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朝之五絕·三道嶺水庫 賞析·曹輝 三道嶺水庫 李文朝 驅車三道嶺,放眼萬重波。 翠掩彌陀寺,心迷水調歌。 李文朝先生是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法人),少將軍銜,著名詩人。這首五絕《三道嶺水庫》,寫于將軍來大石橋市予我市中華詩詞之鄉(xiāng)采風過程中。區(qū)區(qū)二十字,以驅車為引,以放眼為動,牽出三道嶺、水庫、彌陀寺來,但三者并不是并列,而是有包容有囊括,有收有放的訴諸于筆端。同時以飽滿的熱情、輕松的心態(tài)、酣暢的詩風,表達了將軍對大石橋市風景的熱愛,更從中見出將軍以軍人視野入詩的豪邁中不失婉約的文學底蘊。簡單來說,第一句是引子,第二三句是寫實,前三句是為第四句鋪墊和烘托的。 首句“驅車三道嶺”,起筆入境,讓人眼前呈現(xiàn)一幅圖片來,即點明了環(huán)境,又將地理位置不著痕跡的作了交待,看似尋常,實草蛇灰線,埋了伏筆,引人聯(lián)想,接下來會怎么樣呢?點明去處。 順勢承接二句“放眼萬重波”,則從視覺上,順著詩人的目光,展現(xiàn)三道嶺水庫的壯觀與唯美,更讓人感覺到,這份美,不僅來自于視覺,還有作者內心的波瀾壯闊之慨,“萬重波”是表現(xiàn)水域之開闊,更隱喻作者內心之廣袤,以實筆虛實雙寫,可見作者詩詞創(chuàng)作功力已臻出神入化之上境。放眼看到的是什么景致呢? “翠掩彌陀寺”,第三句,承接的非常自然妥貼,一個“掩”字,靜中出動,旨趣盡現(xiàn)。山嶺野景,天然造化沒有人工痕跡,水庫其實就是山中的湖,湖水相接的山谷深處,綠色掩映著一座古樸的寺廟,十五個字已然勾勒出一幅山里野景來,到此,詩境已出,詩景亦出,未出的是詩味,這一切美景在作者筆下,到底想表達怎樣的情感呢?鋪陳完畢,最后的詩旨之歸宿,成為一種懸念,引人欲勝。 鋪陳墊隱,蓄勢已足。詩味的源與止,透著讀者的期待,我們看詩人的結,“心迷水調歌”五個字,是作者用心唱出來的美味,用心品出來的詩詞佳釀。如此真純的詩,詩家自然是個真純的人,否則斷寫不來這樣的詩味。 都說絕句難寫,又說絕句中五言最難。將軍這首五絕,卻寫得淋漓愜意,自然天成,以寥寥二十字,囊括了三道嶺水庫之水、之寺,難得處是并將熱愛之情蘊藉其間,說小情無限也可,說大情恣肆亦不為過。尤其最后一句“心迷水調歌”,語帶雙關,看似留戀三道嶺水庫,實則以詞牌水調歌頭助興,大有見鋒見棱之妙。 作者簡介: 曹輝,女,70年代生人,漢族。出版散文集《哪堪清秋》《荊釵》《卷葹》,詩詞集《清秋詩詞集》《以夢出塵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