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郁林觀石刻群位于海清寺塔對面的飛泉村,云臺山請峰頂之下的山坳中。此地原是隋唐宮觀郁林觀舊址。郁林觀建于隋開皇年間,而今觀宇早已被毀,原有規(guī)模及所奉神名均失考,現(xiàn)僅存觀旁東崖壁上的郁林觀摩崖題刻共十二則,出于唐、宋、明、清各代,其中以“唐隸”、“宋篆”兩刻最為珍貴。 唐隸即《郁林觀東崖壁記》,為唐開元七年書刻,宋篆即《祖無擇三言詩勒》,書刻于宋慶歷四年;1978年,葉圣陶為郁林觀石刻書寫“唐隸宋篆”四字榜額,立于明代題刻“飛泉”二字之下。 葉圣陶書“唐隸宋篆” 祖無擇,字擇之,初名煥斗,宋代上蔡人。祖無擇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卒于宋神宗元豐七年。宋仁宗寶元元年戊寅科呂溱榜進士第三名,累官直集賢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加龍圖閣直學(xué)士、權(quán)知開封府,進學(xué)士。歷知袁州、海州、開封、鄭州、杭州為官,所到之處,均治理有方,名望很大。曾任官歷經(jīng)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以言語政事為當(dāng)時的名臣。 宋仁宗慶歷甲申年秋,三十三歲的祖無擇任海州提點,初到任他就攜友一起游歷了云臺山,觀賞了郁林觀及其山崖上的“飛泉”,并作詩留念: 犯驚濤,航溟渤。披宿莽,屐崛岉。愒槃石,解簪韨。挹飛泉,醒心骨。揮高論,謝俗物。思古人,忽終日。足飲酣,清思逸。即絕壁,試奇筆。千萬言,蒼鮮沒。后有人,爲吾拂。 這首詩史稱《祖無擇三言詩勒》。后由歐陽修的朋友、著名書法家蘇唐卿篆書,鐫刻家王公袞鐫刻在云臺山郁林觀石壁上。由于三人的文、筆、刻均極精妙,世稱“三絕碑”。此碑當(dāng)時便被金石家趙明誠和夫人李清照收錄在《金石錄》中。 《東海縣郁林觀東巖壁紀》是郁林觀石刻群中最負盛名的作品。其位于“飛泉”東側(cè)的崖壁上??淌谝幻婺系木奘希捎蚁蜃筘Q刻,首行篆書題名,正文連同落款計24行,全文共392字。《東巖壁紀》刊刻于唐開元七年。文末落款“崔逸文”,應(yīng)為海州司馬崔惟怦之子崔逸著文并書寫。 《新唐書》中崔惟怦有傳,曾任海、沂等州司馬,其子曰“鏡邈”,而鏡邈以下即無記載,疑即為崔逸,字鏡邈。清河崔氏是唐代的望族,僅李唐一代崔氏入閣拜相的即有二十三人之多,可謂顯赫。 文章聲情并茂,是一遍絕佳的游記性散文: 維大唐開元七年歲次己未粵正月庚寅朔,時大人出為海州司馬,禮當(dāng)巡屬縣,問耆疾。周覽海甸,察聽口謠,人無事矣。乃回駕惕想,眇矚云山,尋紫翠之所,登虬龍之道。蓋欲徵靈宅吉,洗我塵慮。巖巖直上,口口傍邃,霧月與碧海同深,朝霞將赤城爭峻。代有知而不能至者,至而不能賞者,賞而不能窮者。亟聞我東??h宰河南元公,光發(fā)幽躅,起予泉石,締思構(gòu)匠,蠲潔形勝。遂披叢篁,鑿崩壁,流泉噴水,藏宿雨而時來;臥石埋,觸搖風(fēng)而不散。歷時花木,紅紫無名;入聽笙歌,宮商自合。固可為真人之別館,元始之離宮哉!夫登會稽,口突禹穴,慕古長想,復(fù)何奇乎?豈如志在魏闕,心游江海,兩忘出處,雙遣是非?唯元公得之矣。攀賞未極,列壑生陰,促駕言旋,攢峰擁騎。家君顧而嘆曰:「爾知游名山勒銘紀者,非思入上元,道存虛白,亦何能造次不遠而為之?吾少事林,長牽塵跡,晚齡心事,盡於巖間。小子志之,貽夫來者。其列座同志,次而鐫之?!?/span>
此文寓情于景,既生動地描述了云臺山的“霧夕與碧海同深,霞朝將赤城爭峻”,“懸流噴水,藏宿雨而時來,臥石埋云,觸搖風(fēng)而不散。歷時花木,紅紫無名”的自然美景,同時也因官場沉浮,表現(xiàn)出塵遁世,尋求“紫翠之房”、“洗我塵慮”“心游江海”遠離世俗的情感流露,寫情寫景相得益彰,文章十分漂亮。
《東巖壁紀》雖僻在海隅,其拓本卻流傳極廣。宋代趙明誠《金石錄》便有收錄。清葉昌熾在其《語石.卷二》中再予收錄并有記:“海州古朐山縣地,明以前尚有漢刻東海廟碑。吾鄉(xiāng)顧氏藝海樓尚藏孤本,而原石之亡久矣。然郁林觀東巖壁紀,天挺偉表,鸞翔鵠跱,漢石門、析里兩頌無以尚之。以僻在海東,見之者少。山左趙佑赍兩本到京,余得一通,吳蔚若前輩懸之省館壁間,見者未睹年月,驚為漢隸?!?/span>將其與“漢石門”相較媲美,評價之高,十分少見。
郁林觀石刻群環(huán)境極為清幽。我于殘冬之日和友人同游海州,先遠觀海清寺塔,再繞過飛泉村,經(jīng)路人指點,方才尋得郁林觀。 冬日的郁林觀,殘雪尚存,飛泉懸瀑,叮叮作響,周身唐宋摩崖目不暇接,遠山負雪,房舍儼然,蒼茫大地渾然一片,景色極為壯闊。置身空無一人的山澗,與清泉作伴,與古人神交,更兼少年游,與青春作伴。頗有杜工部:“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钡暮狼椤?/span> 作別郁林觀,重返海清寺。饒塔幾圈,走廊下的展柜里有征集來的明清造像,經(jīng)眼而過,心中想的念的還是滿滿回味的郁林觀。 離開海清寺,打車將軍崖巖畫,趁著夕陽最后的余暉,看了今天最后的石刻,來自更加遙遠的印記。這一日的海州收獲滿滿,從東連島界石到將軍崖巖畫,身處一個個驚喜與相逢的感動中。 而次日,還有更讓我屏住呼吸的遇見——孔望山,心心念許久的地方。(孔望山摩崖造像 | 中國仙“佛”并立第一窟)
您的轉(zhuǎn)發(fā)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
|
|
來自: CHANJIJI陳吉吉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