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拾 級 而 上 文/潺流 寒假的一天,天高云淡、煦日和風(fēng)。我和妻子決定帶女兒爬趟崆峒山,活動筋骨、欣賞美景、借機(jī)訓(xùn)練女兒的毅力。我們先從水庫大壩往上攀爬,起初體力充足,在陣陣歡聲笑語中不知不覺便登上壩頂,直到山腳。但開始登山時,雖有石階,沒走一會,女兒就喊起累來。我們便鼓勵女兒堅持,并有意識地通過拍照啊、講笑話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就這樣,他堅持了下來,終于和我們一起登上了山,來到了中臺。慶賀成功的同時,妻子教育女兒:“學(xué)習(xí)就如同爬崆峒山,遇到了困難要勇于面對,一步一個腳印,拾級而上,方會成功。”
對于妻子的觀點(diǎn),我表示贊同。這時,我不禁想起兩次印象很深的爬山經(jīng)歷。 3年前我隨旅游團(tuán)去登泰山,因?yàn)榈弥讲脚实翘┥奖容^艱難,一部分人便選擇坐纜車,我們剩余的人決心爬一回泰山,走一段心路歷程。峰回路轉(zhuǎn),一路拾級而上,諸多著名的景點(diǎn)如中天門、斬云劍、云步橋、五大夫松、望人松、朝陽洞、十八盤、碧霞祠、唐摩崖、玉皇頂、日觀峰,還有那很多的名人題字,我們都一一觀賞了,并拍了許多照片,可謂是收獲頗豐。最讓人難忘的還是那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十八盤,此處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yuǎn)遠(yuǎn)望去,恰似天門云梯,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
導(dǎo)游解說又名“十八盼”,意為登泰山時,要走的曲折臺階是“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總計1600多臺階,盼望十八次后方能登上山頂。泰山乃五岳之首,爬至開山已經(jīng)是精疲力竭。有道是力量來自于對目標(biāo)的祈求,所以每攀爬一會兒,至一處闊大的平臺,我總是忘一會兒山頂,勉勵一回自己,又接近目標(biāo)一步。就這樣,不知休息了多少次、盼了多少回、鼓勵了自己多少遍,才登上泰山之頂。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贊嘆,意會到了杜甫“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千古絕唱,也懂得了堅持的意義。 去年金秋時節(jié),與一幫朋友相約到華亭游覽蓮花湖后,興致未盡,大家提議去登湖旁的雷神山。起初大家行動迅速,又說又笑,氣氛格外熱烈。但該沿路上山的時候,有人以爬過為由,有人以腳疼為由,躲到松樹盆景下納涼聊天去了。其余人員意志堅定,迎難而上,攀爬一段山路后,抵達(dá)一處寬闊的平臺。回頭望山腳,有人覺得這一處風(fēng)景乏味,臆測著后面的風(fēng)景亦然。他們便打了退堂鼓,不再攀爬。隊(duì)伍中雖又少了弟兄,但阻力終究擋不住我們前進(jìn)的腳步,攀爬了一會,又抵達(dá)一處臺地。休息時,坐在路邊的石階上便可望見山巔,只一亭閣而已。一些人便大失所望,覺得沒意思,不愿意繼續(xù)登山,坐在石階上玩起了撲克牌。
只有我和老王沒有退縮,并終于登上山頂。站在一座亭閣里舉目遠(yuǎn)眺,銜接藍(lán)天的云海、美麗的村落、銀波微漾的蓮花湖……映入眼簾,給人一種心曠神怡之感,而這些壯美的風(fēng)景,在登山中半途而廢的人,是無法領(lǐng)略到的。老王感慨地說:“真是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我們?nèi)舨粓猿峙实?,哪能將山巔風(fēng)光一覽無余哪!”在他的啟發(fā)下,我忽然覺悟:登山極像人生,有些人在山腳便望而生畏,有些人在山中泄氣駐足,只有那些專注目標(biāo)、拾級而上者至于山巔。 勃蘭兌斯在《人生》中,將人生喻作“高塔”“地洞”……,人生何嘗不是爬山呢,攀爬中,人們不是輸給了臺階、他人,而是輸給了自己。只有那些信念堅定、鍥而不舍的拾級而上者,才能登峰造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