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泰禾的事情在發(fā)酵,綠地被人議論的不再是綠帽,恒大危機(jī)看似化解,但真的就無事嗎?接盤俠中俠融創(chuàng)三條紅線全中…… 大佬們都淪落至此,圍觀群眾不免心里哆嗦。 想起一件很搞笑的事,7.15之前,我有個朋友設(shè)法從銀行里套了一大筆貸款出來打算炒房的,剛好被英明的政策剝奪了當(dāng)接盤俠的資格。 剛開始她還在那里抱怨,最近這段時間,又被嚇得發(fā)抖,打算趕緊處理掉手上持有的物業(yè),還問我要不要掛低點趕緊賣。 這就是投資者,一旦物件的金融屬性被放大以后,人性里的貪婪和恐懼都被無限制的放大了。 其實,真正的剛需是有房子住,而不是一定要買房子。 就像吃飽飯是剛需,但吃路邊攤和五星級酒店大餐,到底哪個才是真正剛需的構(gòu)成?也許都不是,你家廚房里屯的掛面、方便面才是呢。 所以拿買房掛剛需,其實是件很卑劣的洗腦,如果金錢無限,我也想住豪華城堡級的宅,就跟《唐頓莊園》里面的那樣,再弄上幾十個傭人伺候。 可見,剛需背后是一種消費或者投資饑渴在背后支撐,因為大多數(shù)叨逼叨剛需的人,根本拿不出錢來,一次性支付他們想要的房子,多半他們的需求跟能支付的出的首付款相吻合。 付得起100萬首付的人,一定看不上總價100萬的房子,就那么簡單。 大家都習(xí)慣了把杠桿加足了過日子,好像錢借少了都是在吃虧。 那么問題來了,為啥都敢這么自信呢? 因為過去20多年的地產(chǎn)長牛給了他們信心,大家都以為房子會繼續(xù)漲價,自己的財富會在杠桿的加持下節(jié)節(jié)攀升。 一個人的財富,當(dāng)然要靠自己奮斗,靠膽色,靠抉擇,但你要記住,你是在時代漩渦里的一個小人物,離開了時代的加持,你屁都不是! 我們是時代的參與者,被動的參與了時代的創(chuàng)造,但就像流水線上的工人,你是不可能有左右流水線運作的資格,一旦流水線換了操作模式,你還要按照原來自己的一套來擰巴,那么立刻就會被換下去的。 這一段說的非常感性,因為我見過太多死于自己“成功經(jīng)驗”的牛人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