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之后,天氣轉(zhuǎn)涼。廣東省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副主任醫(yī)師林舉擇表示,寒露過后,陽氣趨于沉降、生理功能趨于平靜,此時宜注意補益甘味以益氣。且氣候偏于干燥,燥氣可耗傷肺陰,使人產(chǎn)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膚干燥、便秘等癥狀。中醫(yī)常說“夏季過后無病三分虛”。若想秋無病,肺臟湯膳必不可少。林舉擇為大家推薦一款滋陰潤燥、養(yǎng)胃生津的肺臟湯膳。 推薦食療方 二冬石斛燉鮑魚湯 材料:麥冬、天冬各20克,石斛20克,鮮鮑魚6只,生姜3片。 制作:各材料清洗干凈;鮑魚宰殺,去除內(nèi)臟雜質(zhì);石斛先用清水浸泡2小時,剪碎。麥冬、天冬置于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2500毫升左右(約10碗水分量),武火煮沸后再改文火慢熬2小時左右,進飲時方加入適量食鹽調(diào)味即可溫服。這是3-4人分量。 功效:天冬和麥冬常常相伍,既滋陰清熱,又潤肺滋腎、清金益水、兼理肺腎。二冬相合,用之補肺可防傷腎,用之滋腎亦可助肺。石斛性甘,微寒;歸胃、腎經(jīng)。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功效。臨床應(yīng)用于胃陰虛證,陰虛津虧虛熱不退或陰虛胃熱以及腎陰虛證,且還有養(yǎng)肝明目之功效。本湯所選鮑魚,性味甘咸平,善于滋陰清熱、益精明目。配伍擅能養(yǎng)陰潤燥、清肺胃熱、生津止渴的“二冬”,以及長于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益肝腎明目、強筋骨的石斛,清熱養(yǎng)陰潤燥、益精明目效力倍增。為清熱滋陰潤燥良湯,適宜秋季多飲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