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令人大跌眼鏡的朋友圈有個姑娘在朋友圈發(fā)游玩時美美的自拍,配了句自以為很詩意的文:“我愿做揚州瘦馬,與你流浪天涯。” 估計這位姑娘心里呈現的畫面是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意境畫面吧?自拍中有苗條的身姿,有身后的美景相稱,有一點“詩意”的文字,有一份含羞的表白。 可是姑娘,你可知你這句宣言,說的是啥子意思不? “我愿做揚州瘦馬,與你流浪天涯”直白的翻譯一下就是:“我愿進入二奶預備團,希望能被你pick上當你小三,與你流浪天涯?!惫媚?,你之所以敢用“揚州瘦馬”此詞,我相信你本意不是發(fā)一番“誓做二奶宣言”,一定是沒理解“揚州瘦馬”的含義。 “揚州瘦馬”不是馬,是可憐的女孩兒。“揚州瘦馬”是明清時期的一種歷史現象,是揚州被調教出來待價而沽的“女寵”。明清時期,權貴之家盛行養(yǎng)小妾或歌姬,她們是物件兒,買幾個養(yǎng)著,就像買幾匹小馬養(yǎng)著一樣。而“體型瘦小”是明清時期的審美,因此挑選小妾歌姬時候,會優(yōu)先挑貌美且體型瘦弱的,因此人們稱這樣的女性是“瘦馬”。 “瘦馬”是一個對女性帶有侮辱性的詞語。意為像買了弱小馬匹一樣,買主可以對買來的小女孩任意蹂躪。 “揚州瘦馬”的出現,一是由于揚州多美女,揚州的“瘦馬”是高品質的。二是因為明清時期,揚州的經濟繁榮,揚州出現了大量富得流油的鹽商。這批富人在對“豐乳肥臀”審美疲勞之后,產生了新的消費和審美愛好——喜愛體態(tài)嬌小、膚白貌美、多才多藝的“瘦馬”。權貴對“瘦馬”的喜愛,催生了“養(yǎng)瘦馬”這個畸形的行業(yè)。 “養(yǎng)瘦馬”是一個畸形的行業(yè)。“養(yǎng)瘦馬”是一項暴利的“投資”,“暴利”自然吸引了一大批人專門從事此項職業(yè)?!梆B(yǎng)瘦馬”的牙公和牙婆,先用極低的價錢,去買貧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幼女。買回后,調理她們的肌膚,修飾她們的衣服,教她們歌舞、琴棋、書畫、蕭管笛弦、女紅裁剪、美食烹飪、財會記賬、百般淫巧;還會特意讓她們吃的很少,用人為的方式將這些女孩子餓瘦,以滿足客戶對“瘦弱”的病態(tài)需求。等她們長大后,高價賣給富貴人家作小妾歌姬。被挑剩下的、賣不到權貴家中的“瘦馬”,最終就賣入青樓。 清代的吳熾昌在《客窗閑話》中寫道:
《人民的名義》里的高小琴、高小鳳類似于“揚州瘦馬”。《人民的名義》里,風情萬種、雷厲風行的高小琴,有一位被保護的“天真軟弱”的雙胞胎妹妹高小鳳。這對懵懂姊妹花,曾是偏僻小漁村里窮得連鞋都沒有的小姐妹,被有心人帶進了聲色犬馬、暗潮洶涌的花花世界。然后這對姐妹花被按照“揚州瘦馬”的路數培養(yǎng):儀容姿態(tài)、琴棋書畫、尤其是會唱迷倒了那群老干部的《沙家浜》。 《人們的名義》劇照:高小琴和祁同偉 這兩位“揚州瘦馬”長大后,自然會被“養(yǎng)瘦馬者”索取回報。于是八面玲瓏的高小琴被送給了手握司法權力的祁同偉,成了祁同偉的知己。清純天使般的高小鳳被送給了高育良書記,高小鳳能熟讀精通《萬歷十五年》,還能和老高暢談諸子百家,把高書記迷得付出真情。 這對姐妹花的命運是悲慘的。她們從小就是被當做“工具”來訓練的——她們是腐蝕高官的工具,是物件,并不是真正自由獨立的女人。 《人民的名義》劇照:高小鳳 “揚州瘦馬”這個詞語中,刻著明清時代的歷史痕跡,了解了這個詞的來龍去脈,便也看見了“揚州瘦馬”那群小女孩兒的悲慘命運。 此時,再回頭看看開篇的那條朋友圈:“我愿做揚州瘦馬,與你流浪天涯”。如果不了解我們的文化,說出來的話,會多讓人尷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