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倭黑猩猩而言,沒有什么是“性”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那就再繼續(xù)用“性”來解決。在它們種群中,每只倭黑猩猩都可以與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個體發(fā)生關系,而它們也常常用性來解決爭端,比如:如果兩個種群因為食物而發(fā)生沖突,為了緩解緊張的氣氛,它們會和對方發(fā)生關系。至于雌性黑猩猩,更是來者不拒,只要不是它們的親生孩子,它們都會與之發(fā)生關系。 然而我們知道,人類和倭黑猩猩的血緣關系較近,但和倭黑猩猩的“淫蕩”相比,人類則要文明的多,不僅不會像倭黑猩猩一樣任何事情都用“性”解決,就連婚配上都是一夫一妻制。 那么問題來了,是什么原因導致倭黑猩猩采取了多夫多妻制生活,而人類采取了一夫一妻制的生活呢? ![]() 人與倭黑猩猩根據(jù)現(xiàn)代進化論我們可以知道,人類曾經(jīng)和倭黑猩猩是一家,一起快樂地生活在非洲地區(qū),然而隨著非洲大裂谷的形成,導致在500萬年前人與黑猩猩、倭黑猩猩的祖先被迫分割成非洲東部和非洲西部,演化成兩個物種,而在100萬年前,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又因為剛果河演化成了兩個物種。 人類生活的非洲東部地區(qū)因為氣候變化,森林逐漸褪去,導致人類被迫來到地面上生存。而倭黑猩猩比較幸運,它們所在的地方還存在著大片森林,使得它們依舊留在樹上。 然而無論是生活在樹上的倭黑猩猩,還是生活在地面上的人類,都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雄性殺嬰。 黑猩猩和人類、倭黑猩猩都是近親,但是黑猩猩有明顯的發(fā)情期,在發(fā)情期到來時,生活在種群中的雄性能夠跟著它們的發(fā)情信號與雌性發(fā)生性關系。受精之后的雌性黑猩猩會經(jīng)過300多天的懷孕,然后生育一個后代。 通常情況下,雌性會哺乳后代兩年,為了全心照顧后代,它們在照顧幼崽時不會再次發(fā)情,而這就導致黑猩猩的幼崽面臨死亡的威脅。 研究發(fā)現(xiàn),黑猩猩幼崽死因,有1/3來自于雄性殺嬰。許多雌性黑猩猩在剛剛生育結束后,后代就會被雄性奪走,然后殘忍地殺死。而殺嬰的這些雄性,幾乎都不是幼崽的親生父親。 原來,雌性黑猩猩有明顯的發(fā)情期,這就導致強壯的黑猩猩能夠通過霸占雌性發(fā)情期的方式,使得對方懷上自己的后代。然而雌性一旦懷孕生子,就會為了照顧幼崽而將近2年不發(fā)情,但如果幼崽很快死亡,它們就會短時間內重新發(fā)情,再次懷孕,所以一些雄性就會殺死雌性的幼崽,使其盡快發(fā)情,讓自己也有機會留下后代。 ![]() ![]() 人與倭黑猩猩的策略為了避免黑猩猩殺嬰的悲劇,人類和倭黑猩猩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其中倭黑猩猩采取的就是“蕩婦模式”,而人類采取的則是“淑女模式”。 倭黑猩猩采取的是延續(xù)發(fā)情期的方式,它們的身體會一直持續(xù)發(fā)情期的特征,而且無論任何雄性都可以和雌性發(fā)生關系。這就使得任何一個雄性都不知道雌性懷的究竟是誰的孩子,從而達到混淆父權的目的。
![]() 倭黑猩猩采取這一策略之后,不僅嬰兒的存活率有所上升,而且種群內部也變得非常和平,而不是像黑猩猩那么暴力。 人類女性則是采用了和倭黑猩猩截然不同的策略:隱藏發(fā)情期。人類之所以要采用這一策略,是因為單靠女性一個人的力量難以撫養(yǎng)后代,原因很簡單,人類的腦容量實在是太大了,而較大的腦容量又不利于生育,為了降低難產率,人類在演化時采取了“提前生育”的方式,使得嬰兒過早地出生,而過高出生的嬰兒身體還未完全發(fā)育,導致他們沒有任何生存能力,一舉一動都依賴著父母。
![]() 由于嬰兒的存活高度依賴父母的投入,所以單靠母親一個人的力量很難養(yǎng)活自己的孩子。為了將男性留在身邊,女性演化出了“隱藏排卵期”,這就導致不僅男性不知道女性何時排卵,就連女性自己也不知道何時排卵。 這就意味著男性想要留下后代,必須長期和女性生活在一起。而且,等到女性懷孕后他們也無法一走了之,原因是因為他們無法保證下一個女人會懷上自己的孩子,這就使得他們不能通過提高幼崽的數(shù)量來達到延續(xù)基因的目的,只能通過提高幼崽的存活率來達到延續(xù)基因的目的,因此他們會留下來陪著妻子一起照顧自己的后代。 在這種生存策略之下,人類的婚姻制度也逐漸走向一夫一妻制,不過少部分人仍舊保留著一夫多妻制,比如:統(tǒng)治者有能力約束妻子的行為,也有能力養(yǎng)活足夠多的孩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