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啖鹽說蜜 ------吃咸的說甜的胡謅亂侃 一、種蟶如種田閩南的灘涂有很多美食,蟶子就是其中的一種,前幾日提到土筍凍,土筍也出自灘涂。 蟶子是土名,學(xué)名叫“縊蟶”,而土筍也是土名,學(xué)名叫“可口革囊星蟲”,這名字特別拗口,我怎么都記不住;我們常吃的海蠣,海蠣是學(xué)名,土名就叫蚵仔。這些土名和學(xué)名的叫法讓我想起我們的名字,在家叫“狗子”,出外就是“小明”了,哈哈。
沿海人在泥壅沃,也就是灘涂上種蟶子種蚵仔,就如種田一般,叫“狗子”之類的土名也是恰如其分。蟶子和蚵仔在閩南很普遍,初春季節(jié)吃蚵仔,有二月肥蚵肥韭菜之說,而夏季,則是蟶子的豐收季節(jié)。 吃蟶不忘種蟶人,我今天來說說蟶子。 二、蟶子性寒易過敏蟶子的肉很鮮美,清甜爽口,我是喜歡蟶子的,較之蚵仔更甚,但蟶子性寒涼,過敏體質(zhì)者不宜。 總覺得蟶子等海鮮可以代表家鄉(xiāng),于是乎,暑假我家那位在遠方求學(xué)的學(xué)子回家,我都要買海鮮,尤其是蟶子,結(jié)果有一年的暑假給他吃得渾身過敏,吃藥打針,整整在家一周不敢出門。 但說來奇怪了,蟶子是寒涼,濕氣重,烹煮不當(dāng),過敏體質(zhì)者容易出疹,但蟶子要是曬成干,做成蟶干,蟶干和燒酒一起燉煮,卻是消水腫祛濕滋補的好食物。 三、蟶子的多種吃法蟶子的吃法有很多種,都特別棒,比如我們閩南很常見的醬油蟶,蟶子用開水一燙,半熟時分,倒進醬油生姜蒜蓉腌制半天,即可開吃,非??煽?,夏日的晚上,來一盤醬油蟶,配上啤酒,實在享受。 我奶奶經(jīng)常把蟶殼拔掉半邊,不用任何調(diào)料,將蟶肉的一面蘸上地瓜粉,用油煎,蟶子的汁都被鎖在地瓜粉和半邊殼里,更是鮮甜無比。 而把蟶肉全剝起來,裹上地瓜粉,加點姜絲,下鍋煮成蟶羹,則是夏日用來配飯的靚湯。 蟶子和雞蛋是絕配,混在一起煎成蛋蟶餅,也是閩南很重要的一道菜品。 當(dāng)然蟶還可以清蒸,以及和許多菜一起或炒或炸或煮成各種各樣非常好吃的菜。 無論什么樣的菜品都不及爆炒蟶子來得簡單美味,但蟶子要洗干凈得有竅門哦。 四、清洗蟶子今兒買了600g的蟶子,蟶子比較大只,但還不及老蟶的資格,要是老蟶,那就做隔水燉燒酒插蟶了,新蟶嘛,爆炒最為適宜。 但蟶子要清洗干凈才不會影響口感,蟶子畢竟長于灘涂,身上所沾的都是灘涂的黑泥。 常用的清洗方法都是清水中加鹽,我今天教大家一招,不用加鹽,一樣洗得很干凈。 首先將蟶子用清水沖,拿一把牙刷刷凈蟶殼。 蟶子“有頭有腿”,把蟶子立起來,“頭”朝上、“雙腿”朝下,我們叫插蟶,插滿一碗,蟶子底部倒入半碗水,靜等一個小時,蟶子會把身體里面的泥沙全部通過“雙腿”排到水中。 其實這是蟶子的兩個水管,這兩個水管很發(fā)達,蟶子完全依靠這兩個水管與灘面上的海水保持聯(lián)系,從入水管吸進食物和新鮮海水,從排水管排出廢物和污水。 而我這種插蟶的清洗方法正是迎合了蟶子本身的結(jié)構(gòu),所以黑泥排得特別干凈。 五、爆炒蟶子蟶子清洗完畢,我們就來爆炒。爆炒之前還有一個小動作,那就是給蟶子挑斷筋。 蟶子的兩扇殼中間有一根黑筋,我們拿小刀在中間劃一下,蟶子的筋斷了,煮的時候殼就不會打開,這樣蟶子的鮮汁會鎖在殼里,從而肉質(zhì)更嫩更鮮。 準備材料:蟶子、料酒、生姜、蒜瓣、辣椒。 爆炒過程: 1、烈油鍋,姜爆香;
2、蟶子、蒜瓣和辣椒一起下鍋;
3、加入料酒、鹽和糖,不用味精雞精等增味劑,蟶子本身就很鮮。
4、爆炒三分鐘即可出鍋。
一盤非常非常鮮甜味美的爆炒蟶子就做成了,特別簡單易操。這里再次強調(diào)一下,蟶子性寒涼,一定要多加姜蒜!
今日的蟶子非常肥美,蟶子雖然性寒,還是很有營養(yǎng)的,《泉州本草》中記載:蟶子肉"清熱解毒,利小便,消水腫"。蟶子肉可治療產(chǎn)后虛損、煩熱口渴、濕熱水腫、中暑泄痢、小便不利等癥。 但要蟶子好,還得環(huán)境好,灘涂好,海水質(zhì)量好,讓我們都來做一名大自然的養(yǎng)護工,保護優(yōu)質(zhì)的海域,我們?nèi)巳擞胸?z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