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仲秋后,天氣越來越寒涼。 氣溫多變,晝夜溫差大,一冷一熱,會刺激血管。 此時,十分容易誘發(fā)中風,危害生命健康,一定要警惕。 中風,常被認為是“老年病”。 但近年來,中風逐漸把黑手伸向了中青年人。 中風,又叫腦卒中,突發(fā)性強,包括腦梗死、腦溢血。 中風對于家庭影響巨大,一人中風,全家發(fā)瘋;一人癱瘓,全家癱瘓。 而秋季,氣溫變化大,一冷一熱的刺激,會增加腦中風的發(fā)生幾率,需警惕。 識別中風,謹記“120”原則 「1」:“看到1張不對稱的臉,嘴巴歪”。 「2」:“查看兩只手臂是否單側無力”。 「0」:“聆(零)聽患者講話是否清晰”。 通過這3步,基本可判斷是否發(fā)生了中風。 另外,出現(xiàn)下面幾種跡象,也可能預示中風找上門了 「1」一側肢體麻木,活動不靈活。 「2」口角向一側歪斜。 「3」說話不清楚,或理解語言有問題。 「4」看東西旋轉、走路不穩(wěn)。 「5」陣發(fā)性的頭痛和頭暈,并越來越劇烈。 「6」間斷出現(xiàn)癱瘓或口不能言。 「7」昏睡,不能喚醒,或呼之不應。 「8」出現(xiàn)劇烈嘔吐、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入秋后,防中風,少碰三物,勤動三處,改掉三習,謹記“三字訣” 少碰三物 1、酒飲 秋冬時節(jié),人們喜歡喝酒暖身,尤其是白酒。 然而,喝酒會使血管擴張,血壓升高,增加中風幾率。 并且,長期大量喝酒,還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增加患中風的幾率。 因此,養(yǎng)護好血管,預防中風,一定要遠離酒飲,少喝點,滴酒不沾最好。 2、濃湯 秋后進補,很多人選擇煲湯。 但是,濃白的肉湯,不宜經常飲用。 濃肉湯中,含較多的鹽分,不利于血壓穩(wěn)定,為中風埋下隱患。 此外,濃肉湯中,脂肪、膽固醇含量也較高,不利于心腦血管健康。 所以,預防中風,少喝濃肉湯,若喜歡喝湯,可選擇淡口味的蔬菜菌湯。 3、咸菜 咸菜,深受人們喜愛。 然而,這類食物不宜經常食用。 吃太多咸菜,容易導致血壓升高。 而高血壓是導致中風的主要誘因之一。 所以,飲食要清淡,不僅要控制鹽,還要少吃咸菜等。 勤動三處 1、空抓手 研究發(fā)現(xiàn),缺少鍛煉的右腦,血管壁異常脆弱,易發(fā)生破裂。 因此,生活中,多活動左手,有益于鍛煉頭腦,減少出血性腦中風的發(fā)生。 2、轉手腕 經?;顒邮滞?,可通經活絡,幫助疏通血管,助力血管健康。 ![]() 3、揉頸部 雙手摩擦發(fā)熱后,按摩頸部左右兩側,速度稍快,以皮膚發(fā)熱發(fā)紅為宜。 經常這樣做,可促進頸部血管平滑肌松弛,減少膽固醇沉積,促使血管恢復彈性,改善大腦供血,助力健康。 ![]() 改掉三習 1、久坐 天氣越來越冷,很多人便不再運動,甚至一坐一小天。 經常運動的人出現(xiàn)中風的風險,會比不運動者降低25%~30%左右。 久坐不動,不但會誘發(fā)肥胖,增加中風幾率,還會導致血液流通速度減慢,脂類物質更容易在血管壁上堆積,加速了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增加中風風險。 一定不要久坐不動,要盡量多活動,多運動,每坐下45分鐘起來活動一下。 ![]() 2、吸煙 吸煙的人,一定要注意戒煙。 如果戒煙,12%的中風就會減少。 吸煙,是導致中風的獨立危險因素。 吸煙會損害血管內皮,還會導致血壓升高。 并且,還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進而增加了中風的風險。 所以,一定要堅持戒煙,再難也要堅持,越早戒煙越好。 ![]() 3、熬夜 半夜突發(fā)中風,與熬夜晚睡,脫不了干系。 研究表明,不充足的睡眠,會導致血管的內皮功能受損,久而久之,血管會慢慢受損,誘發(fā)動脈粥樣硬化,增加中風幾率。 所以,不論如何,都要早點睡,切莫熬夜。 ![]() 謹記“三字訣” 1、管住嘴 預防中風,首先要管住嘴。 少吃油多、鹽多、糖多的飯菜。 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如奶油、沙拉醬、薯條等。 每天吃夠一斤蔬菜、半斤水果,并盡量選擇不同種類、不同顏色的。 適量多吃魚類、蛋類,可提供歐米伽-3脂肪酸、多種氨基酸等,促進神經遞質形成。 ![]() 2、邁開腿 近年來,中風找上中青年人,與缺乏體力活動,關系密切。 