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的個人公眾號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 轉發(fā)是對我最好的支持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 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最近喜聽一位四川籍的老教授講學。講得真好。方言都好聽。 感覺有鉆到歷史的舊書卷中的怡然和快樂。 才發(fā)現(xiàn),傳道授業(yè)者自身素質對學生和社會的影響有多大。希望自己不斷進益于學海,不愧對自己,不愧對他人,亦不愧對時代。 對于中國古代歷史,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去讀去聽,有些觀點認可,有些則感覺是今人自己臆想的附加于古人身上的,譬如杜甫。 古人身上的一個點,倘對后某一世有用,不管是文是武,都能做成大文章。而那些曾一文不名的古人,就從歷史的洪流中被請上后世的大雅之堂。他們若是泉下有知,怕不是悔得要死要活的,恨不晚生幾千年,以嘗夙愿。 因為沒有如果,所以,人類歷史上才出現(xiàn)了太多太多滿腹叫屈,懷才不遇的憋屈鬼。疏不知,他們那樣的心性與為人處事,便是穿越到這一世,還會是那樣的際遇。概因不入世也,概因天真也。 而真正勢時代牛耳的,是政治家,軍事家都不行。況一文人乎? 翻開泱泱中華史,抑或世界史,武將于開國多為帝王所重,而謀臣相對次要些,王陽明等除外。 明朝因開國之關系,立國后將所有功臣請去長憩,自有他的考量。 較之明朝,唐朝的很多做法,卻是真正用“舉措”將其推到歷史“大唐”的位置。 唐朝高明在于起宰相于寒門,拔將軍于卒伍。如此擇相,是唐朝發(fā)展的根本,這些從寒門貧民家境中間提拔的宰相,相對來說,有為者甚多,當然,在部隊中間提拔將軍,這也為唐朝將軍有軍事經驗能打仗,打勝仗提供了強大儲備。何須慮出問窮人何不食肉糜之輩? 2021.3.28 END 曹輝的書: 作者簡介:曹輝,筆名清秋、水笑。私人公眾號為萬樹花開。喜文。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人民文學等發(fā)表多篇作品。喜歡詩詞、散文、小說、人物傳記等。出版散文、心理學書籍等7部。 文章詩詞除注明外全部為曹輝原創(chuà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