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婧(finkel),青青蓮子特約作者,倆孩媽,心理學博士,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現(xiàn)居香港,努力實踐用所學來育兒,邊育兒邊育己(個人公眾號沛優(yōu)之選 ID:gh_6a3caf46440f) 01 劉國梁的女兒贏贏年僅7歲,就已經(jīng)各種高爾夫冠軍獎杯拿到手軟; 馬伊琍的女兒文愛馬,奪得全國拉丁舞比賽的冠軍; 王菲的女兒李嫣,一幅書法被拍賣出了26萬元的高價; 黃磊的女兒多多已經(jīng)開始參與話劇巡演…… 明星們的孩子不僅出生好,而且在興趣培養(yǎng)方面也十分投入努力,讓普通百姓更是覺得在孩子興趣培養(yǎng)上更不能松懈。 調(diào)查報告顯示,3歲以下孩子的父母明確說自己的孩子一項才藝都沒學的僅占約10%。 約有60%的3至6歲孩子,所學的項目在1到3項之間。特別是6歲以上的孩子,大多數(shù)選學3項以上的才藝,35%的孩子甚至選學過6項以上的才藝。 曾有媒體報道,湖南11歲少年5年讀30個興趣班,因壓力大導致滿頭白發(fā)。 暑假,孩子們不是在上各種興趣班就是在去興趣班的路上。興趣班成為孩子們最常見的“度假”方式。 朋友A,女兒十歲,暑假課程有舞蹈、主持、奧數(shù); 朋友B,兒子八歲,暑假課程有游泳、英文、溜冰、編程; 朋友C,兒子六歲,暑假課程有國際象棋、繪畫、跆拳道。 當問到:為什么給孩子報興趣班?孩子們喜歡這些興趣班嗎?興趣班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朋友們給了我大不相同的回答。 朋友A說,希望孩子能夠出類拔萃,在興趣班的選擇上主要是家長作主,舞蹈鍛煉形體和氣質(zhì)、主持鍛煉口才和表達、奧數(shù)鍛煉思維和解難。 朋友B覺得孩子呆在家里不是看電視就是打游戲,與其讓他在家浪費時間,不如去興趣班,不管學什么學了總是好的。所以興趣班大多聽取孩子的想法,男孩子在興趣班釋放了精力,家長帶娃也更輕松。 朋友C坦言到看到別人家孩子都在學,自己也選擇隨大流,主要是擔心輸在起跑線上。會參考周圍朋友們報名的興趣班來決定報哪些班,希望孩子在今后升學會更有競爭力。 從朋友們的回答中,不難看出,給孩子報名興趣班更多的是家長的需要,是家長望子成龍、釋放焦慮、托管孩子的需要。有調(diào)查顯示逾六成的孩子對報名的興趣班并不感興趣,很多時候只是在應付父母的安排。甚至為去不去上興趣班導致親子沖突,以至于父母們不無遺憾地感慨說:“興趣班成了興趣的殺手?!?/span> 02 哈佛大學的家庭研究項目認為,開發(fā)興趣會讓孩子的腦細胞活躍,獲得更好的認知能力和持久性的快樂。一個缺乏愛好、精神匱乏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更容易沉迷于不良嗜好當中,尋求短期刺激,或者成為一個無夢無痛的人。 所以說家長們?yōu)楹⒆訄竺d趣班不是錯事,但錯就錯在不懂選擇的排滿日程表,沒有清晰定位的全才培養(yǎng)觀,讓興趣班變成“滅趣班”。 那么,家長們應該如何選報興趣班呢? 觀察孩子,找準興趣點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熱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對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會更加用心的去學習、研究。如果父母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孩子身上,孩子反而沒那么容易學好,也容易缺乏創(chuàng)造性。 如何找到孩子興趣所在,可以在生活中多去觀察孩子的表現(xiàn),參考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羅伯特·斯騰伯格(Robert J. Sternberg)“多方面”的測驗,分析孩子興趣與特長所在。而擁有某項天賦的孩子在相應的興趣班中能更容易獲得成就感,從而產(chǎn)生深入學習的動力。 1 善于記憶詩歌和富有情趣的電視中的臺詞; 2 很少迷路; 3 能注意到別人情緒的各種變化; 4 經(jīng)常問像“這件事是什么時候開始的”之類的話; 5 動作協(xié)調(diào)優(yōu)雅; 6 能很好地按調(diào)子唱歌; 7 經(jīng)常問雷鳴、閃電、下雨等宇宙間的問題; 8 你改用了講述故事時常用的一個詞時,他會糾正你; 9 學習系鞋帶、穿襪、騎自行車很快,且不費力; 10 喜歡扮演角色、編故事,且演得、編得蠻像樣; 11 乘車的時候會說,“去年冬天奶奶帶我來過這地方”; 12 愛聽不同的樂器演奏,并能根據(jù)音色講出樂器名稱; 13 擅長畫地圖、繪物體; 14 好模仿各種表情和各種體育動作; 15 按規(guī)格、顏色收藏玩具; 16 善于表達做某件事的感受,如“這樣做我很高興”; 17 很會講故事; 18 喜歡評論各種聲音; 19 與某個生人見面時會說出:“他使我想起了小明爸爸的樣子”之類的話; 20 能準確地說出他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反映其能力和才華的類型與描述對應如下: 語言能力———1、8、17,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語言天賦,可以考慮諸如主持類的興趣班; 音樂能力———6、12、18,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音樂才能,可以考慮樂器、聲樂類的興趣班; 邏輯數(shù)學能力———4、7、15,代表他可能在數(shù)學、邏輯方面有天賦,可以考慮諸如棋類的興趣班; 空間想象能力———2、11、13,代表他有很好的空間方面的才能,可以考慮諸如樂高類的興趣班; 身體運動能力———5、9、14,代表他有很好的身體動覺才能,可以考慮舞蹈或運動類的興趣班; 了解自己的能力———10、16、20,代表他有很好的自我認識才能,可以考慮諸如表演類的興趣班; 了解他人的能力———3、10、19,代表他很好地認識他人的才能,可以考慮諸如寫作類的興趣班。 