以爭潼關。若得之,尹昭不攻自潰。"檀道濟聽從。

三月,檀道濟、沈林子至潼關,秦魯公姚紹引兵出戰(zhàn),檀道濟、沈林子奮擊,大破秦軍,斬獲以千數(shù)。姚紹退屯定城,據(jù)險拒守,對諸將說:"檀道濟等人兵力不多,懸軍深入,不過堅壁以待繼援。我分軍絕其糧道,可坐而擒敵。"于是遣姚鸞屯大路以絕檀道濟糧道。

姚鸞遣派尹雅領兵與晉戰(zhàn)于關南,為晉兵所抓獲,將殺他。尹雅說:"雅前日已當死,幸得脫至今,死固甘心。然夷、夏雖殊,君臣之義是相同的。晉以大義行師,獨不使秦有守節(jié)之臣嗎!"于是免其死。

丙子夜,沈林子領銳卒襲擊姚鸞軍營,斬姚鸞,殺其士卒數(shù)千人。姚紹又遣東平公姚贊屯河上以斷水道;沈林子再擊,姚贊敗走,還定城。薛帛據(jù)河曲來投降。

(沈家在江南被幾大家族壓得厲害,他們決定回中原了展,所以這次攻秦,沈家出力最大,后面劉裕南回后,沈家留在中原,一直堅持在當?shù)卣?,算是成功扎根。?/span>

4、魏國的矛盾

太尉劉裕領水軍自淮、泗入清河,將溯河西上,先遣使假道于魏;秦主姚泓亦遣使請救于魏。

魏主拓跋嗣使群臣商議這件事,皆說:"潼關天險,劉裕以水軍進攻,甚難;若登岸北侵,其勢便易。劉裕聲言伐秦,其志難測。且秦國,是婚姻之國,不可不救。宜發(fā)兵斷河上流,勿使得西進。"

博士祭酒崔浩說:"劉裕圖秦很久了。如今姚興死,兒子姚泓懦劣,國多內難。劉裕乘其危而討伐,其志必取。若遏其上流,劉裕心生忿戾,必上岸北侵,是我代秦受敵。如今柔然寇邊,民食又乏,若復與劉裕為敵,發(fā)兵南赴則北寇愈深,救北則南州復危,非良計。不若假之水道,聽任劉裕西上,然后屯兵以塞其東。假使劉??私?,必德我之假道;不捷,我不失救秦之名。此策之得者。且南北異俗,借使國家棄恒山以南,劉裕必不能以吳、越之兵與我爭守河北之地,安能為我國患!真為國謀劃,惟社稷是利,豈顧一女子嗎!"

商議的人猶說:"劉裕西入關,則恐我斷其后,腹背受敵;北上,則姚氏必不出關助我,其勢必聲西而實北。"拓跋嗣于是任命司徒長孫嵩督山東諸軍事,又遣振威將軍娥清、冀州刺史阿薄干將步騎十萬屯河北岸。

庚辰,劉裕引軍入河,任命左將軍向彌為北青州刺史,留戍碻磝。

5、王鎮(zhèn)惡深入群眾

當初,劉裕命王鎮(zhèn)惡等人:"若克洛陽,須大軍到俱進。"

王鎮(zhèn)惡等人乘利徑趨潼關,為秦兵所拒,不得前。久之,乏食,眾心疑懼,有人想要棄輜重還赴大軍。沈林子按劍怒道:"劉公志清六合,如今許、洛已定,關右將平,事之成敗,系于前鋒。奈何沮乘勝之氣,棄垂成之功乎!且大軍尚遠,賊眾方盛,雖欲求還,豈可得乎!下官授命不顧,今日之事,當自為將軍辦了,未知二三君子將何面以見劉公之旗鼓邪!"

王鎮(zhèn)惡等人遣使馳告劉裕,求遣糧援。劉裕呼使者,開舫北戶,指河上魏軍以示之說:"我的命令是勿進,如今輕佻深入。岸上如此,何由得遣軍!"

