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 二 月 令 作者︱蔡越濤 《卜算子· 正月》 雪舞風日薄,童趣憑借力。歲首凝寒梅自開,誰解個中意? 舉目千里白,萬山疊玉立。只道眉尖霧生凇,春暖待從計。 注釋 1、霧生凇: 指霧凇。霧凇俗稱樹掛,是一種類似霜降的自然現象,一種冰雪美景。是由于霧中無數零攝氏度以下而尚未結冰的霧滴隨風在樹枝等物體上不斷積聚凍粘的結果,表現為白色不透明的粒狀結構沉積物。霧凇現象在中國北方是很普遍的,在南方高山地區(qū)也很常見。 《卜算子· 二月》 冰瘦水生春,河漲風拂柳。道逢雙燕繞低飛,卻把春花嗅。 又見龍?zhí)ь^,農事天護佑。祭祀祈雨傳千年,貢酒家家湊。 注釋 1、龍?zhí)ь^: 指農歷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jié)”、“農事節(jié)”、“春龍節(jié)”,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傳說是龍?zhí)ь^的日子。中國古代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斷季節(jié),每到春分以后,黃昏時“龍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故稱“龍?zhí)ь^”。 農歷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中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會舉行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 《卜算子· 三月》 風軟雨如酥,隔葉鶯啼翠。已是吹雪覆淺溪,落盡梨花淚。 春光簪鬢角,碧桃干般媚。前塵未染那瓣香,且共煙花綴。 注釋 1、碧桃:是植物桃的變種,屬于觀賞桃花類的半重瓣及重瓣品種,統(tǒng)稱為碧桃。落葉小喬木,高可達8米,一般整形后控制在3-4米之間。樹冠廣卵形,樹皮灰褐色。枝條紅褐色,無毛。單葉橢圓狀或披針形?;▎紊騼啥渖谌~腋?;ㄓ袉伟?、半重瓣和重瓣,舂季先葉或與葉同時開放;花色有白、粉紅、紅和紅白相間等色。 《卜算子· 四月》 野陌送花香,風漫朱門里。紫燕雕梁頻頻顧,猶品絲竹細。 春暮柳綿稀,吹去云深際。應忘世間多紛擾,莫隨亂紅泣。 注釋 1絲竹: 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絲竹是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也指音樂。出自《禮記·樂記》:“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商君書·畫策》:“是以人主處匡床之上,聽絲竹之聲,而天下治。” 唐 韋應物 《金谷園歌》:“ 洛陽 陌上人廻首,絲竹飄飖入青天?!?明 李贄 《哭懷林》詩:“交情生死天來大,絲竹安能寫此中!” 葉圣陶 《倪煥之》十:“這時候,前街的鑼鼓聲和人聲一陣陣地沸揚起來,中間碎亂地夾雜著絲竹的吹彈?!?/span> 《卜算子· 五月》 簾外曉風初,半醒榴花映。汨羅江邊悼屈原,酥手裹香粽。 晨起誦離騷,只把冤魂敬。又是江南梅雨霏,再寫釵頭鳳。 注釋 1、屈原: 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雖忠事楚懷王,但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chuàng)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chuàng)了“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他的作品共有25篇,篇目為:九歌、招魂、天問、離騷、九章、卜居、漁父。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每年五月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 《卜算子· 六月》 明月上簾鉤,寂寞蛙鳴亂。小荷趁夜初露頭,欲把粉妝扮。 白日早行舟,湖碧薄煙遠。羅裳輕衣熱蒸騰,汗透香肩倦。 注釋 1、小荷: 指鮮嫩的荷葉。出自南宋 楊萬里 《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span> 《卜算子· 七月》 宵寂倚樓臺,銀漢云中掛。歲歲天河鵲成橋,唯愿紅塵嫁。 盛夏遇流火,汗透香羅帕。常憶西湖那朵蓮,人似芙蕖畫。 注釋 1、銀漢: 指天河,銀河。出自南朝宋鮑照《夜聽妓》詩:“夜來坐幾時,銀漢傾露落?!彼?nbsp; 蘇軾《陽關詞·中秋月》:“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鼻?納蘭性德《減字木蘭花》詞:“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銀漢難通,穩(wěn)耐風波愿始從?!北摹都男∽x者》二四:“那夜是陰歷初六,雙星還未相邇,銀漢間薄霧迷蒙。”
