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均為原創(chuàng) 尋秋兔耳山(上)6月初無意間邂逅兔耳山首屆桑葚節(jié),自此愛上了兔耳山。在網(wǎng)上看了有關(guān)圖文資料,對兔耳山的向往之心更甚,于是在深秋時節(jié)的一個周末,開啟了兔耳山尋秋之旅。 沿寧海大道西行,一路紅葉一路情,精心打造的楓林景觀大道正是最美時節(jié),引得遠(yuǎn)遠(yuǎn)近近的人蜂擁而至。那楓林一行行、一片片,歷經(jīng)風(fēng)雨寒霜,展現(xiàn)絕世容顏,如火,似血,紅得那么熱烈、那么妖艷,裝點秋的燦爛,也把人們的激情點燃。車過撫寧墳坨管理區(qū)舊縣村,行駛在美輪美奐的撫寧版天路上,只需十多分鐘就到了兔耳山腳下。 沿唯一的一條小路進(jìn)山,就淹沒在無邊的秋色之中了。葉子已青黃的桑葚、核桃、栗子樹依舊蓬蓬勃勃地枝繁葉茂著;誰家?guī)字晖硎斓奶O果,在秋風(fēng)里招搖得那么顯眼;成片的火炬樹密密集集,多是才幾年的小樹,不知道是自生的還是播種的,此時羽狀葉片黃中帶紅,把山野裝點的色彩絢爛;“歲寒終不改,勁節(jié)幸君知”的蒼松,樹形優(yōu)美地挺拔著,濃密的松針青翠欲滴;白色、黃色的野菊花不畏風(fēng)寒霜重,靜悄悄開出自己的美麗,俏也不爭秋,只把秋來報…… 在山間走走停停,融入神奇的大自然之中,身心不由得輕松飛揚了起來,我老嫗聊發(fā)少年狂,一邊不時停下來對著各個角度拍照,一邊采了一大把菊花、蒲草、火炬樹葉等,恨不得把整個秋都帶走?;丶也逶诨ㄆ坷铮罂纯?、右看看,怎么看怎么好看,忍不住拍了照片發(fā)在朋友圈,不肖一個時辰就收獲了幾十條好評。 兔耳山山勢陡峭,頂峰高聳入云,從下往上看山路漫長而艱難,有幾位女游客望而生畏,中途就打了退堂鼓。其實真爬起來并不太難,雖然七折八拐繞得有點遠(yuǎn),但坡度不高,多數(shù)路段修了簡易山道,一邊觀景一邊攀爬感覺不到太累。兔耳山的特點是山腰以下林木豐茂、樹高草密,而半山以上因奇峰怪石頗多,植被覆蓋較少,有些巨石兀自聳立著,甚至寸草不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們也見證了植物頑強的生命力,長在石縫中的樹木因為水土稀薄、外力約束,樹干不粗,但根處形成很大的樹瘤,應(yīng)該是便于儲存養(yǎng)分。 有的樹木根部與山石渾為一體,形成樹包石、石包樹,像專門用水泥鑄就一般。為了吸取養(yǎng)分,這些樹木的根系特別發(fā)達(dá),不僅扎得深而且延得遠(yuǎn),山路上就可看到一些又粗又大的樹根,經(jīng)年的風(fēng)雨侵蝕及人踩腳踏,讓樹根變得如同樹干般粗壯堅實。兔耳山以花崗巖為主,山石格外奇特,或獨立、或成峰,形態(tài)各異,圓的如桌、矮的若凳、方的似床、高低錯落的像沙發(fā),湊一起能布置一個家。 更吸睛的是隨處可見的爬山虎,攀援于巨石之上,自然天成各種圖案,像壁畫、像盆景,火紅的莖葉艷麗繽紛。右側(cè)幾座山石尤為獨特,根據(jù)玉兔下凡、吳剛受命捉拿的傳說被命名為“吳剛揮手”、“玉杵朝天”、“烏龜獻(xiàn)寶”等,其中“烏龜獻(xiàn)寶”最具神趣,崖上巨石頗似烏龜探首,頂上的三顆頑石正是烏龜欲獻(xiàn)給玉兔的三顆寶石化成。 轉(zhuǎn)過又一道山梁,就到了兔耳山頂峰之下,只見雙峰對峙,形似兩個支棱著的兔子耳朵,兔耳山正是因此得名。后來在山頂?shù)氖讨械弥?/span>“兔兒山”、“吐兒山”、“驪山”,名字雖多,但都指的是此山,撫寧古稱驪城估計也由此而來?!巴枚\云”是撫寧12景之一,當(dāng)?shù)赜小巴枚髅?,大雨將到”的諺語,說的是兔耳山多數(shù)時候祥云繚繞,如果云彩積聚厚重,像是山頂戴了帽子,大雨也就將至了。 我們?nèi)r陰天,整個山巒都籠罩在濃濃霧靄中,還遺憾不識兔耳山真面目呢,沒想到不久后云霧漸開,太陽露出淺淺的笑臉,越往上爬,云霧越淡,及至山頂基本放晴,雖然遠(yuǎn)山還有些朦朧,但近觀已是視野豁朗了,我們既看到了云霧彌漫的兔耳山,也看到了云開霧散的兔耳山,是不是很幸運啊。 兔耳山頂峰非常陡峭,很多處要手腳并用攀爬,幸好修建了簡易欄桿,欄桿上刷著寶藍(lán)色油漆,不僅亮麗顯眼,扶著、拽著也可避免風(fēng)險、節(jié)省氣力。這一段的石階多自然形成,寬窄高低不一,實在無處下腳的石面上人工刻鑿了凹槽,淺淺的僅容半個腳掌。(待續(xù))
|
|
|
來自: 新用戶0793279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