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水木然 來源:水木然學(xué)社(ID:smr8700) 曾看過一個提問:“有什么道理是你長大了才懂得的?” 有一個回答被眾人贊到了高處:“小時候總以為有理走遍天下,后來才知道,這個世界是從不講道理的?!?/span>我們在和愛人、家人溝通的過程中,如果一味地講道理,這個家就會越來越缺少溫馨的感覺,不像一個真正的家。尤其是很多男人在外面應(yīng)酬習(xí)慣了,回到家跟老婆講理,這應(yīng)該怎么樣,那應(yīng)該怎么樣的,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溝通方式,只能積累矛盾。家需要的是包容和關(guān)懷,你再能賺錢、再有理,到了家里都得卸下理性,卸下光環(huán)。不要再去盤算應(yīng)不應(yīng)該,對或者不對,怎么才合理,而是應(yīng)該給家人傾灑你的愛。 我們在和伙伴、客戶溝通過程中,如果一味地講道理,你的客戶或伙伴就會對你越來越?jīng)]興趣,因為道理大家都懂。大家是來謀利的,只有理沒有利,就會逐漸被大家孤立。職場上的每一個人都是奔著“利”字來的,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管你講不講道理、有沒有理,只要把人們對利益的需求滿足了,大家都會服你。如果不能滿足大家對“利”的追求,你再對又如何?再有道理又如何?現(xiàn)在大家發(fā)現(xiàn)了吧,家庭和工作這兩種人生的最常見的場合,都不需要講理。比如面對長輩、老師的時候,無論你做得多對,都得揣著幾分敬意。很多人總以為自己做的是對的,或者有理在先,就可以在尊者面前理直氣壯,肆無忌憚。尤其在面對強者的時候,你就更沒有講理的份兒了,再有理也要做到隱忍不發(fā),從而讓自己處境安全,悄悄地積聚力量。 弱者本來就是按照強者設(shè)計的邏輯生存的,如果不能給與弱者足夠的關(guān)懷,弱者就會和強者走向?qū)αⅲe聚社會矛盾。強者要對弱者有足夠的包容,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加靈活的生存空間,這是一個社會最大的仁慈,也是強者最大的智慧。對強者有所約束,同時對弱者保持寬容,社會才能和諧運轉(zhuǎn)。 很多人在別人起沖突的時候,總以為自己有理在先就可以大打出手了,這是非常錯誤的認知。首先看誰動手,再看誰把誰打傷了,只要你動手了,哪怕有理,哪怕是在自我防衛(wèi),也要負責任。而且如果把別人打成輕傷,得負刑事責任,這跟有沒有理沒有關(guān)系。處理沖突時,懂“法”的人遠比講“理” 的人要占便宜,要更高明,隨著法律的完善,未來這將會是一個越來越講“法”的社會。 《道德經(jīng)》開篇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span>意思是:“凡是能用語言表達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都是可以不攻自破的?!?/span>這個世界的本質(zhì),就是靠各種故事構(gòu)建的一種大場景。世界上最大的特權(quán)就是講故事,誰擁有了講故事的權(quán)力,誰就擁有了引領(lǐng)人們的地位。講故事之所以影響力巨大,因為它最大特點是似有似無,可收可發(fā),只有思考,沒有答案。所謂:“大象無形。”正因為如此,它往往可以顛覆一切大道理。這個世界最終屬于那些最會講故事的人,故事把冰冷的真相變得柔和浪漫,真相只有披著故事的外衣才更容易被人們接受。作者:水木然。來源:水木然學(xué)社(ID: smr8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