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南京市大廠區(qū),老一代南京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說起大廠區(qū)人,南京周邊市民更是羨慕不已:聽說你們大廠人上班,單位不但分吃的、喝的、穿的、洗的用的,單位還分房子?聽說你們大廠人上班還分“媳婦”?大廠人總是自豪的說:“除了媳婦,我們單位啥都分”。 
 確實,說起老大廠人真的是滿滿的驕傲。老大廠人都說,在大廠有四大高:華能電廠工資“高”、南化公司名譽“高”、南京鋼鐵獎金“高”、揚子石化福利“高”。能在大廠這幾大企業(yè)“家族”上班的小伙子,找媳婦那是分分鐘的事。南京附近的大姑娘都愿意嫁到大廠來,做大廠工人的媳婦,吃不愁、穿不愁、家里還能住洋樓,這是那個年代附近所有姑娘的愿望和期盼。 
 八十年代大廠新華路中心廣場 
 圖為2000年建區(qū)20周年5月19日,中共南京市委決定,撤銷中共南京市大廠鎮(zhèn)地區(qū)臨時工委,建立大廠區(qū)委,大廠區(qū)人民政府。孫一山任中共大廠區(qū)委書記,施明任第二書記,周強任副書記,區(qū)長。6月1日,六合縣長蘆公社和龍池公社陸營大隊,曹坊大隊部分生產(chǎn)隊及玉帶公社的九里埂大隊正式劃入大廠區(qū)。當時的大廠區(qū)面積近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5萬,是南京市的北大門,是全國經(jīng)濟衛(wèi)星城,是全國首屈一指的經(jīng)濟重鎮(zhèn)。
 
 說大廠,不得不說大廠是一個獨立的世界,小小的幾十平方公里里有:幾十家銀行、學校、醫(yī)院及購物超市,完全能夠自給自足。1995年,南京大廠區(qū)在南京市15個區(qū)縣中率先全面實現(xiàn)小康。
 大廠其實也簡單:一條新華路、一條葛關路,貫穿整個大廠。新華路老大廠人都知道,1983年4月30日,大廠新華路建成通車。
 葛關路就厲害了。據(jù)《六合縣治》記載:民國25年(1936)修筑葛關土路(葛塘至江邊關帝廟),全長4.60公里。據(jù)《民國縣政》記載:“此路通車后,六合縣大部分產(chǎn)品即可用車和牲畜、人力運送至江邊直達京滬”
 
 
 80/90年代大廠葛關路工人上下班情景,圖片作者:田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