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段子:這個故事讓人想起來一部澳大利亞的電影《懸崖下的野餐》,一幫人出去郊游,幾個人竟然神秘地失蹤了,那電影中的人物沒找到,本故事則不然,失蹤的小童子雖然回來了,但實際上,他們也是有所奇遇的。 【原文】 李元佐宰南城,嘗挈家游麻姑山,諸子尚少,挾隨行二童。登齊云亭,睹山間花蝶翻飛可愛,令撲之。童入林越深處,久不返,呼之莫應。走白于父,遣吏卒入山遍索。移晷方出,但云迷路,而不言所以。 后月余,諸子見童著新衣,又常常買酒肉相對飲啖,心疑之,恐其為盜,縛詰之,始曰:“向者撲蝶時遇一道士,手提頭巾,喚我至所居,見屋宇華麗,風物清絕,不似人境。命童煎茶,將飲我,未至而聞呼聲急,乃奔歸。道士擲一物與我,拾取視之,乃銀也?;仡欓g人屋俱失,竊喜而不敢說。持銀賣與市鋪,其重十兩,得錢二十二千,就寄鋪中,時取以供衣食費。”諸子未之信,詢諸鋪實然。元佐謂其銀蓋仙家物,必異于常品,欲以元直取之,鋪人云:“為過客買去矣。” 后訪之仙都黃冠,皆云手提巾者,紫陽鄧真人也,始知二童有所遇。是歲紹興癸酉。及丙子年,李解縣印,相繼佚去,莫究所之。其一福童者姓戴,其一壽童者姓傅,皆南康人也。 【白話語音文字版】 李元佐做江西南城縣宰的時候,有一回,他帶著一家老少去麻姑山(本地名勝)游玩。因為他幾個小孩年齡小,就帶了兩個小童子(少年人,可伴游小孩)跟著。他們一幫人登上了齊云亭,看到周圍景色很漂亮,天氣特別好,蝴蝶在山花間飛來飛去,很可愛。李元佐就讓那兩個小童子去幫小孩子們抓些蝴蝶。兩個小童得令而去,蹦蹦跳跳的往樹林深處跑去。很長時間也沒回來。大家開始招呼他們,但一直沒人答應,李元佐就派手下去找兩個小童的父親,同時派其他人開始漫山遍野地找人,大聲呼喊小童的名字。找了好長時間,這倆孩子還真出來了,他們跟大家說:“我們迷路了!”但也沒詳細說遇到什么事兒了。 一個多月以后,李元佐的小孩們看到這兩個童子有變化:他們開始穿上新衣服了,有時候還買點酒肉,常常邊吃邊喝。小孩子們覺得不對勁,就商量著說:“這倆哥哥是不是偷東西了?否則哪來的錢呢?”他們把情況向家里人報告,于是大家就把這兩個小童捆了起來,逼問他們到底出什么情況了?這兩個童子才說了這么個事兒: “一個多月以前,我們不是上山玩嘛,主人派我們到那個樹林深處去抓蝴蝶,我們在那兒碰上了一個道士,他手里拿著頭巾,把我們帶到他住的地方,到那兒一看,那房子特別華麗漂亮,周圍景色也好,房間布置也好,只是看起來不太像人間。他吩咐自己的小童子給我們煎茶,就在我們要喝茶的時候。我們聽見外面有人喊我們的名字,于是我們趕緊往回跑,就在這時候,那道士扔給我們一塊東西,撿起來一看,原來是一錠銀子,就在我們一愣神的時候,回頭再看那道士和他的房子,就都沒了。當時我們還挺高興,不想說也不敢說,后來我們就把這銀子偷偷拿到市面上的銀鋪給賣了。人家一稱,這銀子有十兩重,銀鋪的人給了我們22千的錢。我們把錢放在銀鋪那兒存著,用錢的時候就去取。我們就用這些錢買吃買喝買衣服的?!?/p> 李元佐的小孩們不敢相信小童子這番話,后來專門去銀鋪問,銀鋪的人說確有其事。李元佐覺得兩個小童有可能遇上仙人了,想那道人給的銀子跟普通人間的銀子肯定不一樣。他就問銀鋪的人:“那銀子還在不在,能不能用我的十兩銀子,跟你換一換?”銀鋪的人說:“當時的那銀錠已經被別人買走了?!?/p> 后來李元佐一直放不下這個事兒,又專門去仙都觀(南城著名道觀)問了道士,道士說:“手提方巾的道人,我們道家一般認為那是紫陽鄧真人?。ㄕ嫒嗽诘兰腋拍罾锞褪侵浮裣伞边@才知道,他們有可能遇上了神仙。那年正是宋高宗紹興癸酉年(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等到了丙子年(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李元佐的任期結束,準備離職,在這幾年中,那兩個小童子先后離開了李家,大家也不知道他們去哪兒了。李元佐給兩個小童子起過名字,叫福童的童子姓戴,叫壽童的童子姓傅,他們都是南康人(江西贛州的南康區(qū))。 【祥宏評】:簡單討論:按本故事說法,一兩銀子在宋代值2200錢。如果參考前幾天的討論,一枚銅錢大約值現在的兩毛錢,這么一換算,大致來說,宋代的一兩銀子等于現在的440元;江西南城仙都觀在1992年經過了重建,現在依然是本地名勝,它在宋代就已經很有名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