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岐黃薪火,一個有質(zhì)地有溫度的公眾號 艾御享堂 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痛風是不能吃海鮮的,因為海鮮嘌呤含量高,容易導致痛風發(fā)作,可是美味的海鮮,痛風患者只能眼睜睜看著眼饞嗎?專家表示:有些海鮮痛風患者其實是可以吃的。 并非所有的海鮮都屬于高嘌呤食物,海鮮中也有低嘌呤、中嘌呤之分。雖然痛風患者不建議吃高嘌呤的食物,但還是可以少量吃些中嘌呤和低嘌呤食物的。所以,痛風患者仍然可以有選擇性地吃些海鮮。 痛風患者可以吃什么海鮮? 正常人每天嘌呤的攝入量約在600-1000mg,而痛風急性期患者應(yīng)將總嘌呤攝入量控制在150mg以內(nèi),一般蛋白質(zhì)靠雞蛋牛奶就可滿足,由于海鮮嘌呤含量高,多被視為痛風患者的禁忌食品。 但是海鮮中也有嘌呤含量低的品種,例如海參、海蜇、海帶等,每百克嘌呤含量只有4~5毫克,比大米的嘌呤含量還要低,痛風患者是可以食用這類海鮮的。 同時海參所含有的刺參黏多糖和硫酸軟骨素還能起到緩解關(guān)節(jié)疼痛的作用,對痛風病人也是有益的。 海蜇:分為海蜇頭和海蜇皮兩種,但都是由海產(chǎn)水母加工泡制而成的。上面呈傘狀,白色,借以伸縮運動,稱為海蜇皮。 《本草綱目》中就有“海蜇主治婦人勞損,積血帶下,小兒風疾丹毒,燙火傷”的記述。 《醫(yī)林纂要》中記載海蜇有“補心、益肺、滋陰化痰,行邪濕”之功效。中醫(yī)認為,海蜇皮有清熱利尿的功效,適合痛風急性期食用。另外動物實驗證明,海蜇皮能降低心肌收縮力、降低血壓。因此痛風合并高血壓的患者很適合食用海蜇皮。 魚類中的鱖魚、金槍魚、墨魚、黃鱔、鯽魚、鯉魚等屬于中嘌呤食物,可以少量食用。 武昌魚、黃魚、黑魚、鰱魚、三文魚、沙丁魚等屬于高嘌呤食物最好不吃。 而蝦蟹類、貝殼類等食物中多屬高嘌呤及中嘌呤食物,應(yīng)少吃或不吃。 可以吃與胡吃海塞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患者必須在痛風得到控制、尿酸達標的情況下,才可以少量食用。 在飲食上要注意這6點 1.多飲水少喝湯。痛風患者和血尿酸高的患者,要經(jīng)常喝白開水,少喝肉魚雞湯和火鍋湯等,白開水的滲透壓有利于溶解體內(nèi)各種有害物質(zhì),每天2000ml以上的飲水量能稀釋尿酸加速排泄,讓尿酸的水平下降。所以像火鍋、海底撈、麻辣燙、毛血旺等湯類食物還是不吃或少吃。 2.適當多吃些堿性食物。痛風患者本身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異常,酸性食物攝入過多會導致病情加重。應(yīng)及時補充鉀鈉氯離子,維持酸堿平衡,堿性食物是一種選擇。 3.忌過量飲酒。更不要酗酒,尤其是啤酒。酒里的乙醇可以使血乳酸濃度升高,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分泌,降低尿酸的排出,讓尿酸合成增加。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別在饑餓后大量飲酒和進食高嘌呤食物。 4.多吃高鉀質(zhì)食物。鉀質(zhì)食物會減少尿酸的沉淀,幫助尿酸排出體外,常見的食物有香蕉、西芹、西蘭花等。 痛風患者治療的首選藥 痛風主要是由于腎氣虧損、筋脈不通、經(jīng)絡(luò)瘀阻所致,一般藥物很難根治。西醫(yī)沒有特效藥,秋水仙堿藥物雖然對痛風急性期能迅速緩解癥狀,但是藥力消失后,癥狀又周而復始,并不能根治。同時,秋水仙堿及別嘌醇類藥物對于肝腎損害的不可逆性,也多見于臨床報道。尿毒癥、腎透析幾乎是所有重度痛風患者,在反復發(fā)作反復用藥后的無奈選擇。 中醫(yī)藥歷經(jīng)長期臨證實踐,對于痛風病有許多非常有效的奇方秘方,如:傳統(tǒng)中藥的利筋藤、桑寄生、劉寄奴、伸筋草、千年健、一口鐘、烏藥、青風藤、雞血藤、木瓜、杜仲、補骨脂、菟絲子、乳香、沒藥、生地、川西歸尾、川西紅花、川芎、赤芍、狗脊、鎖陽、和尚頭、羊藿葉、骨碎補等配合治療,可以滋補肝腎、通經(jīng)活絡(luò)、消腫定痛,許多患者治愈后不再復發(fā)。 ID:hnbfdycx 艾御享堂 |
|
|
來自: 天地人和w > 《醫(yī)療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