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MAX推出新專欄—野外求生技巧 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積71%,從人的體重看,人體大部分是水造的。水占人體重量的70% 人一般不吃飯七天會死,不喝水三天就會死,可見水的重要性 千萬不要嫌棄那個對你說多喝水的人,他是真心對你好 感冒了,你多喝水 發(fā)燒了,你多喝水 胃疼了,你多喝水 來大姨媽了,你多喝水 心情不好,你多喝水 (萬能的水) 
野外帶夠充足的水是必須的,但也要具備找水源的能力,畢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嘛 |尋找水源小技巧| 觀察周邊環(huán)境,利用聽覺器官判斷是否有流水聲,有沒有動物聲。因為動物也需要飲水,說明附近是有水源的。也可以查看附近是否潮濕,有沒有水草和泥土味,沿著氣味也可尋找到水源 山谷的底部也是最易發(fā)現(xiàn)水源,還有低洼處、水庫的下游 如果遇到下雨天可以在地上挖洞,鋪上塑料紙,固定四周收集干凈的雨水,或者直接用雨布,杯子,頭盔等收納雨水 如遇到樹葉濃密的大樹,可以套上一個袋子,會通過蒸騰作用產(chǎn)生凝結(jié)水 竹類,藤本植物、棕櫚類、仙人掌類植物的果實和莖干都會含有豐富的水分,但是汁液濃稠的不可,會含有毒液 在干旱沙漠地區(qū)找一塊相對潮濕的地面,在坑的底部放入集水器,坑面拉弧形塑料膜,光能升高坑內(nèi)潮濕和空氣的溫度,蒸發(fā)產(chǎn)生的水汽回合塑料膜遇冷凝結(jié)成水珠,可飲用 可以尋找一些只有長在有水地方的植物,例如:三角葉揚、梧桐、柳樹等,在這些植物的下面肯定可以挖出地下水
|不是所有的水都可以直接飲用| 一般來說只有泉水和地下深水井可以直接飲用 在野外沒有可靠的檢測設備時,只能根據(jù)判斷水的色、味、溫度、雜質(zhì)來辨別是否可以飲用。 水越清越好,渾濁則雜質(zhì)多 清潔的水一般無色無味,有異味的水多數(shù)是被污染過的 還可以用一張白紙,將水滴在上面晾干后觀察水跡。清潔的水無斑跡,如有斑跡則說明水中有雜質(zhì),水質(zhì)差。 如果外出帶有凈水藥片就要方便很多了。將凈水藥片放入容器中,靜置幾分鐘,既可飲用。但是一片凈水藥片只可以對1升的水進行消毒 身邊的醫(yī)用碘酒也可以代替凈水藥片,每升水滴入3-4滴碘酒,如果水質(zhì)清澈就可以飲用,如果依舊渾濁,再多加幾滴,攪拌均勻后靜置,30分鐘以后便可飲用 如果這些東西都沒有,白醋也是可以凈化的,只是水中會有醋的酸味(這酸爽) 現(xiàn)在還有一種飲水凈化細管,方便快捷又好使
最后說一點,不論有多渴,都不要一飲而盡,這樣會把多余的水分都排泄掉,這樣白白浪費了很多的水。可以重復小口的多次飲用 這樣喝水你學會了吧 寫的小編也渴了,先去喝水了 
下期預告:野外疾病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