王鎮(zhèn)惡于親至弘農,說諭百姓,百姓競送義租,軍食復振。

6、劉裕擊敗魏軍精稅

魏人以數(shù)千騎兵沿著黃河隨劉裕軍西行;軍人于南岸牽百丈,風水迅急,有漂渡北岸者,都為魏人所殺略。劉裕遣軍攻擊,軍隊登岸魏兵則走,退則復來。

夏,四月,劉裕遣白直隊主丁旿率仗士七百人、車百乘,渡北岸,距離水百余步,為卻月陣,兩端抱河,車置七仗士,事畢,使豎一白毦;魏人不解其意,皆未動。劉裕先命寧朔將軍朱超石戒嚴,白毦既舉,朱超石帥二千人馳往赴之,赍大弩百張,一車增加二十人,設彭排于轅上。魏人見營陣既立,于是進攻包圍;長孫嵩率三萬騎兵相助,四面肉薄攻營,弩不能制。這時朱超石別赍大錘乃槊千余張,于是斷槊長三四尺,以錘錘之,一槊輒洞貫三四人。魏兵不能當,一時奔潰,死者相積;臨陳斬阿薄干,魏人退還畔城。朱超石率寧朔將軍胡藩、寧遠將軍劉榮祖追擊,又擊破其軍,殺獲千計。

魏主拓跋嗣聽聞后,才后悔不用崔浩之言。

(晉軍技術先進,戰(zhàn)術也先進,劉裕的戰(zhàn)力,當時各國都不是對手。)

7、姚紹焦慮而死

秦魯公姚紹遣長史姚洽、寧朔將軍安鸞、護軍姚墨蠡、河東太守唐小方帥眾三千屯河北之九原,阻河為固,欲以絕檀道濟糧援。沈林子邀擊,擊破秦軍,斬姚洽、姚黑蠡、唐小方,殺獲殆盡。

沈林子借機報告太尉劉裕說:"姚紹氣蓋關中,如今兵屈于外,國危于內??制鋬疵缺M,不得以膏齊斧了。"姚紹聽聞姚洽等敗死,憤恚,發(fā)病嘔血,以兵屬東平公姚贊而卒。

姚贊既代姚紹,軍隊力量猶盛,引兵襲擊沈林子,沈林子再次擊破他。

太尉劉裕至洛陽,巡視城塹,嘉獎毛修之完葺之功,賜衣服玩好,直二千萬。

丁巳,魏主拓跋嗣到高柳。壬戌,還平城。

河西王蒙遜大赦,遣張掖太守沮渠廣宗詐降,以引誘涼公李歆,李歆發(fā)兵接應。沮渠蒙遜領兵三萬埋伏于蓼泉,李歆發(fā)覺了他們,引兵還。沮渠蒙遜追擊,李歆與沮渠蒙遜接戰(zhàn)于解支澗,大破其軍。斬首七千余級。沮渠蒙遜在建康筑城,置戍而還。

8、崔浩再次反對攻晉

五月,乙未,齊郡太守王懿投降于魏,上書進言:"劉裕在洛陽,宜發(fā)兵絕其歸路,可不戰(zhàn)而克。"魏主拓跋嗣贊揚他。

崔浩侍講在前,拓跋嗣問他說:"劉裕伐姚泓,果能攻克么?"

崔浩對答說:"必克之。"

拓跋嗣說:"何故?"

崔浩對答說:"當年姚興好搞虛名而少實用,兒子姚泓懦而多病,兄弟乖爭。劉裕乘其危,兵精將勇,何故不克!"

拓跋嗣說:"劉裕的才能何如慕容垂?"

崔浩對答:"勝之。慕容垂藉父兄之資源,修復舊業(yè),國人歸附他,若夜蟲之就火,少加倚仗,易以立功。劉裕奮起寒微,不階尺土,討滅桓玄,興復晉室,北禽慕容超,南梟盧循,所向無前,非其才之過人,安能如是乎!”

拓跋嗣說:"劉裕既入關,不能進退,我以精騎直搗彭城、壽春,劉裕將怎么應對?"

崔浩對答說:"今西有屈丐,北有柔然,窺伺國隙。陛下既不可親御六師,雖有精兵,未睹良將。長孫嵩長于治國,短于用兵,非劉裕的敵手。興兵遠攻,未見其利,不如且安靜以待,劉裕克秦而歸,必篡其主。關中華、戎雜錯,風俗勁悍;劉裕打算以荊、揚之化施之函、秦,此無異解衣包火,張羅捕虎;雖留兵守護,人情未洽,趨尚不同,適足為寇敵的資財。愿陛下按兵息民以觀其變,秦地終為國家之有??勺刈?。"

拓跋嗣笑道:"卿料之審矣!"

