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個朋友,大學學的法語,畢業(yè)后在一家外貿(mào)公司工作。 這兩年公司轉(zhuǎn)型,發(fā)展不是很好,于是她便想著換一家單位。 但在找工作的時候,非常糾結(jié),當?shù)赝赓Q(mào)公司本來就少,想要少中擇優(yōu)便是難上加難了。 這個時候,她老公向她拋出了橄欖枝。 她老公在創(chuàng)業(yè),開了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規(guī)模還沒起來,尚在成長期。 她的規(guī)劃里,兩個人最好不在同一個行業(yè),這樣經(jīng)濟風浪襲來,可以分散風險。 但當時正好發(fā)生了兩件事情,改變了她繼續(xù)工作的計劃。一方面,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時下又找不到好的工作機會;另一方面,即便在家待產(chǎn),按照她的性格,也不會什么也不做,于是在老公的建議下開啟了司法考試的征程。 報考的輔導機構在某所大學,為了不來回折騰,便住進了學校宿舍,做回了“學生”。 法考難嗎?通過率10%左右,也就是說10個人里邊會有一個通過,在法律圈法考的證還是很有含金量的。 一年很快過去,法考成績出來了,沒過。 這個時候也要迎接寶寶的出生了,暫別沮喪的心情,啟動生產(chǎn)程序。 生完閨女之后不太適應每隔倆小時就要給孩子喂奶的身份,由于對男兒的期待,女兒不被家里人接受,婆婆說女兒長的丑,不像她老公。 大概農(nóng)村人慣有的重男輕女思維作祟,覺得自家兒子哪兒都好,對朋友不大照顧,對孩子也百般嫌棄,反而還覺得朋友比較作妖。 她每每要站出來跟家人辯駁,都被母親攔下了。 回想自己丟了工作,生了孩子,家庭不和,女兒還沒人照顧,她想自己不能倒下,要堅強。 她越來越焦慮,接著便抑郁了。 終于在一個晚上,她央求老公帶她去精神病院。 就這樣還沒出月子的她,就此住進了精神病院。 在院里的時間,母親安慰她,媽媽別的什么都不要求,只要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就好。 作為新手母親,聽到母親近乎可憐的寬慰,眼淚再也憋不住了,決堤一般滾滾而來。 也幸好她對自己有著體察和覺悟,對自己的問題有著判斷和定力,在醫(yī)院治療了一段時間之后,在熬過了想寶寶見不到以及在醫(yī)院近乎崩潰的日子之后,總算健康的回家了。 老公也從這段經(jīng)歷中,捕捉到了婆媳之間的蛛絲馬跡,于是決定兩個人自己帶孩子。 但白天都要上班,孩子交給保姆誰又都不能放心,仍然需要父母幫帶,于是在同一個小區(qū)又買了一套房子。 好在倆人之前都有一些經(jīng)濟積累,炒股也賺了一些,手頭還算寬裕。 等到一切井然有序,她便又找了一份工作,沒有去老公的單位,也沒有再回去做外貿(mào),意外收獲了某國企法律實習生的工作機會,這都得益于之前的法考經(jīng)驗,雖然沒有執(zhí)業(yè)律師資格證,也算是入門了。 這個崗位工作比較清閑,有時候會跟一些建筑工人打打交道,還負責公司一些日常保養(yǎng)維護的法律協(xié)助工作。 她意識到,因為沒有一紙證書,別人可以同正兒八經(jīng)跟客戶談生意,她只能坐在后臺,幫忙做一些看起來毫無技術含量的工作,內(nèi)心生厭,但也無可奈何。 思考了一段時間,在得到家人支持下,她辭掉了工作,在家認真?zhèn)淇肌?/p> 床頭、墻上、衛(wèi)生間、廚房,凡是家里她長待的地方,都能看到一些知識的便利貼,看書、做題、背知識點就成為了日常,有時候還會給寶寶讀案例,寶寶根本不知所謂,只管高興。 那段時間見她,精神狀態(tài)都蠻好,即便睡眠不足,孩子鬧覺,絲毫不影響她。 看起來,只要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精神上無論如何都是愉悅的。 終于,一天天,一月月,到了考試的時間,她充滿信心,兩場考完后,忍不住發(fā)了自信滿滿的朋友圈,我也從圈里的信息了解到她對必過的預斷。 成績出來那天,整個人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仍然沒過,僅僅只有2分之差。 我也替她覺得惋惜,2分,也許再多對一道選擇題,主觀題再多踩一個知識點,很可惜,沒有如果,一切都這么遺憾的發(fā)生了。 不服輸?shù)乃?,又再?zhàn)了一年,第三年,終于通過了。 有了職業(yè)律師資格證書的加持,她終于找到了一家心儀的律所,從零開始。 重新開始其實挺不容易的,尤其是抹掉了之前所有的職業(yè)經(jīng)歷。 她從幫律師裝訂材料、整理卷宗、搜集案例這些基礎做起,有空的時候就多看看發(fā)條及案例,慢慢打磨自己。 到了這個年紀,我們在職場上,其實就是出售自己的能力。但是從零開始,出售的是自己的可能性。 職業(yè)選擇是很重要的,雖然說人生什么時候都不晚,摩西奶奶六十多歲開始畫畫,終成知名畫家,但摩西奶奶只有一個啊。 選擇職業(yè)方向和職場賽道是很重要、很關鍵的,很多人其實在一開始并不重視這個東西。 建議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先聚焦行業(yè),再選擇城市,最后鎖定平臺。 聚焦行業(yè)。人們都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如果選擇了一個朝陽行業(yè),基本就算你自己不怎么進去奮斗,也會比同年齡段的其他產(chǎn)業(yè)里的伙伴們發(fā)展的更好,因為行業(yè)會托著你跑。 選擇城市。