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宗梅花拳是邢臺梅花拳的重要組成部分。始于清代康熙年間,梅花拳第三代宗師鄒宏義向張山學得梅花拳之后,自徐州來到廣宗縣前魏村,在前魏村廣傳梅花拳,收王西貞、李科法兩位弟子,到乾隆九年,鄒宏義之子鄒文聚自徐州北上尋父到前魏村,與王西貞、李科法首開廣宗梅花拳文武二場,推動了梅花拳在廣宗縣一帶傳播的火種。到清代嘉慶末年與光緒初,廣宗縣有一多半人習練梅花拳。1997年授予廣宗縣為河北省“梅花拳之鄉(xiāng)”;為紀念梅花拳祖師,梅拳弟子在前魏村立“梅花拳圣地”碑。1997年,與平鄉(xiāng)、威縣等梅花拳收錄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廣宗縣前魏村位于東召鄉(xiāng),距廣宗縣城約8千米,與后魏、西魏村相鄰合稱三魏。據(jù)村民口碑相傳,元代之前前魏村四周地勢低洼,有多個環(huán)繞村子的葦子坑,故得名圍村;也有人說因村子有塊公地稱魏元公而得名?!稄V宗地名志》記載:明代永樂二年,范衛(wèi)中一家由山西夏縣遷此定居,形成了兩個以前街、后街的居住區(qū),人們據(jù)此取名為前魏村、后魏村,后在西部又形成了聚落地,又有了西魏村。前魏村以范、董、李、王、馮、陳姓為多,董姓、范姓占全村人口50%,村中還保存有范氏祠堂。 根據(jù)梅花拳史料記載,清代康熙末年,鄒宏義自徐州北上傳拳到達廣宗前魏村,在前魏村收王西貞、李科法為徒,開梅花拳文武二場。 李科法(1682-1776),邢臺廣宗人,清代武術(shù)家,梅花拳傳人,得授梅花拳一代宗師鄒宏義及其子鄒文聚親傳,為梅花拳傳播做出了積極貢獻,享年95歲。有弟子陳進賢。 于獻民 廣宗縣后平臺人,梅花拳第十五代傳承人。國家武術(shù)一級教練、一級裁判、梅花拳獨輪兵器車復制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 于獻民自幼跟師傅于福柱(梅花拳第十三代宗師)練習梅花拳,練拳的時候,他聽老拳師講歷代祖師的故事和傳說,特別是梅花獨輪車的故事,深深的吸引著他。后來他就突發(fā)奇想要復制梅花獨輪車。為了復原梅花拳獨有的兵器車,他到處訪問老拳師,對梅花拳獨輪車的結(jié)構(gòu)進行了研究,歷時10年成功完成了這輛由108件兵器組成的梅花拳獨輪車。 為了傳承梅花拳文化,他先后培養(yǎng)280多名梅拳練習愛好者,還收了35名入門弟子。與梅花拳同門、弟子及研究進行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了邢臺梅花拳文化的發(fā)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