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良《雙鵲圖》 林良(1428年~1494年)字以善,明代著名畫家,南海人。擅翎毛,著色簡淡,備見精巧。其水墨禽鳥、樹石,繼承南宋院體畫派放縱簡括筆法,遒勁飛動,有類草書,墨色靈活,為明代院體花鳥畫的代表作家,也是明代水墨寫意畫派的開創(chuàng)者。史料曾記載“林良呂紀(jì),天下無比”,他因善畫而被薦入宮廷,授工部營繕?biāo)笕五\衣衛(wèi)指揮、鎮(zhèn)撫,值仁智殿。繪畫取材多為雄健壯闊或天趣盎然的自然物象,筆法簡練而準(zhǔn)確,寫意而形具。 林良《秋鷹圖》 徐渭在《劉巢云雁》的詩中寫道:“本朝花鳥誰第一?左廣林良活欲逸。”在大書畫家徐渭眼中,林良是明代花鳥畫家中當(dāng)之無愧的第一。在林良的年代,正是花鳥畫壇風(fēng)起云涌之時。而這位來自廣東南海的小吏,以驚才絕艷之姿霍然屹立在宮廷畫家之中。 林良《秋坡聚禽圖》 幾遇貴人巧入宮 少年林良聰穎早慧,學(xué)畫的第一個老師便是同鄉(xiāng)擅山水的畫家顏?zhàn)?。顏?zhàn)诘纳剿嬋诤媳迸缮剿娜皹?gòu)圖和江南文人畫的筆墨為一體,深得林良敬重。 但或許是在山水上久而不得長進(jìn),又或許是覺得自己永遠(yuǎn)無法在山水畫上超越老師,林良并沒有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從他之后的花鳥畫配景上,也能看出幾分用心。 林良《雪景蘆雁圖》 林良《孔雀圖》 林良《鳥語花香立軸》 林良《蘆雁圖軸》 在遇見陳金之前,林良就已經(jīng)畫有小成,他“能作翎毛,有巧思”,只不過從來沒有展露給旁人看過。有一日,布政司里的最高領(lǐng)導(dǎo)陳金借了一些名畫來欣賞,一旁的林良忍不住指出畫中諸多弊病。 林良《寒蘆棲禽圖》 林良《竹禽圖軸》 陳金勃然大怒,讓林良當(dāng)場畫一個給他看,否則就要鞭打。林良趁此機(jī)會大展身手,陳金頓時“驚以為神”。雖說故事不知是否夸張,但這從側(cè)面印證了彼時的林良便已畫功了得。 這件事很快就在官宦、士紳間傳開了,其繪畫才能也開始受到內(nèi)廷官員們的賞識。不久后,30多歲的林良經(jīng)人舉薦,進(jìn)入明宮,自此開始了他長達(dá)20多年的宮廷畫家生涯。 林良《蕉雀圖》
林良《蘆雁圖》 入宮后,林良結(jié)識了不少宮廷畫家,也閱盡無數(shù)宮中收藏名畫,與許多文人雅士把酒言歡。他的官運(yùn)也十分亨通,一路從錦衣衛(wèi)中的五品升到三品,走上人生巔峰。身為畫家有如此高的品級,在畫史上也是少見的。
林良《古木寒鴉圖》
林良《秋樹聚禽圖》 承前啟后的寫意花鳥
林良《蘆雁圖》
林良《木鳥圖》
林良《灌木集禽圖》(局部)
林良《雙鷹圖》
林良《灌木集禽圖》
林良《灌木集禽圖》(局部) 縱觀繪畫史,林良對花鳥畫最大的貢獻(xiàn)就是:他開拓了明代寫意水墨花鳥畫風(fēng),自成一派,并深深地影響了后世寫意花鳥畫的發(fā)展。由林良開派,經(jīng)過沈周、文征明、陳淳等人的演進(jìn),寫意花鳥成為明代花鳥畫最為流行、最富成就的一種形式,直至集大成者徐渭開創(chuàng)大寫意花鳥畫一派。
林良《畫鷹圖》 “粵畫之祖” 相較于江南、北京等地,明代之前的廣州算是一個藝術(shù)的荒涼之地,在畫錄中,僅有記載三位廣東畫家。然而,從林良開始,明朝的宮廷畫家多達(dá)七八十位。在林良以前,從未有一位廣東畫家在畫壇上有如此之大的影響力。于是有人定林良為“粵畫之祖”,不無道理。
林良《灌木集禽圖》(局部)
林良《松鶴立軸》
林良《鷹立軸》 “林良者,以畫名天下?!彼m出身草芥,卻憑借一手好畫和機(jī)遇平步青云,名垂畫史??磥恚嫯嬚娴哪軌蚋淖?nèi)松?/spa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