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整個古代社會,如果只從公共休假的角度來看,在歷朝歷代中,身為宋人,比之于唐人,當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宋代是中國歷史上的另一個黃金時期,而其對于公休規(guī)定的寬弛,在中國的休假史上明朝可謂登上了峰巔?!?/p> 上元節(jié)也就是今天的元宵節(jié),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可以說是唐宋幾個朝代最大的節(jié)日。 建隆元年的元夜,剛當了皇帝不久的趙匡胤登上了宣德門城樓,只見萬家燈火、簫鼓間作、士女歡會、車水馬龍,好一派繁榮盛世! 剛平定了南唐、討定荊湘、四川,趙氏大喜,決定舉國慶祝,特詔開封府在上元節(jié)時更放十八、十九兩夜,縱士民行樂。 由于有了假期,游樂的時間更充裕了,東京市民便將上元觀燈的習俗發(fā)揮到了極致,將東京汴梁布置成了一個燈的海洋。 元宵放燈的習俗興于唐而盛于宋。唐代放燈時間為三天(從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趙立國后,太祖于乾德五年正月下詔將元宵放燈時間延長至五天。 這一天的夜里,連皇帝都不寂寞了,帶著后宮的嬪妃來到宣德樓上欣賞燈會、觀看民間藝人的各色表演。藝人受了鼓舞,口里高呼萬歲,表演得更加賣力,宣德樓上皇帝一聲“賞”,金錢如雨點般撒下…… 上有“縱士民行樂”的最高指示,官府也就破例開放各項禁令,廣大婦女同胞也得到了解放。 多情少女、風流少年明著看燈,眼角卻偷偷看人。 男女四目相對,難免擦出一些醉人的火花…… 東京有個姓張的書生,元宵夜到乾明寺看燈,在殿首上拾到一塊紅綃手帕,手帕上有一首詩,還附有一行小字: “有情者拾得此帕,不可相忘。請待明年正月十五夜在相國寺后門一會,車前有鴛鴦燈的就是?!?/p> 套路當然是老套的,但就是這樣老的套路,在那個時代就足以叫人心驚肉跳了。 “眾里尋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想想都浪漫...... 元宵燈會除了是少男少女們邂逅的絕佳機會,也是各大家子深閨里的婦女難得出門游玩的機會。但也有老封建家庭不讓婦女外出,比如司馬光家: 元宵之盛極,莫過于明 明代記載中的元宵,是中國歷史上最盛大的元宵,爺孫兩代親自下詔書,規(guī)定元宵節(jié)全國放假十天! 十天!十天!十天! 明人逛元宵燈會,就和現在節(jié)假日我們去旅游一樣,也都是人擠人的活兒。 ![]() 那時候大臣們?yōu)榱擞懙没实蹥g心,還將民間的街市情景搬入宮中。 這是要上演情景劇的節(jié)奏么~ ![]() ![]() ![]() 還有一支龐大的走會隊伍,一邊敲鑼打鼓,一邊表演節(jié)目,一派喧鬧景象。 根據主題的不同,分別還辦起了COSPLAY…… ![]() ![]() ![]() ![]() 能在宮中如此鬧元宵的,大概也只有明朝皇帝才能做到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