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年底大聚會的時候了,同學聚,跑友聚,同事聚,社區(qū)聚,老友新朋聚,散彈聚焦聚……聚會少不了話題,忙,壓力,焦慮,妻兒老小,車房教育……每次聚會,我都會聽到多領域跨學科的有趣見聞,我也會和朋友們聊跑步,談健康,因為在我看來,跑步,貫穿了和影響工作生活社交的很多方面。 聽到過很多關于跑步的問題,其中,對跑步疑惑最大的三個方面:一跑腿就疼,太忙沒時間,太冷懶出門。這三個問題極具代表性。讓我用理科生的思維來歸納終結一下這三個普遍問題的類別。
一、跑步的節(jié)奏就是種莊稼,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揠苗助長不行 多數(shù)一跑腿就疼的跑者都屬于勤奮有余而節(jié)奏感掌握不足,太急于看見效果,太急于跟上隊伍,太急于追上那個跑的很快的漂亮姑娘而忘了自己還處于跑步水平的初級階段這個帶著些矛盾和希望的糾結事實。 針對“一跑腿就疼”的跑友,如果只說一句話,就是循序漸進。這是高度概括的四字真言,懂了他,踐行了他,牛逼指日可待。 如果再復雜點:循序漸進,并且在開始階段針對性地彌補短板。 比如你的體重很大,短板就是“還無法承擔大體重跑步的腿部強度”,需要先把體重降下來(可以快走,控制飲食等),增加薄弱環(huán)節(jié)膝蓋、腳踝的力量練習。 初跑者,特別是大體重或者缺少運動的久坐腦力勞動者,跑步的開始一定意味著“沒那么快的效果反饋”,請大家牢記種莊稼,播下的種子要很久才生根發(fā)芽,才長大,才開花結果。而你的跑步就是這樣的節(jié)奏。 二、太忙沒時間,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好事兒都沒啥時間 沒時間其實是一個很有趣也很復雜的問題。這里面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時間管理差。 他已經(jīng)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吃飯睡覺都成問題,更何談跑步。這種人往往是被工作裹挾著向前奔跑的陷入時間管理怪圈的人。 身邊所有的事兒都是“重要緊急”,而沒有辦法去做“重要不緊急”的事兒。長遠重要事兒不做,一定要拖成重要緊急才肯罷手。工作累病了之后的停頓,抑郁之后的破罐破摔,那個時候就有大把的時間了。這種境遇的人不但很多而且在現(xiàn)在這個年代還會越來越多。 如果愿意做個“運動vs不運動24小時規(guī)劃”的推演,認識到運動或許是停止越來越忙的惡性循環(huán)的一個暫停鍵,不妨一試。運動能提高腦力勞動者的效率,每天運動一小時,23+1的生活方式好于24+0的生活方式,如果你認可這個,訓練管理才有可能。 第二種是不重視。 其實從大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來看,人們每天被浪費掉的時間是很多很多的。用李笑來的話說,三個浪費注意力的大坑“莫名其妙地湊熱鬧”、“心急火燎地隨大流”、“操碎了別人的心肝”,吃掉了很多人的時間和注意力。 如果統(tǒng)計一下現(xiàn)代人花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上面(干著跟自己沒一點關系的事兒)的注意力,重新規(guī)劃之下,每天省出一兩個小時完全不是問題。 如果你重視健康、重視運動,少刷一會兒朋友圈,時間自然就出來了。毫無目的憑興趣去安排自己的時間,是最容易浪費時間的管理組合。如果你有些生物學基礎的話,就會知道,“多巴胺”和“內啡肽”是最容易讓人上癮的兩種生物化學物質。“多巴胺”讓人快樂、高興,輕松,比如打游戲、吃美食、看不用過腦子的綜藝和八卦,而“內啡肽”對應的是成就感,比如通過努力取得的大項目竣工,跑完一個馬拉松的成就感。內啡肽首先是鎮(zhèn)痛,有痛苦有疲勞才有可能產(chǎn)生它。內啡肽幾乎意味著成長。然而,多數(shù)人不會去追求“先苦后甜”的內啡肽,而更容易陷入“先甜后淡”的多巴胺迷局。 第三類和行業(yè)性質有關。 有的行業(yè)確實把人的時間固定的死死的,比如醫(yī)生行業(yè)。我見過一位特別拼的跑友,小謝,他是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外科大夫,每天工作時間長得令人發(fā)指,真的沒什么時間跑步。所以他都選擇半夜跑,任何有時間可能性的間歇去跑,有時候都沒時間回家,他就住在醫(yī)院。很多人管他叫謝瘋子。他的時間節(jié)奏在我看來,確實非超人而不能為也。這個時間管理的問題,就不是簡單的重視不重視能改變的了。還有很多行業(yè)也面臨類似的“缺少自由彈性時間”的問題。 三、太冷懶出門?內驅力不足就增加外驅力吧 這類朋友其實還是內驅力不足。天氣冷了,出門太辛苦就不跑了,是個“無法跑步”的偽命題。我們假設和你最心愛的男神、女神去約會,刮風下雨下雪下冰雹你也會去吧。 初跑者的跑步內驅力不足也正常,因為還沒有感受到跑步的帶來的益處和成就感。所以這時候,找個有固定跑步習慣的朋友,約上朋友一起跑就非常重要了,或者加入某個跑步團體,在集體外力的作用下,幫自己邁出第一步。當一個人能跑到5公里的時候,基本上來說,就停不下來了。 解決最初的動力,最好把一些你喜歡的附帶活動增加近來。比如你喜歡喝酒擼串,那就約上跑友跑完了再喝,比如你喜歡購物,那就跑完了獎勵自己買買買。跑步長期看不是一個外人給成就感的事兒,他的成就感一定是通過“內啡肽”在跑步的過程中自己去發(fā)現(xiàn)。外物只能解決最初的動力,而保持長久的動力,需要你的真正付出,需要帶著腦子去跑來慢慢品味“成長”。 (讓我們一起念:早上好,call 你青蛙)
你會愛上那種建立在奮斗之上的樂趣,愛上那種需要時間等待的遲來的滿足感。因為他的壁壘奇高,影響深遠,且讓你的生活更有規(guī)律,就像這個日升月落四季輪回的大自然。 咱們畢竟還是地球人啊。 你在跑步中遇到過啥問題,不妨留言,或許我可以給些我的案例與你分享。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種贊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