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去了一次長沙,瀏陽的朋友說:「要不要去一趟瀏陽?請你吃蒸菜。」 講真一開始我的內(nèi)心是抗拒的。 畢竟上海的瀏陽蒸菜是這樣的: 我當時的OS是: 「老娘留在長沙多喝幾杯茶顏悅色不香么?」 朋友用關心智障的表情跟我解釋: 「你在上??吹降臑g陽蒸菜,都不是瀏陽人開的。而且我要帶你去的是一家私房菜,每餐只接待一桌,你知道有多難定么!」 好~我去,我去還不行么! 車從長沙出發(fā),奔馳一個小時,來到瀏陽河邊的一棟小樓旁。 推開門,立即開啟「真香」模式。 店里是一幅新派的農(nóng)家景象,干干凈凈的灶頭和廚房,角落里放著腌泡菜的壇子。 「嫂嫂掌勺,哥哥勿擾」的小牌子,讓人會心一笑。 客廳里,溫柔的光籠著木頭桌子竹子椅子,你以為真的是去朋友家做客。 白瓷碗整整齊齊擺在木頭架子上,還有老板自己腌的蒜頭和辣椒。 離開飯時間還早,店里的姑娘給泡了茴香茶。 這是瀏陽北鄉(xiāng)特有的茶,茶葉和曬干的茴香一起用滾水沖泡開。 待到茴香和茶葉都舒展開,就能喝了。 茴香味一開始會有點不習慣,但多喝幾口,起初的香料味會在喉嚨口轉(zhuǎn)為甘甜,很讓人舒服。 入口有淡淡的茴香的清香,當?shù)厝擞眠@種茶來接待貴客。 一邊喝茶,一邊在院子里閑閑地窩著等開飯。 米飯在灶頭上,飯煮好,就被叫上桌吃飯啦。 腦海里跳出來一句詩:誰家灶頭無煙火,一頁松扉鎖落花。 
 第一道上的是干辣椒蒸臘肉。 白辣椒曬干,煙熏過的臘肉切大塊,蒸到油脂透明。 入口并不過咸,而是有鮮明的鮮味和煙熏的香氣。 干辣椒里略帶幾粒豆豉,粵菜廚師做菜多用陽江的豆豉,但湘菜廚師都會用瀏陽產(chǎn)的的豆豉,顆粒更小,粒粒分明,有濃郁的豆豉的干香。讓蒸盤臘肉的香味更加復雜。 
 一頓飯吃完,臘肉早就消滅了,我依舊專心致志地吃著碗里剩下的干辣椒,回味臘肉的滋味。(超想要買一塊臘肉帶回家 
 雙椒蒸火焙魚,用了青紅兩種辣椒。 撕成小塊的魚干埋在辣椒下面。 
 火焙魚是湖南當?shù)氐囊环N特別的魚類做法。 手指大小的嫩子魚處理干凈之后,在干燥的大鐵鍋里慢慢烘干,等到脫去部分水分,魚肉變得緊實,再用谷糠、花生殼、桔皮、木屑熏烘,給予魚肉煙熏的風味。 
 好的火焙魚在瀏陽當?shù)厥蹆r不菲,數(shù)百一斤。 魚干撕碎,和辣椒同蒸,讓魚肉里又有了鮮爽的辣味,越嚼越有味道。 
 之后上的這道綠椒蒸白苦瓜,據(jù)說廚子出了瀏陽,不敢做這道菜。 一則怕外地人吃不慣,二則食材有差池,不是這個味兒。 
 一定要用瀏陽當?shù)禺a(chǎn)的白苦瓜,僅一握粗細,切成薄片,和綠椒碎一同猛火蒸,綠椒并不太辣,高溫帶走苦瓜一部分的苦味,入口有淡淡的清香,瀏陽朋友說,是當?shù)厝讼矚g的味道。 
 剁椒蒸豆干在許多瀏陽蒸菜的小店里都有,看起來簡單,其實有諸多講究。 首先要用本地產(chǎn)的白沙香干,只有少數(shù)大圍山里的農(nóng)戶會自己種豆子自己做。 哪怕在當?shù)氐霓r(nóng)貿(mào)市場也很難買到,是店里專門向農(nóng)戶預定的。 而且豆制品一旦高溫殺菌真空包裝就會變味,所以這樣的味道也只能在瀏陽當?shù)爻缘健?br> 
 豆干切成大塊,加入少許茶籽油,鋪上辣椒。 蒸好之后表面變得油潤,入口松軟,滿滿豆香。 一塊臘肉一碗飯,一塊豆干又是半碗飯,這頓瀏陽蒸菜,是真的米飯冤家。 
 同樣費飯的還有這盤蒸肚絲。 新鮮的豬肚,切成細絲兒,撒上辣椒和蒜頭末子,雖然不如爆炒來得爽脆,但卻更多了鮮辣香糯,也是停不下來的菜。 
 
 一餐飯這才吃了一半。 來說說配菜的米飯,也很特別:特地搭了一個自己盛飯的小角落。 誒?為什么除了飯桶,還有個鍋? 
