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把你的兩個兒帶去上班吧,反正我是不帶了。”睡前被兩個兒折騰到崩潰的妻子朝我吼道。這種情形,在我們家大概一個月會發(fā)生兩到三次。有時語氣輕點像開玩笑,有時候則是歇斯底里的河東獅吼式。先說一下我們家情況。兩個男孩相差不到兩歲,目前大孩還不到三歲半。這幾年,除了月子期間有人幫忙照料,其他時間主要靠我們自己帶孩。妻子從一孩懷孕幾個月后就沒上班,孩子出生后就是全職媽媽了。從畢業(yè)到有孩子,她也就大約兩年的工作經(jīng)驗,從職場新手到媽媽新手,也是有著很大的壓力與挑戰(zhàn)。第一個孩子的出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新鮮的經(jīng)歷和體驗,快樂和幸福蓋過了辛勞和付出。有了二孩之后,耗費的精力和遇到的困難成倍增加,瑣碎和煩惱超過了愉悅和成就感。 圖片來源:電視劇《奶爸當家》劇照,下同我一人上班養(yǎng)家,對待工作不再有之前那種“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不合胃口就辭職走人”的瀟灑。下班時間一到,也不敢多耽擱,早點往家趕,因為孩子還等著吃晚飯呢。回家做飯、吃飯、洗碗、洗澡、拖地、哄睡,一套流程下來,也就十一二點了。有時躺在床上哄小孩,孩子卻越來越精神,而我們累得先把自己弄睡著了。第二天早上,妻子孩子還在酣睡中時,我悄悄起床洗漱,完了去趕早上的地鐵。稍不注意,就會遲到,要交水果金當罰款,當月的百元全勤獎也隨之泡湯。自從有了兩孩后,全勤獎基本與自己無緣了,因為出門前,經(jīng)常會有一兩個孩子已經(jīng)起床,吃喝拉撒都得先處理一下才能走人。平日妻子的難處在于午飯,都只能簡單地應(yīng)付一頓。遇到類似兄弟爭強打鬧不可開交的情況,也無人可以幫助調(diào)解一下。煩不勝煩,也只能微信視頻給我,我可以做個見證人,但起不到什么實質(zhì)性作用。到了周末和節(jié)假日會好了不少。我的單位休息日一般正常休,我們能共同照看,彼此都能輕松一點。但如果想暫時擺脫幾小時徹底放松一下,就很難。孩子都睡了,我們能一起看個電影,但第二天就比較困倦。所以一年下來,也就看了一兩次吧。在妻子情緒不好發(fā)泄的時候,我也認真地考慮過全職爸爸這事。妻子一直擔心幾年時間下來,自己被職場徹底拋棄的想法,不是沒有道理的,尤其在之前她的職場經(jīng)驗本身就不多的情況下。你可能會說,可以請家政啊。一來我們認為孩子還是父母自己帶好。二來合適放心的家政工也不好找。重要的是請人太貴了,我一個人的工資又請人又養(yǎng)家難以支撐。首先,妻子一人上班的工資夠家庭開支嗎?在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網(wǎng)上兼職可以補貼家用的情況下,那就行不通。其次,一般的家務(wù)我還能勝任,但具體到穿衣搭配這些一般男性并不擅長的瑣事時,我會頭疼心煩。最后就是家庭和社會的輿論壓力。在“男人養(yǎng)家是天經(jīng)地義”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肯定會有人指責我沒盡到責任和義務(wù)。哪怕在我和妻子兩個當事人都同意的情況下。我們小區(qū)也有個男的在家?guī)?,他是做外貿(mào)的,可以半夜上班忙的那種。他稱不上是全職爸爸。等孩子可以上幼兒園了,大多數(shù)家庭就可以輕松不少。把孩子送園之后,就可以去上各自的班了。但0到3歲這個階段,家庭得到的支持還不夠多。很多還是依靠隔代養(yǎng)育,要不就是全職媽媽。全職爸爸的存在很少見到。如果在這個階段,父母雙方都可以“半工半育”,即只上半天班,半天留給孩子。一來可以解決父母教育缺位,尤其是父親教育缺位的問題;二來也解決了教育壓力都在母親這一方的社會不公問題。在這三四年里,女性的經(jīng)濟和教育自主權(quán)也能得到很好的保證。好現(xiàn)象是,有些地區(qū)已經(jīng)出臺了一些好的政策,比如產(chǎn)假時間長達半年之久。但相比而言,男性的產(chǎn)假時間還是遠遠不足。至于孩子幾個月大就被留在老家由老人養(yǎng)育、父母異鄉(xiāng)務(wù)工的情況,在我看來,全職媽媽還是一個更好的選項,對孩子而言。雖然對我這個家庭目前而言,全職爸爸只能是個夢。但我依然希望今后能有更好的解決之道。小椒有話說: 在我們身邊,為什么總是全職媽媽那么多,全職爸爸那么少?而且全職爸爸尚有選擇的自由,但更多的女性被迫成為了全職媽媽。 首先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說,社會對女性的固化角色分工,讓帶孩子成為母親的直接職責;其次職場中的男女薪資待遇不平等,女性在職場上遭遇到的不公和歧視要遠高于男性。 無論如何,全職照顧孩子很難,共同參與育兒才是解決之道。只有當女性能夠與男性贏得同樣的社會發(fā)展機會和地位,才會有更多男性選擇成為全職爸爸。 本文為尖椒部落原創(chuàng)作品。如需轉(zhuǎn)載,請在后臺回復【轉(zhuǎn)載】二字。并保留以下作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