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天不斷有人給我留言:余文樂結婚了你不要蹭下熱點嗎? 我還真考慮過這個問題來著,前一陣借著看《春嬌救志明》的機會,又重溫了這一系列的前兩集。這應該是余文樂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了,很好看,可惜沒注意到特別經(jīng)典耳熱的歌。
這還真是余文樂爆發(fā)的一年,特別是被提名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那部《一念無明》,開始讓我有點喜歡了這個十六年來沒大紅大紫過的80后。 很可惜至今沒能找到一首代表他的經(jīng)典歌曲,我想可能或許是我還沒遇到吧。 沒有經(jīng)典,寧愿不蹭。 但其實,經(jīng)典往往在不經(jīng)意間出現(xiàn),就在昨夜。 剛入手了一套TVB電視劇,名字叫作《生死訟》。 很多人應該都沒聽說過,因為網(wǎng)上打出的噱頭就是——TVB第一部被大陸禁播的電視劇。 “禁播”是個很具誘惑力的詞匯,它往往帶動著你的想象力并驅(qū)動欲望。 它還有個口號,是“好看過《笑看風云》,媲美《大時代》”更是直接“騷人癢處“。 因為《生死訟》和《笑看風云》這兩部劇集的男主角之一都是郭晉安,《笑看風云》又是1994年的TVB臺慶劇,收視率是當年之冠。 這部《生死訟》呢,據(jù)說只有18%,是當年排行榜上的墊底劇集。在TVB一家獨大的90年代,這樣的收視率是老板邵逸夫不可容忍的。 這部劇集收視如此之差,并非質(zhì)量之過,實在是因為涉及太多內(nèi)陸的司法制度以及黑幕等等,這些都不是追捧TVB長劇的那些師奶們的菜,不冷落才怪。 而且因為觸及內(nèi)陸公檢法這一紅線,所以基本上不可能在內(nèi)陸的任何一家電視臺上播出。 不到10集,鄧萃雯就被生父陷害而在大陸因“販毒罪”而槍斃。 該劇卡司當下看還是很強大的,監(jiān)制和編劇是后來寫出周星馳的《食神》《喜劇之王》《功夫》劇本的曾謹昌,那一年的收視冠軍《笑看風云》也是他的作品。 演員則有郭晉安、方中信、羅樂林、鄧萃雯、關詠荷、張延等,無不是當時無線的一線陣容。而且在網(wǎng)上凡是看過的人也幾乎是一邊倒的好評。 怎能不激起我拿出當年24小時不睡追《越獄》的勁頭兒呢。連夜快速推進后,想起了光良的那句歌詞: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因為是在公共免費頻道播出的,尺度不能太大是肯定的,但為了博眼球,有些“出格”的鏡頭和臺詞也是正常的。 看它的時候會想起同是那一年上映的發(fā)哥的《賭神2》,以及90年代初很風光的鄭裕玲電影《表姐你好嘢》,都有一些涉及內(nèi)陸公安、法院等部門的黑鏡頭。 演員的制服總是感覺不合身,說出話來總是肆無忌憚,辦起事來更是無法無天。 更會讓人想起《表姐你好嘢》中一句臺詞,
當然,這兩部片子全部都不準在大陸上映,而且也不允許在電視臺播出。 只不過這兩部電影雖然敏感一點,但都是喜劇,而《生死訟》則基本上是徹頭徹尾的暗黑劇,這在“人生最重要的是開心”的香港,敏感的政治題材與沉重的冤獄主題是不太會有市場的。 可它又不是很嚴肅的文藝作品,還是有著很TVB的戲劇沖突套路,只不過太苦情了。與郭晉安、鄭伊健主演的臺慶劇《笑看風云》更鮮明的“人生爭上游”套路沖突不一樣,總之是乘興而來,觀后又覺得噱頭感太重了。 所幸,劇中幾首歌曲都是一等一的流行特質(zhì)十足的金曲,冠以經(jīng)典絕不過分。 可由于種種原因,沒辦法在此播出這部劇集的片頭。片頭的主題歌《這一次意外》好聽到第一句就可以打動你,可它只是當年大熱的新晉歌神張學友中不知名的歌。 排行榜上沒有,并不是大熱,但值得肯定的是,四大天王里唱歌最好的一位,而且正處在職業(yè)生涯的巔峰時刻,東家寶麗金匹配的資源還是最優(yōu)秀的。 這首歌的曲作者是新加坡最著名的樂壇兄弟之一的李偲菘,創(chuàng)作的好歌很多。