浩說:"臣曾私論近世將相之臣:若王猛之治國,苻堅之管仲;慕容恪之輔幼主,慕容家的霍光;劉裕之平禍亂,司馬德宗的曹操。"

拓跋嗣問:"屈丐何如?"

崔浩說:'屈丐國破家覆,孤孑一身,寄食姚氏,受其封殖。不思酬恩報義,而乘時繳利,盜有一方,結怨四鄰。撅豎小人,雖能縱暴一時,終當為人所吞食。"

拓跋嗣大悅,語至夜半,賜崔浩御酒十觚,水精鹽一兩,說:"朕味卿言,如此鹽、酒,故要與卿共饗其美。"然猶命長孫嵩、叔孫建各簡精兵,伺劉裕西過,自成皋濟河,南侵彭、沛,若不時過,則引兵隨其后。

魏主拓跋嗣西巡至云中,遂濟河,在大漠中打獵。

魏置天地四方六部大人,以諸公為。

(魏主這個處置,就是隔岸觀火,乘機取巧,這是治國的大忌。戰(zhàn)略目標不明確,很多行動就像姚興那樣,虛頭八腦,對周邊的國家既構不成威脅,也不能吸引周邊的人才。劉裕進兵攻秦,這是想了很久的,他一步步準備人才,資源,在做出進攻的決定后,各方面的人才資源就到位了,并且多路并進,做了很多的打算。)

9、姚泓不堪一擊

秋,七月,太尉劉裕至陜。沈田子、傅弘之入武關,秦戍將皆委城走。沈田子等人進屯青泥,秦主姚泓命給事黃門侍郎姚成都屯峣柳以拒之。

西秦相國翟勍卒;八月,任命尚書令曇達為左丞相,右仆射元基為右丞相,御史大夫麹景為尚書令,侍中翟紹為左仆射。

太尉劉裕至闅鄉(xiāng),沈田子等將攻峣柳。秦主姚泓打算親自領兵以御劉裕大軍,恐怕沈田子等人襲其背后,想要先擊滅沈田子等人,然后傾國東出;于是率步騎數(shù)萬,突然至青泥。沈田子本認為是疑兵,所領才千余人,聽聞姚泓至,想要出擊;傅弘之認為眾寡不敵制止他,沈田子說:"兵貴用奇,不必在眾。而且如今眾寡相懸,勢不兩立,若彼結圍既固,則我無所逃出。不如乘其始至,營陳未立,先發(fā)動進攻,可以有功。"

于是率所領部隊先進,傅弘之繼后。秦兵合圍數(shù)重。沈田子撫慰士卒說:"諸君冒險遠來,正求今日之戰(zhàn),死生一決,封侯之業(yè)于此在矣!"士卒皆踴躍鼓噪,執(zhí)短兵奮擊,秦兵大敗,斬首萬余級,得其乘輿服御物,秦主姚泓奔還灞上。

當初,劉裕認為沈田子等人軍眾少,遣沈林子領兵自秦嶺前往相助,至則秦兵已敗,于是一起追擊,關中群縣多暗地里送款于沈田子。

辛丑,太尉劉裕至潼關,任命朱超石為河東太守,使與振武將軍徐猗之會薛帛于河北,共攻蒲阪。秦平原公姚璞與姚和都共同出擊,徐猗之敗死,朱超石奔還潼關。

東平公姚贊遣司馬國璠引魏兵以躡劉裕后。

王鎮(zhèn)惡請帥水軍自河入渭以趨長安,劉裕同意。秦恢武將軍姚難自香城引兵而西,王鎮(zhèn)惡追擊;秦主姚泓自灞上引兵還屯石橋以為之援助,鎮(zhèn)北將軍姚強與姚難合兵屯涇上以拒王鎮(zhèn)惡。王鎮(zhèn)惡派毛德祖進擊,擊破秦軍,姚強死,姚難逃奔長安。

