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書畫-書法國畫 弘揚中華書畫文化藝術 弘揚 | 名家 | 名畫 | 書法 | 國畫 | 收藏 | 文化 | 茶道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癡、左耳、江上老人等。祖籍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生于江蘇江浦縣,居南京。工書法、詩文,擅山水。生前曾任安徽省第一屆人民大會代表、江浦縣(時屬安徽)農田委員會副主任、江浦縣副縣長,江蘇省國畫院任專職畫師、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師、省書法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著有《江上詩存》《林散之書法選集》《林散之詩書畫選集》等。 林散之創(chuàng)造了“瘦勁飄逸”的“林體”草書。其特點是:瘦勁圓澀,璀璨華滋,偏正相依,飄逸天成。林散之的草書,反映了近三百年來中國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林散之的草書,捍衛(wèi)了中國書法在國際上的中心地位。 其書法名重當代,尤以草書成就最著。他擅用長鋒羊毫作書,行筆平實勁健,曲中寓直。并以畫法入書法,拖泥帶水的墨象,極盡焦淡枯潤之變,蒼勁淋漓。結體跌宕多姿,欹正相互為用,氣機行云流水,于似不經(jīng)意的黑白流布間臻于化境。 他亦兼工山水畫,尤擅畫人物、竹石等,筆致情韻與書法相頡頏。其畫作《黃山圖》、《峨嵋紀游》、《終南紀游》等,用筆勁練,皴染深厚,布白獨具法眼,密實處蘊藉而不迫塞,虛靈處通脫而盎生機。還善詩。其詩宗唐穴,清新平淡,或詠山川遺跡,或與友人酬唱,或談書論藝,亦莊亦諧主愛國正氣。他倡導走先入后出、師古而變的藝術之路,主詩、書、畫并運,共暢機趣。其書、畫、詩于海內外產生極大影響。書法家趙樸初贊“散翁當代稱三絕”,日本青山杉雨譽為“草圣遺法在此翁”。 早年曾經(jīng)看過一個報道,說曾經(jīng)有一個日本書道的會長來中國交流,在看到林散之的字后,駐足良久,遠觀近看,竟然激動萬分,向他的書法作品三鞠躬,并且說這是他當年在中國看到的最好的書法。筆墨變化妙不可言,往往不見點畫與結字形態(tài)之具象,但其虛靈超脫的墨象似無意中受看法度的調控,有無盡的內蘊,令人捉摸不透,玩味不盡。 高二適見到林散之的字,拍案驚呼:“這才叫字!” 書法大家啟功看到林散之的草書,脫帽三鞠躬。 郭沫若說:“林散之的書法,代表中國!” 中國宗教領袖趙補初說:“林老書法,舉世無雙!” 日本著名大書法家、現(xiàn)代碑學派巨擘青山杉雨稱贊林散之草書:“草圣遺法在此翁。” 沈鵬說:“林散之沒有摻入其他因素,進入了書法的最高殿堂。” 很多人認為,林散之的存在,維護和提高了中國書法的國際地位。國畫大家亞明說:“林散之是屬于世界的。由于林散之的存在,從而使中國保住了傳統(tǒng)書法在國際上的中心地位。”中國美術評論家馬鴻增評論:“草書發(fā)展史上堪稱里程碑式的大書法家當推東漢張芝、東晉王羲之、唐代懷素、明代王鐸、當代林散之。” 進入二十一世紀初葉,世人公認的是:“草圣林散之!” 古代作品 | 藝術研究 | 書畫名家 書畫收藏 | 藝術新聞 | 書法名家 收藏拍賣 | 中國篆刻 | 海外藝壇
本文經(jīng)小謙翁整理編輯發(fā)表,轉載請注明 來源:書法國畫微信平臺:eduguohu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