二 掌握時機,并非都是越早越好 一方面,從發(fā)展成熟度來說,過早的開發(fā)無異于拔苗助長,效果也通常是事倍功半。 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Gesell,Arnold Lucius)曾經(jīng)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讓一對同卵雙胞胎練習爬樓梯。其中一個為實驗對象(代號為T)在他出生后的第48周開始練習,每天練習10分鐘。另外一個(代號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開始接受同樣的訓練。 兩個孩子都練習到他們滿54周的時候,T練了7周,C只練了2周。實驗結(jié)果非常出人意料——只練了兩周的C其爬樓梯的水平比練了8周的T好,C在10秒鐘內(nèi)爬上那特制的五級樓梯的最高層,T則需要20秒鐘才能完成。 格塞爾分析說,其實48周就開始練習爬樓梯,為時尚早,孩子沒有做好成熟的準備,所以訓練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開始爬樓梯,這個時間就非常恰當,孩子做好了成熟的準備,所以訓練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從兒童敏感期角度來說,兒童在連續(xù)相接短暫的時間里,會有某種強烈的自然行為。在這期間內(nèi),對某一種知識或技巧有著非常的感覺。在敏感期內(nèi)施教,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迅速提升幼兒心智的發(fā)展。 例如4歲左右是繪畫敏感期,這一時期孩子們的線條流暢度和色彩搭配能力有明顯提升,而且會很愿意花時間涂涂畫畫。即便是這樣專家仍然建議,在6歲前不要刻意培訓孩子的畫畫技巧,而是尊重和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 三 合理預期,開闊視野還是技能提升 對于年齡較小、暫未有明確興趣偏向的孩子來說,更適合以興趣體驗為導向的興趣班,更注重孩子的興趣啟蒙,在輕松的氣氛中點亮孩子的愛好。 因為學齡前兒童興趣愛好廣泛,求知欲探索欲都極其旺盛,樂于嘗試不同的東西,所以可以盡可能的將時間花在幫孩子發(fā)掘和培養(yǎng)興趣愛好上,讓孩子嘗試盡可能多的東西,廣泛撒網(wǎng),讓他們體驗不同。 家長在這個階段的任務,不是急于幫孩子選定某項特長并有所專攻,而是在孩子確定對某樣東西有持續(xù)的興趣和熱情之前,盡可能多嘗試多摸索多熏陶。 ![]() 如果父母再未了解孩子興趣的情況下,就先憑空替孩子定下學習某項特長的目標,違背了興趣班的初衷,結(jié)果可能是失望而歸。而對于年齡稍大一些,并且已經(jīng)顯露出個性特點的孩子來說,可以考慮專項提升的興趣班,數(shù)量不在多而更在精,讓孩子有專業(yè)浸泡。 四 過程比結(jié)果重要,品質(zhì)比技能重要 學興趣不是長大之后能夠成名,而是充分有效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開始。任何一項技能,從入門到精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練習,這個過程當中,讓孩子體驗付出與收獲的比例關系,培養(yǎng)堅強意志品質(zhì),從長遠來看,比學會一門技藝更重要。 胡可曾在微博上曬出的一段安吉練鋼琴的視頻,只見小小的安吉邊哭邊說“我彈不好,彈不好,總是彈不好”,還著急地跺了一下腳。就在胡可以為沒有辦法繼續(xù)練習的時候,安吉抹了一把眼淚,像發(fā)了狠誓一般說:“我今天一定要彈好!”于是又開始練起琴來。胡可被安吉的這一股倔強感動,她說:“我們不需要執(zhí)著一定完美的結(jié)果,卻要擁有堅持的品格?!?/span> ![]() 為人父母,在面對興趣班選擇的問題上,只需在恰當?shù)哪挲g提供足夠多的選擇機會,如果孩子具有某類天賦,那么他會為今后打下基礎,如果碰巧不具備這方面的天賦,沒有堅持到底、學無所成也沒關系,因為,每一項學習都有意義,都會豐富孩子的閱歷、潛移默化地滋養(yǎng)孩子的靈魂和氣質(zhì)。 ~end~ 本文作者周婧,身兼多重身份,孕育兩個孩子,努力實踐用所學來育兒,邊育兒邊育己,感謝作者分享給我們的點點滴滴~ 為人父母,該怎么樣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該如何在興趣培養(yǎng)中和孩子溝通呢?該怎么樣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呢?當孩子哭泣的時候,當孩子恐懼和憤怒的時候,家長應該如何傾聽孩子的情緒? 青青蓮子來幫你,《育兒UP營—如何傾聽孩子的情緒》課程,青青蓮子最細致的育兒導師明芳老師,為您娓娓道來 點贊轉(zhuǎn)發(fā),讓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 青青蓮子 中小學素質(zhì)輔導 | 親子育兒 | 女性成長 | 高端咨詢 | 名人線下講座 | 精選好物 持續(xù)更新,感謝關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