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此,瑞典Karolinska Institutet Petter Brodin等研究人員耗時5年半收集了瑞典208個嬰兒858份血液樣品與347份糞便樣品分析其在生命早期的互作。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大部分嬰兒糞便雙歧桿菌逐漸增多,雙歧桿菌富含的代謝母乳中的母乳寡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HMO))所必需的基因(這也是雙歧桿菌能夠在嬰兒腸道富集的原因),雙歧桿菌以及腸道菌群母乳寡糖代謝基因(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utilization genes)偏低的嬰兒傾向有全身以及腸道炎癥;如果給嬰兒補充含有全部母乳寡糖代謝基因的雙歧桿菌能夠降低嬰兒炎癥反應;雙歧桿菌降低嬰兒炎癥反應的潛在機理是產生一種能夠抑制異常Th2和Th17細胞活化的代謝產物--吲哚-3-乳酸(indole-3-lactic acid),吲哚-3-乳酸能夠通過在Th2和Th17細胞誘導表達galectin-1免疫調節(jié)分子來抑制Th2和Th17活性。 該項工作6月17日發(fā)表在Cell。 Comments: 影響嬰兒腸道菌群的因素以及長期后續(xù)功能性影響值得更深入研究;另外后續(xù)重要的工作是動物實驗更深入分析機制,畢竟很難直接獲取嬰兒菌群與免疫細胞互作的關鍵場所--腸道組織。 原文鏈接: https://www./cell/fulltext/S0092-8674(21)00660-7 |
|
|
來自: 菌心說 > 《腸道菌群、微生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