《卜算子· 八月》 垂釣靜觀潮,風動江天闊。浪里白條騰起時,笑解眉心鎖。 露冷桂花涼,明月東山左。四海九洲共此時,莫系秋千索。 注釋 1、秋千索: 宋代女子蕩秋千游戲中的秋千和現代的秋千類似 ,秋千索就是繩子,隱喻病總不好,連綿不絕的意思。 秋千索亦是詞牌名,原名《撥香灰》,清 毛先舒自度曲。納蘭性德詞更名《秋千索》。雙調,五十四字。此調字數格式與 端正好、 杏花天、憶王孫同。
《卜算子· 九月》 云影半悠閑,萬里送秋雁。浪跡青山放眼高,莫訴離愁怨。 酒肆御街邊,城滿菊生艷。碧樹寒蟬夜雨時,夢里清歡賺。 注釋 1、御街: 指宋都御街,位于開封市中山路北段,是為再現宋代御街風貌,于1988年建成的一條仿宋商業(yè)街。北宋時期,東京御街北起皇宮宣德門,經州橋和朱雀門,直達外城南熏門。長達十余里,寬二百步,是供皇帝御駕出入,顯示尊嚴氣派的主要街道。新建的御街是在原御街遺址上修建。南起新街口,北至五朝門,全長400多米。兩側角樓對稱而立,樓閣殿鋪鱗次櫛比,其匾額、楹聯、幌子、字號均取自宋史記載,古色古香。
《卜算子· 十月》 一夜落秋霜,盡染楓箋赤。木零參差小柿紅,銀杏多金日。 幾許鏡花緣,拼卻山盟擲。冷月空寒雁字無,彈指芳華逝。 注釋 1、鏡花緣: 指緣分不怎么靠譜。古人把看得見摸不著的東西叫做水月鏡花,隱喻的就是有些緣分很淺,就像鏡子里的花,看得見,夠不著,不現實,不牢靠。
《卜算子· 十一月》 鸛鶴嘯松山,峻嶺疏枝瘦。八百里秦川如銀,雪舞西崖口。 早晚更添寒,別客風嘶柳。一任云端萬朵花,冰韌闌珊透。 注釋 1、八百里秦川: 又稱陜西關中平原,指的是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因此又稱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嶺,北界北山,西起寶雞峽,東至潼關,東西長約360公里,約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9%。 自古以來,這里風調雨順,土地肥沃,農業(yè)發(fā)達,為秦國文明的興起奠定了強大基礎,所以號稱“八百里秦川”。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 春秋戰(zhàn)國時,秦人祖先非子在封邑于秦(今甘肅天水),始建秦國,秦人后東遷關中,陜西地區(qū)成為秦國的主要地區(qū)。因陜西是秦國治地,故后人將陜西簡稱“秦”;將橫貫陜西中部、甘肅東部的主要山脈稱“秦嶺”;將渭河平原稱“秦川”。
《卜算子· 臘月》 玉粒吻香腮,一夢云天外。恰似連蝶舞開來,撲醒舒眉黛。 更有軟語輕,莫擾嬌羞態(tài)。已是寒梅踏雪來,傲立紅妝彩。 注釋 1、 連蝶: 并非之蝶,喻飛雪。出自南朝 梁 裴子野 《詠雪詩》:“拂草如連蝶,落樹似飛花?!?唐 令狐楚 《省中直夜對雪寄李師素侍郎》詩:“雜花飛爛熳,連蝶舞徘徊?!?/span> 2、 我是彭流萍,感恩有您的支持與厚愛!敬禮!
作者簡介 蔡越濤,當代作家,中國首個現代小說“詞牌創(chuàng)造性寫作”發(fā)起人,被文壇譽為“當代李清照”。畢業(yè)于鄭州大學新聞系,多年手持金話筒穿梭于電視熒屏,長期擔任省會電視臺高層領導職務,1987年開始發(fā)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著有《越濤詞》(一、二、三部),短篇小說集《瓷狗》。電視連續(xù)劇劇本《江南風雨》《豪門春秋》,近50部電視專題片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其中七部參加國際電視節(jié)目交流),榮獲國家多種獎項。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命運三部曲:《日出日落》《家里家外》《獨來獨往》和《香玲瓏》等,詞集《越濤詞》(第一部)入選第七屆“魯迅文學獎”。 ![]() ![]() 原創(chuàng)作品 未經授權禁止盜用版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