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接著在省圖書館看了一天書,其間到處走一走,感受一下都有什么人在這里看書借書。 今天風和日麗的,這是四川難得的天氣,我們來得比較早,所以就在這里排起了隊,仔細觀察了一下,大多數(shù)是年輕人。 彎彎是這里最小的讀者,因為這么大的孩子都在教室里。雙肩包是需要寄存的,所以,大家不約而同的都帶著手提帶,這樣就可以直接拿進圖書館,要是看一天書的話,有一些吃的喝的,圖書館都是讓帶進去的。只是吃的時候,最好不要在自修室或者書桌那里吃,要到有收納箱的地方去吃一些就好。 這些早早的就來的讀者,其實不是要到這里來借書看的,而是都自己帶著要看的書,目的性也比較強,就是為了考一些試,比如,和我一樣的參加教師資格證的、公務(wù)員考試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在這里集中精力看一段時間,可能比在其實地方更加有效率吧。 其實,我想到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關(guān)于公共圖書館,他們買了不少書,一本書只能夠借給一個讀者,要借給不同的讀者的話,那就要同一本書多買一些。紙質(zhì)的書還容易損壞,當然在流通的過程之中,也可以傳播細菌和病毒,我是沒有聽過還書之后,還要消毒的說法的。 我聽說一些大學的圖書館實現(xiàn)了遠程借書,就是你遠程登陸學校圖書館的查詢系統(tǒng),要是書還在,學校就給你寄過來。 現(xiàn)在手機,電子閱讀器很盛行的時代,圖書館能不能夠借給讀者電子書呢,當然了,這里有版權(quán)問題,不過讀者能夠從圖書館借實體書回家,那么借電子書來看,做好防復(fù)制,防隨意傳播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應(yīng)該是可以容易做到的,那么我想一本書就可以被很多讀者同時借閱,要知道現(xiàn)在出書的時候,一定是有電子版的。那么,可以解決書少,讀者多的問題,也可以解決讀者一定要跑到圖書館去借實體書的問題。 這會不會讓一個國家的讀書人多一些呢,要知道,除了這些自修的,真正來借書的讀者,相對于這么大的圖書館來講,真心是比較少的。 學生在學校,已經(jīng)很累了,休息的時候,跑圖書館借書的幾乎沒有,年齡大一些的人,現(xiàn)在看紙質(zhì)書的,也幾乎少見了,在這種情況之下,圖書館實行方便的電子書的借閱服務(wù),其實應(yīng)該是這個時代應(yīng)該實現(xiàn)的。 |
|
|
來自: 外面都有啥 > 《學習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