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秘即大便秘結(jié)不通,就是排便困難。有的人大便并不干燥,但排便很費力;有的人并非每天有便意,要好幾天才大便一次,由于糞便在腸腔內(nèi)滯留時間過長,水分被腸壁吸收,引起糞便干燥、堅硬,更加不易解出。以上即是便秘的表現(xiàn)。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功能性與器質(zhì)性兩類。器質(zhì)性原因有:由腫瘤、腸粘連等引起的腸道梗阻,卵巢囊腫、子宮肌瘤、腹水等引起腸道受壓,腸炎、肛裂、痔瘡等引起的排便障礙。功能性原因有:多次妊娠、過度肥胖、年老體弱等造成的腹肌松弛,排便無力。有的患者在發(fā)熱性疾病過程中,因發(fā)熱造成體液大量流失,致使糞便干燥難解。還有些便秘與生活習慣有關(guān),如飲食中缺乏纖維素、飲水太少、缺乏定時排便的習慣等等 便秘患者應(yīng)注意飲食調(diào)理,多進食纖維素含量豐富的食物、蔬菜、水果,多飲水。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即使無便意,也應(yīng)堅持定時去蹲坐10分鐘左右。 中草藥方 偏方1:醋飲 【配方】食醋1勺,白開水2杯。 【用法】每日清晨飲1杯加入1勺醋的溫開水,然后再飲1杯不加醋的溫開水,室外活動半小時左右,中午即可有便意。長期堅持服用效果更佳。 【功效】本方生津通便,輔助治療習慣性便秘或老年性便秘。 【來源】民間驗方。 偏方2:黑芝麻人參飲 【配方】黑芝麻25克,人參5-10克,白糖適量。 【用法黑芝麻搗爛備用。水煎人參,去渣留汁。加入黑芝麻及白糖,煮沸后食用。 【功效】本方益氣潤腸、滋養(yǎng)肝腎,適用于氣虛便秘。 【來源】《中國食療學》 偏方3:芝麻北芪蜜 【配方】黑芝麻60克,北芪18克,蜂蜜60克, 【用法】將芝麻搗爛,磨成糊狀,煮熟后調(diào)蜂蜜,用北芪煎湯沖服,分2次服完。每日1劑,連服數(shù)劑。 【功效】本方具有益氣潤腸之功效,適用于排便無力、汗出氣短者。 【來源】《常見病飲食療法》 偏方4:牛膝當歸蜜膏 【配方】肉蓯蓉500克,牛膝、當歸各50克,蜂蜜適量。 【用法】牛膝、肉蓯蓉、當歸加水適量,浸泡發(fā)透。每煎20分鐘取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3次。合并藥液,再以文火煎熬濃縮成稠膏,加蜂蜜1倍,至沸?;?,待冷裝瓶。每次服1湯匙,沸水沖服,每日2次。 【功效】本方溫陽通便,適用于面青肢冷、喜熱畏寒之便秘患者。 【來源】民間驗方。 偏方5:決明潤腸茶 【配方】草決明30克。 【用法】將草決明炒至適度,碾碎,沸水沖泡5-10分鐘,代茶飲。每日1劑不拘時溫服。 【功效】本方順氣行滯,主治便秘,胸脅滿悶。 【來源】《河南省秘驗單方集錦》。 偏方6:香蜜茶 【配方】蜂蜜65克,香油35毫升。 【用法】將香油兌入蜂蜜中,加沸水調(diào)服即可。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輔助治療血虛便秘,癥見大便干燥、努掙難下、面色無華等。 【來源】《食物療法》。 偏方7:蔥白阿膠飲 【配方】蔥白2根,阿膠10克。 【用法】水煎蔥白,待熟后入阿膠烊化溫服。每日1次,連服數(shù)日。 【功效】輔助治療便秘,癥見腹痛、大便艱澀,難以排出等。 【來源】民間驗方。 偏方8:杏桃當歸丸 【配方】杏仁、桃仁、當歸各9克,蜂蜜適量。 【用法】前3味共搗碎,煉蜜為丸。每日早、晚各服1劑。 【功效】本方養(yǎng)血潤燥,輔助治療便秘,癥見大便干燥、努掙難下、頭眩、心悸等 【來源】民間驗方。 偏方9:葛根大黃湯 【配方】豬油50克,葛根30克,大黃20克。 【用法】用水2大碗,煮葛根、大黃,去渣取汁1碗半,加豬油煮至1碗。分2次服食,每日1劑,連服數(shù)劑 【功效】本方有清熱潤腸之功效,輔助治療便秘屬熱性者。 【來源】民間驗方 偏方10:益氣養(yǎng)血湯 【配方】肉蓯蓉20克,當歸、枳殼、火麻仁各10克,杏仁8克,人參、升麻各6克。 【用法】水煎,早、晚各1次分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老年習慣性便秘。 【來源】《福建中醫(yī)藥》,1993(1)。 偏方11:松蘿茶 【配方】松蘿茶9克,白糖15克。 【用法】上2味,以水2碗煎至1碗,取汁即可。每日1劑,頓服。 【功效】本方養(yǎng)血潤燥,主治便秘,癥見大便干燥、面色無華、唇甲色淡等 【來源】《本草綱目拾遺》。 偏方12:橘皮酒 【配方】橘皮、黃酒各適量。 【用法】橘皮(不去白,酒浸)煮至軟,焙干為末,每次10克,溫酒調(diào)服。 【功效】本方順氣行滯,適用于便秘伴納食減少、腹中脹痛者。 【來源】民間驗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