不管是哪個年齡層的人,都應養(yǎng)成規(guī)律運動的習慣。 慢跑、游泳、太極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以微微出汗為宜。 每周鍛煉3~5次、每次至少30分鐘,一定要堅持做,切莫懶惰。 ![]() 3、勤飲茶 飲茶,是延年益壽的好習慣。 常喝茶水,對于心腦血管健康,十分有益。 尤其還是植物代茶飲,可降低中風的發(fā)生幾率。 兩餐之間,用一些消脂排毒的植物泡水,對血管有益。 黃花郎荷葉茶,泡水代茶飲,消脂降壓,減少血液粘稠度,有益血管健康。 用黃花郎、荷葉、小葉苦丁,搭配在一起,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 荷葉,含有黃酮和生物堿類,有助于改善血液濃粘狀態(tài),降脂,防血栓。此外,荷葉泡水還可增加冠脈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消脂降壓。 小葉苦丁的有效成分,能促進去氧腎上腺素誘導的動脈收縮,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同時,對高膽固醇誘發(fā)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減小,從而降低血脂。 黃花郎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植物,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抗菌作用,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黃花郎具有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三者搭配在一起,可降脂、降壓、利尿、排毒,對于血管健康,十分有益。 4、心情好 ![]() 風的發(fā)生,與情緒也有關系。 大喜大悲等,過于激動的情緒,會造成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和血糖升高,這個過程會對血管造成損害,會增加中風的風險。 所以,一定要注意,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一份好心情。 只有保持好情緒,使機體處于良好的平衡狀態(tài),整個代謝才能平衡,心腦等器官及免疫系統(tǒng)才能得到很好地保護,降低疾病發(fā)生率。 5、調血脂 ![]() 血脂異常,也是中風高發(fā)的一個誘因。 因此,想要預防中風,還要注意調節(jié)血脂。 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調節(jié)好血脂,會減少27%的中風。 首先,要調整飲食結構,低鹽低脂,葷素搭配,清淡飲食。 其次,可以吃一些降血食物,如洋蔥、芹菜、燕麥、豆制品等。 最后,還要注意多運動,堅持運動,如慢跑、快步走等,有助于調節(jié)血脂。 6、控血壓 ![]() 高血壓,是誘發(fā)中風的主要因素。 如果能夠控制好血壓,可減少48%的中風。 除了不能擅自停藥以外,還要注意生活細節(jié)。 早上起床慢一點,避免體位變化太大,導致血壓升高。 飲食上,除了要控制鹽,還要注意少糖,減少甜食的攝入。 還要監(jiān)測好血壓,一旦發(fā)現(xiàn)血壓波動異常,及時檢查,切莫拖延。 7、減腰圍 ![]() 肥胖,是升高血壓最危險的因素之一。 并且,中風的發(fā)生幾率,隨著體重的增加而升高。 尤其是腹型肥胖,對人體危害巨大,一定要控體重,減腰圍。 首要,先選擇好的姿勢,挺腰直身收復,工作半小時,起身走走。 走路時,抬頭挺胸,雙眼平視,腳尖向正前面,自然邁步,步伐要輕快。 其次,選擇好的飲品,白開水、淡茶水,并且,要主動喝水,小口慢慢喝。 ![]() 再次,生活中,要多做家務,多打掃,擦桌子能告別上臂贅肉,晾衣服能扭腰,鍛煉腰部兩側肌肉,擦窗戶能拉伸塑形。 最后,想要減腰圍,選擇有氧運動。按照熱量消耗順序為:田徑、跳繩、騎自行車、慢跑、打籃球、打乒乓球、游泳、散步。 ![]()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lián)系刪除,謝謝! |
|
|
來自: 營養(yǎng)師雪姐姐 > 《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