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管理大師約翰·科特說:“作為一個領導者,很多時候,并不一定需要宏篇大論,領導者只要注意一下人感情上的細節(jié),就會產(chǎn)生驚人的效果?!?/p> 公司是由人組成的,人是有感情的,影響其行為的心理是復雜的。人們都希望在一個和諧、融洽的環(huán)境下工作,并且希望自己被重視。所以,企業(yè)實施人性化管理很重要。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 從經(jīng)營的角度來說,想要讓公司有好的發(fā)展,了解員工的心性,常做員工的思想工作很重要。正如曹岫云老師在《稻盛哲學與陽明心學》中所說的那樣:“解決問題的前提是洞悉人性,成就事業(yè)的關鍵也在于振奮人心”。 解決問題,重在攻心 從陽明心學的角度來講,成就一件事最好的辦法,并非武力那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若想做到讓人心服口服,必須要做到“攻心”。 “攻心”,簡單來說就是做到讓人心服。 那么,怎樣才能讓人心服? 除了自己有足夠實力、足夠底氣之外,主要是自己的思想行為值得別人從內(nèi)心尊敬,自己的真心誠意能讓對方禁不住感動感激。 換句話說就是“致良知”,把良知發(fā)揮到極致。 所謂“攻心”,用現(xiàn)代話來講,就是做思想工作。 也就是用自己的良知來喚醒對方的良知,哪怕對方是盜賊,也相信他有良知,只要喻之于義,動之于情,曉之于利害,就可能讓他良心發(fā)現(xiàn)。 在這一點上,陽明先生與日本經(jīng)營之圣稻盛和夫,有著一致的表現(xiàn)。 解決問題的前提是洞悉人性 人心,是挽救一切的關鍵。 2010年1月19日,日本航空公司正式宣布破產(chǎn)重建。 日本輿論是清一色的悲觀,各種報刊雜志集中火力,對日本航空口誅筆伐,同時認為日航重建一定失敗,“二次破產(chǎn)必至”。 日本輿論界的所謂精英們舉出種種事例,連篇累牘,詳細分析日航的歷史和現(xiàn)狀,借以證明日航已經(jīng)病入膏肓,無可救藥。 在輿論一片批評指責中,日航的員工們士氣低落。另外,原來的領導班子集體引咎辭職,新的經(jīng)營班子還沒有到位,公司處于一盤散沙的狀態(tài)。 稻盛先生當然知道重建日航的艱難,但他抓住事情的本質,這個本質異常簡單。 稻盛先生認為:只要日航的全體員工熱愛日航,愿意為重建日航不遺余力,日航重建就一定能成功。 在當時,稻盛先生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策:要想重建好日航,必須要重整員工們的士氣。 人心,是決勝的關鍵 2010年2月1日,稻盛先生正式出任日本航空公司會長,當天便發(fā)給日航全體員工一封公開信。 我后來聽日航的員工講,這封信就像及時雨,滋潤了他們的心田,讓他們在黑暗中看到了一抹曙光。 稻盛先生是一位高明的心理學家,除了在每天碰到的具體事情上身教言教之外,為了讓日航干部盡早掌握經(jīng)營企業(yè)的哲學和實學。 在這之前,5月20日,稻盛先生給日航干部寫了一封信。經(jīng)過3個月的共事,稻盛對日航的毛病已經(jīng)了如指掌。 這封信直擊要害,同時鞭策鼓勵的力度很大。 最后,稻盛先生斬釘截鐵地說:
一石激起千層浪。他的感悟很快引發(fā)日航干部們的共鳴,他們決定認真學習并實踐稻盛先生的哲學。 稻盛先生相信人的良知,率先垂范,一心一意,不屈不撓,終于用自己的良知喚醒了日航干部員工們的良知,大家齊心協(xié)力,改革改進,日航業(yè)績由此節(jié)節(jié)攀升,不到一年就做到了全世界第一。 本文摘自《稻盛哲學與陽明心學》 曹岫云 著 |
|
|
來自: 地球村360 > 《科學經(jīng)濟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