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賴提出“心流”是人們感到幸福的來源。心流就是當一個人把注意力完全投入在當下的一件事情上時的狀態(tài)。當你在山間被落日晚霞溶解的時候,當你在夏天完成工作后飲啜第一口冰鎮(zhèn)啤酒時,專注地完成一項工作任務(wù)時,躲避突然的危險狀況時,都可能帶來心流體驗。 當處在心流中,頭腦的注意力和思考功能完全被限制在一件事情上了,其它的焦慮、緊張、恐懼和痛苦等等不幸福的感受和認知都暫停了。一般來說,人的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在未經(jīng)訓練或者訓練不足時,它會被外界各種變化吸引,也會自動按頭腦自己的方向運轉(zhuǎn),這樣的散亂無法形成心流。 可能是人類物種演進的結(jié)果,個人的積極注意力自動投入在與生存至關(guān)重要的方面,比如危險、新的變化應(yīng)對,而對于重復(fù)的事件將以節(jié)能方式對待,而不會投入太多有限的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你在城市生活,偶爾來到杳無人煙的山間,看到壯麗的落日,容易形成心流。如果是常年生活在這里,經(jīng)常能看到這樣的景色,可能也不會有太多心流體驗。 心流這種幸福感往往是偶然出現(xiàn),或者是注意力和頭腦思考功能被完全占用時出現(xiàn)。想要利用這種方式來尋求幸福,可以通過安排能吸引注意力的外界事物來實現(xiàn),但是還是沒有直接解決不幸福的原因。當吸引注意力的外部條件消失,當完全占據(jù)頭腦的事情重復(fù)時,那些散亂的焦慮和痛苦又會照舊發(fā)生。 那么更加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學會管理注意力和頭腦思考,從古至今大量的修煉方法都集中在這方面,比如禪的練習(也就是冥想、靜心、Meditation),就是用覺知意識來訓練注意力和頭腦思考。 對于很多還沒有訓練過的頭腦來說,可能也需要逐步地實現(xiàn)能管理,一般不可能從大量的散亂一步就達成完全的寂靜,從很多逐漸地減少到幾個,再到一件事情上來,就為最后的跳躍做好準備。心流是把注意力放在一件事情上,如果加上覺知,就是很好的禪的練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