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即墨”這兩個字,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地名。而實(shí)際上,“即墨”不僅是一個地名,還是一個姓氏。只不過,作為后者,即墨姓的人相當(dāng)少見,因此鮮為外界所知。在《漢書·儒林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齊即墨成,至城陽相?!比辶謧髦饕怯涊d儒學(xué)人士的事跡,這句話的意思是,齊地有個叫做即墨成的人,學(xué)而優(yōu)則仕,官至城陽國的國相。類似的記載,《史記》中也曾提及,這位“即墨成”擅長的是四書五經(jīng)中的“易學(xué)”。  即墨成這個姓名,哪個是姓?哪個是名?對此,唐代的顏師古在給《漢書》做注解時寫道:“姓即墨,名成?!币簿褪钦f,在漢代就有姓“即墨”的人。如今,姓氏混為一談。而在秦漢之前,姓氏有明確區(qū)別。嚴(yán)格來說,“即墨”屬于氏而非姓。在當(dāng)時,以封地采邑為氏,是比較流行的方式。例如,姜姓齊國一支人封到盧地,即為盧氏;封到崔邑,就形成崔氏。以此類推,“即墨氏”就是因?yàn)橐约茨珵榉庖囟鴣?。那么,?dāng)初又是哪一支人封到了即墨呢? 根據(jù)《通志》的記載,即墨氏是齊國名將田單的后人,志稱:“齊將田單守即墨,支孫氏焉?!?/span> 田單,是眾所周知的歷史名人,他在齊國生死存亡之際,力挽狂瀾,在即墨以火牛陣擊敗燕軍,實(shí)現(xiàn)復(fù)國。根據(jù)史記的記載,田單后來被封為安平君,安平在齊國都城臨淄附近,似乎并非以即墨為封地。 細(xì)品《通志》的說法,是田單支孫以即墨為氏,意思應(yīng)該是田單后裔中的嫡系仍以安平為封地,以田為氏。而旁支子孫,為紀(jì)念祖上的功績,就以“即墨”為氏。《通志》認(rèn)為即墨氏是田單之后,但有的姓氏研究史料則有不同的觀點(diǎn)。明倫匯編氏族典稱:“即墨氏,齊邑。漢儒林傳即墨成齊人,戰(zhàn)國策即墨大夫,見齊王建?!边@段話雖然沒有明說即墨姓的來源,但實(shí)際上已經(jīng)有所暗示,相比于田單,齊國的即墨大夫更有可能是即墨氏的始祖。唐代人寫的《即墨侯傳》中就提到:“即墨侯松,齊人也,其先蓋即墨大夫,以治行見知威王,既卒官,子孫因號即墨氏?!?/span> 在戰(zhàn)國時期,即墨(故城在現(xiàn)青島平度市境內(nèi))是齊國的五都之一,屬于重鎮(zhèn),而以即墨為封邑的大夫,地位自然也比較高。齊國史料當(dāng)中,至少三次提到了即墨大夫,一次是齊威王時期,一次是齊泯王時期,一次是齊王建時期。值得一提的是,這三次出場,即墨大夫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現(xiàn),或?yàn)槟芾?,或?yàn)榱x士,或?yàn)橹页肌?/span>齊國是秦始皇統(tǒng)一過程中最后一個滅掉的國家。史載,在齊王建投降之際,時任即墨大夫曾勸他死戰(zhàn),但齊王沒有采納他的建議。齊國滅亡之后,即墨大夫自然也失去封地。按照古代的傳統(tǒng),其后世子孫也有可能就是在此后以祖先封地作為姓氏。 但不管是田單還是即墨大夫,都屬于田齊宗族,因此將即墨氏看做田氏的分支,應(yīng)該沒有太大的爭議。以地為氏的話,他們在古代的聚居地應(yīng)該也是在即墨故城附近。不過,從唐代之后,即墨姓的人就鮮有記載,推測可能是簡化或者改姓。如今,這已經(jīng)是一個相當(dāng)罕見的姓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