新加坡最具實力的音樂人兄弟——李偉崧、李偲菘。 他最有名的作品也奉獻給了歌神——《我等到花兒也謝了》,還有后來孫燕姿唱紅全亞洲的《綠光》《天黑黑》等等。 他的成名作是獻給大歌星黃鶯鶯的,也是新加坡著名的清宮戲《怒海萍蹤》,當年曾經(jīng)在大陸熒幕上熱播過,里面的男一號是后來去香港演了《絕代雙驕》中花無缺的吳岱融。 作詞的同樣是大師級的向雪懷,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成名歌手,鮮有沒唱過他的歌。 《這一次意外》是張學友1994年專輯《餓狼傳說》中的作品,好聽到有點被冷落得心疼了。
可在92、93、94年張學友最拼命的這三年,每年都要三四張唱片來應對市場,尤其是開放的大陸市場。 因此這首歌同另外一首歌同樣是李偲菘創(chuàng)作的《只有你不知道》都淹沒在更有賣相、更具流行特質(zhì),更具打榜實力的歌曲中。 就像這張專輯中,打榜的歌是流傳度最高的《餓狼傳說》以及《天與地》,更多曝光的是《來來回回》《春風秋雨》,甚至是和那是叫王靖雯的王菲合唱的更熱鬧的《非常夏日》。 《這一次意外》和《只有你不知道》兩首溫馨小品就這樣被冷落了。 加上差不多同期播出的電視劇收視不佳,這一頭一尾的兩首金曲就很少被人提及了,倒是后來張學友的演唱會上屢屢成為必唱的曲目。 張學友還有一首《等你回來》在劇中做插曲,這首粵語歌的名氣顯然不如它的國語歌《情網(wǎng)》名氣大。 一方面能看出來巔峰期張學友的唱片質(zhì)量確實不同凡響,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來他的唱片對音樂資源的壟斷程度。 這部劇集還有幾首好聽的插曲,分別是關淑怡的《一支獨唱的歌》和《假的戀愛》以及譚詠麟的《再見亦是淚》。 譚詠麟的歌是邰正宵曾經(jīng)爛大街的《找一個字代替》粵語版。雖然和張學友同屬寶麗金,但后浪已經(jīng)追上前浪,而且唱片公司的政策肯定都是傾斜向最能賺錢的歌手。 饒是譚詠麟,再怎么有風度有高度,但是退出了音樂頒獎,基本就向公司告知我給你們賺錢賺夠了,該我唱我自己想唱的了??墒琴Y本就是冷血的資本,它或許承認你至尊的地位,但是不會傻到再圍著你轉(zhuǎn)。 在大的唱片公司,制作人們總會把公司拿到或買來的歌中最具實力的給最有市場號召力的人,因此第一流的歌都會留給張學友了。 這也是后來譚詠麟在90年代中后期后的唱片不僅較80年代的水平相差較遠,就是距離90年代初的專輯也有不小的差距。
《夢幻的笑容》專輯基本是譚詠麟一貫風格的唱腔。 不過發(fā)行《再見亦是淚》的專輯《夢幻的笑容》中也有一首難得的佳作——《講不出再見》,差不多是譚詠麟在當下年輕人心目中知名度最高的歌曲了。 關淑怡則始終是我認為香港樂壇的一個可惜之人。
她聲線、唱功、演唱技巧都是當時女歌手中的佼佼者,可是發(fā)展不順,與寶麗金約滿后才三十歲就逐漸隱退。 五六年后復出不久又去生孩子,又不透露孩子的生父是誰,令媒體一度把目光對準了曾志偉。直到三四年前才曝光出多年來對她們母子不聞不問的是一個不丹仁波切。而再沒有什么令人稱道的作品。 因此在這部劇里聽到她在全盛期的兩首歌還是有些感嘆。 尤其是翻唱自1974年日本著名歌手中村雅俊的日文歌《接觸》的 《一支獨唱的歌》,歌中的吉他彈奏在90年代中前期電子樂為主的香港樂壇并不是很多見,與她醇厚的音樂相得益彰。 不看《生死訟》,這些經(jīng)典歌曲或許真的就會一直被冷落下去了。 九月你失去了薛之謙,十月你失去了鹿晗,十一月你失去了宋仲基,十二月剛開始你又失去了余文樂。 幸好“銜娛翻生”一直都在你身旁。 珍惜總能給你帶來貼心好音樂的這個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