東平公姚贊退屯鄭城,太尉劉裕進軍逼他。姚泓使姚丕守渭橋,胡翼度屯石積,東平公姚贊屯灞東,姚泓屯逍遙園。

王鎮(zhèn)惡溯渭水而上,乘蒙沖小艦,行船的人皆在艦內;秦人見艦進而無行船的人,皆驚以為神。壬戌旦,王鎮(zhèn)惡至渭橋,令軍士食畢,皆持仗登岸,后登者斬。眾既登,渭水迅急,艦皆隨流,倏忽不知所在。這時姚泓所帶著的部隊尚有數(shù)萬人。王鎮(zhèn)惡訓諭士卒說:"我們合家在江南,此為長安北門,去家萬里,舟楫、衣糧皆已隨流而去。如今進戰(zhàn)而勝,則功名俱顯;不勝,則骸骨不返,無它歧意。卿等共勉!"于是身先士卒,眾人騰踴爭進,大破姚丕于渭橋。姚泓引兵相救,為姚丕敗卒所蹂踐,不戰(zhàn)而潰。姚諶等皆死,姚泓單馬還宮。王鎮(zhèn)惡入自平朔門,姚泓與姚裕等數(shù)百騎兵逃奔石橋。

東平公姚贊聞泓敗,引兵赴難,眾人皆潰去。胡翼度投降于太尉劉裕。

姚泓將出降,其子姚佛念,年十一,進言于姚泓說:"晉人將逞其欲,雖降必不免,不如引決。"

姚泓憮然不應,姚佛念登宮墻自投而死。癸亥,姚泓帶著妻子、群臣到王鎮(zhèn)惡壘門請降,王鎮(zhèn)惡以屬吏。城中夷、晉六萬余戶,王鎮(zhèn)惡以國恩撫慰,號令嚴肅,百姓安堵。

10、有的東西看都不能看

九月,太尉劉裕至長安,王鎮(zhèn)惡迎于灞上。劉裕慰勞他說:"成吾霸業(yè)的人,卿??!"

王鎮(zhèn)惡再拜謝道:"明公之威,諸將之力,王鎮(zhèn)惡何功之有!"

劉裕笑著說:"卿欲學馮異邪?"

王鎮(zhèn)惡性貪,秦府庫盈積,王鎮(zhèn)惡盜取不可勝紀;劉裕以其功大,不問。有人譖諸劉裕說:"王鎮(zhèn)惡藏姚泓偽輦,將有異志。"

劉裕派人覘視,王鎮(zhèn)惡剔取其金銀,棄輦于垣側,劉裕意才安。

(有的東西很敏感,碰都不能碰,碰了就是大忌,王鎮(zhèn)惡本來可以鎮(zhèn)長安的首選大將,可惜了,劉裕內心里就把他當成了鄧艾和鐘會,這是必死的局。)

劉裕收秦國彝器、渾儀、土圭、記里鼓、指南車送到建康。

其余金玉、繒帛、珍寶,皆以頒獎賜給將士。

秦平原公姚璞、并州刺史尹昭以蒲阪降,東平公姚贊率宗族百余人到劉裕處投降,劉裕皆殺了他們。送姚泓至建康,斬于市。劉裕任命薛辯為平陽太守,使鎮(zhèn)捍北道。

(劉裕攻下一個地方,就滅一個族,慕容家和姚家的結果都不好。)

劉裕建議遷都洛陽,諮議參軍王仲德說:"非常之事,固非常人所及,必致駭動。如今暴師日久,士卒思歸,遷都之計,未可討論?!眲⒃2磐V?。

羌族眾十余萬口西奔隴上,沈林子追擊至槐里,俘虜萬計。

河西王沮渠蒙遜聽聞太尉劉裕滅秦,十分憤怒。門下校郎劉祥入內言事,沮渠蒙遜說:"你聽聞劉裕入關,敢對群臣說,姚泓非劉裕所敵。且其兄弟內叛,安能拒人!劉裕取關中必然了。然劉裕不能久留,必將南歸,留子弟及諸將守長安,我取之如拾芥耳。"

于是秣馬礪兵,訓養(yǎng)士卒,進據(jù)安定,秦嶺北郡縣鎮(zhèn)戍皆投降了沮渠蒙遜。劉裕派使者給赫連勃勃送去書信,約為兄弟;赫連勃勃讓中書侍郎皇甫徽為報書而陰育之,對裕使者,口授舍人使書之。劉裕讀其文,嘆息說:"我不如他!"

