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自 未曾/類目 明代, 語言文學(xué)類, 集部 /2021年03月22日 此《皇明十六家小品》由明代陸云龍等輯。全書共三十二卷,精選明代屠隆、徐渭、李維禎、董其昌、湯顯祖、虞淳熙、黃汝亨、王思任、鐘惺、袁宏道、文翔鳳、曹學(xué)佺、張鼐、陳仁錫、陳繼儒、袁中道十六家小品散文,加以評(píng)點(diǎn)。評(píng)點(diǎn)分行間圈點(diǎn)、眉批和文未總評(píng)。此為明崇禎六年崢霄館刊本。 晚明時(shí),“小品” 含義極為豐富紛雜。既指佛經(jīng),如《蓮花小品》;又指諸子,如陳深編選《諸子品節(jié)》,雜抄諸子,分內(nèi)品、外品、小品,“小品” 指《說苑》、《論衡》、《中論》等。隨筆雜記或筆記小說可稱 “小品”,如朱國禎有《涌幢小品》,自序說:“其曰 '小品’,猶然《雜俎》遺意?!?意指如唐段成式的《酉陽雜俎》;黃奐有《黃元龍小品》,其中多記鬼神怪異之事,實(shí)為筆記小說。小品可指別集,如王時(shí)馭詩文集名《綠天館小品》,陳繼儒《晚香堂小品》包括古近體詩、詞、賦、駢文及各體散文及雜著。時(shí)文(八股文)中的小題文,也叫 “小品”,如《青蓮小品》。《蘇長公小品》、《皇明小品十六家》是選集;《閑情小品》則是叢書,所輯皆是非正宗文體的雜著。小品可論戲曲,如潘之恒的《鸞嘯小品》,文體上則有散文,有駢文,還有詩。小品還指繪畫,如張岱有《題徐青藤小品畫》。田藝蘅有《煮泉小品》,品評(píng)煮茶諸水,性質(zhì)屬《水品》、《茶經(jīng)》之類。此處,“品” 字是品評(píng)、品第之義,只是前面加上 “小” 字,是謙稱,不是文學(xué)概念。(介紹參考:歐明俊 論晚明人的 “小品” 觀) 早在萬歷年間,陸云龍就曾選評(píng)有《翠娛閣評(píng)選張侗初先生小品》二卷,或還有別家小品,今已佚。天啟間,刻有《皇明八大家集》八種十六卷,選評(píng)屠隆、徐渭、湯顯祖、袁宏道、陳繼儒、董其昌、黃汝亨、陳仁錫八家小品,后又陸續(xù)增虞淳熙、袁中道、鐘惺、文翔鳳、李維禎、王思任、曹學(xué)侄等共成十六家,基本在崇禎五年都已選成,或單刻之,或合三家、四家、五家、十二家、十四家等等,人各二卷,各棄以序。雖選評(píng)非陸云龍一人所為,各家小品前之?dāng)?、序、引言或棄詞都是陸氏所為。到了崇禎六年,則合十六家刻成《皇明十六名家小品》三十二卷,參評(píng)人員與所選篇目及評(píng)點(diǎn)文字均無差異。參加這次工作的有陶良棟、何偉然、梅羹、江之淮、丁允和、全汝棟、陳燮明、陳嘉兆、馮元仲、陸府治、陸敏樹等人。(介紹參考:胡蓮玉《型世言研究》) 皇明十六家小品序(何偉然撰)、十六名家小品序(丁允和撰)、十六名家小品序(馮元仲撰)、葢聞(陸云龍撰)、選十六名家小品序(陸云龍撰) 屠赤水先生小品 徐文長先生小品 李本寧先生小品 董思白先生小品 湯若士先生小品 虞德園先生小品 黃貞父先生小品 王季重先生小品 鐘伯敬先生小品 袁中郎先生小品 文太青先生小品 曹能始先生小品 張侗初先生小品 陳明卿先生小品 陳眉公先生小品 袁小修先生小品 此本前有征文啟事兩葉,稱「見惠瑤章 在杭付花市陸雨侯家中 在金陵付承恩寺中林季芳汪復(fù)初寓」
書名頁:翠娛閣評(píng)選 皇明十六名家小品 崢霄館藏板 翻刻必究 賞圖 ![]() (兩頁之間加了一張半透明的襯紙加以區(qū)隔) ![]() ![]() ![]() ![]() ![]() ![]() ![]() ![]() ![]() ![]() ![]() ![]() ![]() ![]() ![]() ![]() ![]() ![]() ![]() ![]() 本帖內(nèi)容來自書格網(wǎ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