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自己要過的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 塔莎·杜朵是美國著名的生活藝術家,她放下一切物質(zhì)的誘惑,而只純粹追求心靈自由——唯一的塔式優(yōu)雅。 她的生活方式啟迪了我們,人生向晚,幸福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 重要的是我們要有感受幸福的心靈,發(fā)現(xiàn)幸福的眼睛,創(chuàng)造幸福的雙手。 雖然我們沒有塔莎那樣的大花園,卻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的格調(diào),經(jīng)營自己想要的生活,選擇自己熱愛的生活方式,活出自己的人生品位。 老了,也可以優(yōu)雅看去。 想要過好優(yōu)雅生活,一定要知道這十個生活的方程式。 慢生活 林徽因說,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讓心平靜下來,認真享受每一天的生活。 慢生活是在回歸自然、輕松和諧的意境中尋找人生幸福的真諦。 慢生活是一種深入靈魂的境界; 慢生活是一種富足的精神狀態(tài); 慢生活是一種優(yōu)雅的人生回歸。 看書、品茶、聽雨、煮酒、靜心……都是慢生活的一種表達。 或許我們真正想要的,是心靈的滿足和精神的慰藉。想要獲得幸福,首先滿足自己心靈的渴求。 享受孤獨 楊絳寫到,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梭羅對大城市的解讀,也同樣表達了孤獨是一種常態(tài)。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孤獨時,可以仰望星空、放飛心情、笑傲江湖、思念無邊; 可以品茶賞花、憑欄聽雨、圍爐烤火、開卷有益; 可以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觀天外云卷云舒。 周國平也說,獨處是一種能力。 能與孤獨同在,人生才能自在。 享受孤獨,在孤獨中做到節(jié)律、自醒并提升自我,真誠的傾聽內(nèi)心的聲音,用心體會每一天生命的變化。 斷舍離 顛覆百萬人生活方式的斷舍離創(chuàng)始人山下英子說: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舍去多余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zhí)著”。 斷舍離其實就是一種選擇力,一個不斷選擇、選擇、再選擇的過程,把不合適的、不必要的東西通通舍去。 斷舍離最本質(zhì)的意義是發(fā)現(xiàn)生命的本真。 舍去那些無能為力的事,舍去那些生命中與自己無緣的人,舍去心中的煩欲與執(zhí)念。 真正智慧的人,一生都在斷舍離。 讓復雜的生活簡單、潔凈、精致,讓內(nèi)在和外在都變得干凈純潔。 健康管理 《吠陀經(jīng)》里說,身體完美是一切行動之本源! 日本生活美學大師松浦彌太郎在《100個基本》里講到,最重要的工作是規(guī)律生活和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生活習慣,注意合理膳食,保證充足的睡眠以及適當?shù)倪\動。 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對健康知識的無知。 有句話說:“上工治未病”,最好的醫(yī)生其實是自己。 自我療愈一些無傷大雅的小毛病,以一種平常心去修正身體的疾病,消除亞健康,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提高生命質(zhì)量。 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師。 看到“友誼” 徐志摩說,走著走著,就散了,回憶都淡了;回頭發(fā)現(xiàn),你不見了,我也亂了。 朋友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每個朋友都是你人生的過客。 曾經(jīng)的朋友,漸漸就散了。有些已經(jīng)情淡如水,有些已經(jīng)漸行漸遠,有些已經(jīng)互為陌路……有回不到的過去,也有融不進的現(xiàn)在。 其實每一個人的頻率不同,有人追逐名利場,有人只喜歡一杯精致的下午茶。 來,張開懷抱;不來,也不期待;走,不再挽留;舒服就靠近,累了就遠離。 各自成就美麗,彼此尊重心中那份永遠抹不去的回憶。
堅持運動 馬雅可夫斯基說:“世上沒有比結實的肌肉和新鮮的皮膚更美麗的衣裳。” 唯一能與衰老抗衡的就是運動。 堅持運動的女人,不僅有健康的身體、四射的活力、輕盈的身體,還有曼妙的身材和悅人的氣質(zhì)。 歌德說,只有運動才可去除去各種各樣的疑慮。 運動是保持精神愉快的最佳途徑,在運動中尋找快樂,在運動中擁有健康。 愛自己,也熱愛生活,唯有運動,才有可能擁有詩與遠方。
快樂烹飪 有人說,世界上最治愈的東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才是文字。 即使人人都想成為超凡脫俗,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也要過每天日復一日的日子,吃五谷雜糧,就注定要沾染幾分俗塵煙火氣。 詩詞君中很喜歡的一句話:“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愿意囿于晝夜,廚房與愛?!?/span> 因為廚房里有著春天般的快樂和對生活的熱愛;吃食是一種幸福,品位是一種情調(diào)。 烹飪的人,可以體驗人生百味,生活也有滋有味有色彩。 烹飪的人溫婉雅致,對生活充滿了熱情,有一種歲月靜好的能力。 快樂烹飪,更讓人容易靠近。
閑暇多讀書 英國作家毛姆說過:“女人的真正魅力不是時髦,而是內(nèi)在修養(yǎng),通過讀書培養(yǎng)一種區(qū)別于他人的品味?!?/span> 讀書滋養(yǎng)靈魂,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讀書的人,擁有氣定神閑的氣場、寵辱不驚的淡定、風過無痕的從容,無限寬闊的眼界,能將平凡簡單的生活過成詩意人生。 平靜而淡然地度過每一個晨曦、每一個黃昏、每一個夜晚…… 讀書成就更好的自己。
妝扮得體 英國作家塞繆爾·約翰遜說過:“精致服裝的好處僅是為你提供贏得尊敬需要的手段。” 出門時穿適合自己氣質(zhì)品位的服裝,別致簡練,化上淡妝,涂抹口紅,還有若隱若現(xiàn)的淡淡芳香,讓自己充滿朝氣和活力。 不經(jīng)意的舉手投足,自內(nèi)而外的流露,是恰到好處的尊重他人與自信。 美的意識,需要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里不斷打磨,不為取悅別人,而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更好的狀態(tài)。
專注愛好 畢淑敏說:“一個人將全部身心安置在最好的狀態(tài)才能化成一縷柔紗,才能與千瘡百孔的世界溫暖相擁。” 在越來越快節(jié)奏生活的時代,能夠全身心專注到自己的世界,真正沉迷于內(nèi)心的美好,抵御外界的各種誘惑,身心才能從此安寧。 專注的女人不朝三暮四、不人云亦云、不虛度年華,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讓人賞心悅目。 一個女人專注的時候最美。正如正如塔莎·杜朵用一生專注愛好園林和插畫一樣,由個體極致推展的美好生活,她是真正不浪得虛名的生活藝術家。 淡泊名利、摒棄浮躁、靜下心來專注于自己的愛好吧。
老,不再讓人焦慮,因為我們有更多的閑暇時光體察過去無暇享受的美好生活。 劉嘉玲曾說過,當下才是人生中最好的年齡階段。 放松自己的靈魂,像蒙娜麗莎一樣微笑。 以度假的心情度過每天、每分、每秒,用知足的心來生活; 不受世俗約束,即使一個人獨舞,也要活得漂亮,在有限的生命里綻放無限風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好未來的每一天。 林語堂說:優(yōu)雅地老去,也不失為一種美。 即使人生向晚,可以優(yōu)雅終老! 作者簡介:了了,富書專欄作者,富書第7期寫作營1班學員,富小書的人,高級工程師,軍隊公共衛(wèi)生專業(yè)碩士,曾經(jīng)是某軍醫(yī)大學的老師,轉業(yè)后從事行政管理工作至今,本文首發(fā)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