不得不承認,每個人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多少都會考慮到以后長期定居的問題,有人喜歡北方,有人喜歡南方,有人喜歡大城市,有人選擇小鄉(xiāng)鎮(zhèn),不同的人生習慣,不同的志向追求,不同的飲食文化,對每個人的選擇都有著不同的影響。但在選擇城市這個問題上,有人覺得大城市壓力大,其實小城市壓力也不會小,雖然說資產(chǎn)配置絕對值低了,但工資標準也低了呀。 鎖定平臺。盡量選擇大一點的平臺,大平臺里的機制很成熟,能夠?qū)W到很多東西,而且天花板也比較高,職業(yè)通道相對來說更廣。小平臺或者創(chuàng)業(yè)型的公司,雖然有多方面歷練,成長更快,但是天花板也來的更早一些。 有人問一個兼職自媒體的朋友,如果有一天實現(xiàn)財務自由了,你還工作嗎? 她說當然要工作。即便當下要在自媒體和工作之間選擇,她還是會選擇工作,即便她依靠自媒體可以拿到月薪5萬左右的收入。 工作這件事情的樂趣就在于,永遠可以有機會挑戰(zhàn)自己的不可能。而自媒體,從長遠來看,隨著智能化的到來,更年輕一代工作和生活習慣的多元化,生滅存亡未為可知。 她是一位互聯(lián)網(wǎng)高管,前兩天剛從公司離職,選擇了一家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 她說自己自從清大畢業(yè),在國外一家大型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待過,在國內(nèi)一家大型電商企業(yè)待過,迄今為止,還沒有創(chuàng)業(yè)公司從業(yè)的經(jīng)歷,想要趁著年輕,趁著自己還有沖勁,還有耐受力和韌性,能加得動班的時候,去探索自己身上更多的可能性,也是一枚寶藏女孩了。 其實怎么說呢,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優(yōu)劣勢,要根據(jù)每個人的自我定位來進行選擇,可能在你看來是一份不錯的工作,他卻不這么認為。 無論如何,讓我們成長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我最怕自己看不到希望,最怕工作做得沒有意思,所以每年也都盡量讓自己能接觸到新的東西,或者折騰點新的東西,不僅僅是給自己,還有團隊,讓自己和伙伴們能有收獲。 有人說,你說好工作,就是帶給我們成長的工作,這太難衡量了,尤其是初入職場,面臨眾多選擇的時候,第一份工作到底要找一份什么樣的工作呢? 我不知道你眼里的好工作是什么樣子,但工作了幾年以后,我發(fā)現(xiàn)第一份工作應該盡量找一份:未來好找工作的工作。 現(xiàn)在的時代,跟祖父輩那代已經(jīng)全然不同了,我們這一生很大概率上不會在一個單位干到死,就拿我自己來說,工作七年,換了兩家單位。跟我同期入職的博士也說,我買房子首要考慮的因素不是距離公司近,因為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在一家公司干多久。 哪怕我們沒有這樣的意識,工作的更替交換也是再為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了。就拿華為來說,每年都有大量的小鮮肉涌入公司,他們年輕,體力、精力、耐力各方面都比中年人強,如果人到中年還沒有負責團隊管理,很大概率上就要被替換掉,畢竟年輕人更好用。 無論主動選擇,還是被動選擇,選擇總會不期而至。 所以說,第一份工作應該盡量找一份:未來好找工作的工作,未來好找工作的工作,未來好找工作的工作。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好工作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便是,可以和你欣賞的人、喜歡的人、尊敬的人在一起。而這些人可能是你的同事,你的上級,甚至是你所在的整個團隊。 無論他們是積極的、聰明的、上進的,還是消沉的、沮喪的、勾心斗角的,都會對你的人格塑造形成有力的影響,因為在很大程度上講,人是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 回想自己的職場路,雖然我也換過工作,但我的同事圈基本都是前者。 應該說,和一群積極、聰明、上進的人在一起工作,人心都是愉悅的,他們也對我產(chǎn)生了正面影響。 我以前做部門職員的時候,覺得自己做到部門負責人就可以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了,人生從此走平路。 但有一次吃飯的時候,領導說了一句話:“有些人,說他們的人生可以從此走平路,不需要再進步了,我聽了之后感到非常吃驚。人生怎么可能有平路呢?人生只有上坡路和下坡路?” 其實他這段話不是說給我聽的,他也不會知道我正在打算走平路。 恰好在當下那個心境下聽到,振聾發(fā)聵。 我身邊的同事經(jīng)常會給我一些人生建議,他們不是故意要提建議,而是聊天過程中談了自己的經(jīng)驗和想法,這些想法彌足珍貴。 最近在看圓桌派,幾個人圍坐在一起,圍繞一個話題展開聊天,其實我覺得這樣的場景,在我們的日常中也時有發(fā)生。 然后你會知道,正因為他們這樣想、這樣思考、這樣做,才會有現(xiàn)在這樣的生活。 只有你選擇了有意義的人群,才能聽到有意義的想法。 選擇一份工作,并不是選擇眼前的薪水這么簡單。 一份工作,是生活方式的選擇,人生環(huán)境的選擇,自身潛力的選擇。 選擇有時候就是比努力更重好。推薦:職場丨找到自己最好的那匹馬,去迎戰(zhàn)別人的普通馬。 搜索公眾號 "七十二朵云" 生活,可以很有意思。 作者小云: 管理學碩士,企業(yè)中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