 打開鍋,里面是米湯: 
 這是以前農(nóng)家物資匱乏,才會有的煮飯的方法。 生米加兩倍的水,煮開之后把米漿盛出來,剩下的米飯再小火蒸熟。 除了米飯,還能得到一鍋充饑的米湯。 湖南產(chǎn)秈米,這樣煮出來的飯,其實沒有很多飯香,而且更加粒粒分明。(畢竟淀粉的總量是不變的) 如今生活富足,沒什么餐廳會用這種方法煮飯,顯得寒磣。但這家店卻執(zhí)拗地還原出這種農(nóng)家味道,還特地為此設置了一方小景。 干干的飯搭配油潤的臘肉,倒也不差,把臘肉埋在米飯下面,整碗飯熠熠生輝。 
 幾道蒸菜之后,三味炒菜煙氣騰騰地上桌。  辣椒炒肉菜還沒上,屬于湖南菜的沖鼻子的辣椒香先竄了過來。 不同于在長沙湘菜館子里吃到的「標準版」,這里的辣椒炒肉用的是紅辣椒,配了筍片。 
 土豬肉切薄片炒到微焦,紅辣椒在熱油里微微起皮,作為配菜的筍,是在春天挖出來,去皮去尾處理好,用鹽水輕煮斷生,就能長期保存。雖然在夏天,依舊吃到鮮嫩的筍。 一道菜炒得鑊氣十足,焦香四溢,每個步驟都精心。 
 黃瓜清炒雞雜,不加太多調(diào)味,非??简炿u雜的新鮮程度。 早上殺了雞,處理干凈的雞雜中午下鍋爆炒,還要搭配清麗的黃瓜絲,雞腸糯、雞胗脆、雞肝粉,下酒一流。 
 瀏陽的白絲瓜,在上海的湘菜館子里吃過,店家變了花樣,在底下埋著油條。 
 飯后還有一碗清爽冰涼的綠豆湯! 完美的ending! 許久沒有吃過從菜品到節(jié)奏感都那么好的一餐了。 
 這一餐人均200大元,怎么算都覺得老板沒法兒賺錢。 跟店里的人聊天才知道,這里與其說是一家餐廳,倒不如說是一個工作室。老板做園林生意,慢慢開起民宿和餐廳,這家店兼具研發(fā)和餐廳的功能。 怪不得店里的軟裝設計,每個細節(jié)都讓人舒服。 讓人賴著不想走。 帷幔上的話:「細水長流,百事不愁。」真好。 
 哪怕一個擺碗筷的竹匾,都做得好看。 
 這家店叫「田小狗的家」,店里掛了好些照片,都是老板的家人們。 進店吃飯,真的覺得是去人家家里做客。 
 另外瀏陽還有一家「田小狗的店」,是一家兩層的餐廳,同樣也是這個風格。 真想認識這個叫田小狗的老板,聽聽瀏陽伢子講瀏陽菜。 這家店在大眾點評上搜不到,要怎么預定呢? 打賞一下說不定我會告訴你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