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疑袁崇煥是愛國的,但最終卻是以賣國賊的罪名被凌遲處死,據(jù)說被割了3543萬,上萬百姓觀看行刑過程,并搶啖其肉,和燒酒吞服,血流齒頰。不敢想那是一種什么樣的場景。與岳飛之死相比,袁崇煥無疑要慘烈的多。一個愛國者落一個這樣的下場,讓人唏噓,更讓人不解。 明未,金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間,屢屢入冦,蠶食遼東之地,局勢日漸糜爛。崇煥曾以孤軍守寧遠(yuǎn),用紅衣大炮轟死了金人的首領(lǐng)奴爾哈赤,取得寧遠(yuǎn)大捷。崇禎皇平臺問計于袁崇煥,崇煥答五年剿滅金人,平定遼東。崇禎大喜,命其經(jīng)略遼東,委以收復(fù)失地,中興遼東之責(zé)。 努爾哈赤死,皇太極繼位,屢屢受挫與袁崇煥,皇太極深恨之,遂結(jié)盟于蒙古科爾泌諸部落,繞開山海關(guān),由蒙古境入境,一路殺掠,直撲北京,京師震恐。史稱“己已之變”。 崇煥聞訊,率兵星夜馳援京城,與金大戰(zhàn)于京郊,屢敗之。金人不勝,遂北還。 皇太極欲除袁崇煥,于是便施以離間之計,放言,今日北還,乃與袁巡撫有密約之故,他日袁必成大事。崇禎聞言,信以為真,將袁崇煥逮捕入獄。加之,朝廷黨爭,欲構(gòu)陷袁崇煥者,紛紛上書彈劾袁崇煥欺君誤國。 崇禎遂下上諭:“袁崇煥謀叛欺君,結(jié)奸蠹國,斬帥以踐虜約,市米以資盜糧。既用束虜,陽導(dǎo)入犯。復(fù)散援師,明擬長驅(qū),及戎馬在郊,頓兵觀望,暗藏夷使,堅請入城,意欲何為!致廟社震驚,生靈涂炭,神人共忿!”(談遷《國榷》卷91) 袁崇煥死了,死于崇禎的多疑,死于皇太極的狡詐,死于朝庭無原則的黨爭,死于百姓的口水,從此明朝幾無可用之人,而金人羽翼日漸豐滿,強弱之勢逆轉(zhuǎn),明王朝的未日也就到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