廣州刺史謝欣卒,東海人徐道期聚眾攻陷州城,進攻始興,始興相彭城劉廉之討而誅殺。下詔以劉謙之為廣州刺史。

11、司馬家殘余勢力逃歸魏國

癸酉,司馬休之、司馬文思、司馬國璠、司馬道賜、魯軌、韓延之、刁雍、王慧龍及桓溫之孫桓道度、桓道子、族人桓謐、桓璲、陳郡袁式等皆到魏長孫嵩處投降。

秦匈奴鎮(zhèn)將姚成都及弟姚和都舉鎮(zhèn)降魏。魏主拓跋嗣下詔民間獲得姚氏子弟送平城的有賞。

冬,十月,己酉,拓跋嗣召長孫嵩等人還。司馬休之不久卒于魏。魏賜司馬國璠爵淮南公,司馬道賜爵池陽子,魯軌爵襄陽公。

刁雍上表求南鄙自效,拓跋嗣任命其為建義將軍。刁雍聚眾于河、濟之間,擾動徐、兗;太尉劉裕遣兵討伐,不克,刁雍進屯固山,眾至二萬人。

皇帝下詔進宋公爵為王,增封十郡;辭不受。

西秦王乞伏熾磐遣左丞相曇達等攻擊秦故將姚艾,姚艾遣使稱藩,乞伏熾磐以姚艾為征東大將軍、秦州牧。征王松壽為尚書左仆射。

十一月,魏叔孫建等人討西山丁零翟蜀洛支等,討平。

12、劉裕被迫回健康

辛未,劉穆之卒。太尉劉裕聽聞后,驚慟哀惋者累日。

一開始,劉裕打算留長安經略西北,而諸將佐皆久役思歸,多不想要留下。正好劉穆之卒,劉裕以根本無托,遂決意東還。

劉穆之的死,朝廷恇懼,打算發(fā)詔,任命太尉左司馬徐羨之代替,中軍咨議參軍張邵說:"如今誠急病,任終在徐;然世子無專命,宜須諮詢他。"

劉裕打算任命王弘代劉穆之,從事中郎謝晦說:"休元輕易,不若羨之。"

于是任命徐羨之為吏部尚書、建威將軍、丹陽尹,代管留任。于是朝廷大事常決于劉穆之的,并全部北咨劉裕。

劉裕任命次子桂陽公劉義真為都督雍、梁、秦王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領雍、東秦二州刺史。劉義真這時年十二。

任命太尉咨議參軍京兆王修為長史,王鎮(zhèn)惡為司馬、領馮翊太守,沈田子、毛德祖皆為中兵參軍,仍以沈田子領始平太守,毛德祖領秦州刺史、天水太守,傅弘之為雍州治中從事史。

先是,隴上流戶寓關中的人,望借兵威得復本土;等置東秦州,知劉裕無復西略之意,皆嘆息失望。

關中人一向重王猛,劉裕之克長安,王鎮(zhèn)惡功為多,于是南人皆忌憚他。沈田子自以峣柳之捷,與王鎮(zhèn)惡爭功不平。劉裕將還,沈田子及傅弘之屢進言于劉裕說:"王鎮(zhèn)惡家在關中,不可保信。"

劉裕說:"如今留卿文武將士精兵萬人,彼若打算為不善,正足自滅他。勿復多言。"

劉裕私下對沈田子說:"鐘會不得遂其亂的原因,因有衛(wèi)瓘緣故。俗語說:'猛獸不如群狐',卿等十余人,何懼王鎮(zhèn)惡!"

司馬光評論說:古人有言:"疑則勿任,任則勿疑。"劉裕既委王鎮(zhèn)惡以關中,而再與沈田子有后言,是斗之使為亂。惜乎!百年之寇,千里之士,得之艱難,失之造次,使豐、鄗之都復輸寇手。荀子曰:"兼并易能也,堅凝之難。"說得真對!

(王家在關中留下的勢力太大,沈家并伐就是想要經略關中,自然對王鎮(zhèn)惡抱極大忌憚。劉裕對王鎮(zhèn)惡的不信任很明顯的,但自己回健康處置后面的事,不得不借助王家在關中的資源。)

三秦父老聽聞劉裕將還,到門前流涕哭訴說:"殘民不沾王化,于今百年,始睹衣冠,人人相賀。長安十陵是公家墳墓,咸陽宮殿是公家室宅,丟掉這些想要干什么呢!"(這相當于勸進?。?/span>

劉裕為之愍然,慰諭眾人說:"受命朝廷,不得擅留。誠多諸君懷本之志,如今以次息與文武賢才共鎮(zhèn)此境,勉與之居。"

十二月,庚子,劉裕從長安出發(fā),自洛水入黃河,開汴渠以歸健康。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