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原始社會:土地屬于氏族公社所有 (2) 商周時期:井田制 ① 名義上:土地國有制,一切土地歸國家所有,是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 ② 實際上:奴隸主貴族所有的土地制 ③ 特點: 1) 國王層層分封土地,受封者依照嫡長子繼承制度世代享用。 (血緣分配:分配-分封制、繼承-嫡長子繼承制度) 2) 不得轉讓和買賣 3) 奴隸主強迫平民和奴隸集體耕種,無償占有勞動成果,并向封建主繳納貢賦。 4) “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 中間是公田,四周是私田,但私田不受法律保護。 (3) 春秋戰(zhàn)國:土地私有制確立(井田制瓦解) ① 背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鐵農具、牛耕 ② 稅制改革: 1) 公元前594年,魯國規(guī)定不論公田、私田,都按畝收稅。 2) 實際上承認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③ 法律確認: 1) 秦國商鞅變法,廢除井田制,從法律上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為田開阡陌封疆) 2) 允許土地自由買賣和轉讓 3) 此后在中國歷史上一直延續(xù)了兩千多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