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為文字稿。 你每天在上班路上,會聽到多少噪音? 假如你在地鐵上想要聽一首歌,你聽到的就是這樣的。(音樂+地鐵聲) 為了聽清楚音樂,你不得不把音量調高。(調高的音樂+地鐵聲) 但如果有降噪耳機,效果就是這樣的。(音樂聲) 降噪耳機為什么這么神奇,又是如何實現(xiàn)降噪的? 我們都知道,聲音是靠振動產生的。 并且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這就是剛剛這段聲音片段的聲波 聲波都有波峰和波谷。 如果兩個聲波的波峰和波谷完全相同,則會互相加強,聲音更大。 反之,則會相互抵消。 這就是波的相消干涉原理,降噪耳機就是運用了這樣的原理。 早在1933年,德國的醫(yī)生兼物理學家保羅·呂格(Paul Lueg)就提出了這個想法,他還為此申請了專利。 但由于硬件設施的不足,這個想法沒能付諸實踐。 20世紀50年代后期,美國人勞倫斯·福格爾(Lawrence Jerome Fogel)為飛行員們發(fā)明了一套降噪系統(tǒng),以減少駕駛室內的噪音,使交流更加方便。 到了1978年,阿瑪爾博士(Amar Bose),也就是后來Bose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 在一次旅途中,被飛機機艙的噪音吵得根本聽不到耳機里的音樂。 于是他想,為什么不能生產一款給普通人使用的降噪耳機呢? 終于在2000年,Bose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頭戴式降噪耳機。 降噪耳機是這樣工作的。 每個降噪耳機,都有專門收集環(huán)境中噪音的麥克風。 麥克風會在你聽到周圍聲音前,比你更先一步讀取環(huán)境中的噪音。 主動降噪系統(tǒng)會將噪音轉化為數(shù)字信號,并立即傳遞給耳機的揚聲器。 耳機的揚聲器就會立即發(fā)出一個和噪音完全相反的聲波,會和外部環(huán)境的噪音聲波相互抵消,這一切都會在萬分之一秒內完成,這就是主動降噪。 除了主動降噪,還有被動降噪。當你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和外界噪音物理隔絕,就是被動降噪。 一般來說,被動降噪效果最好的是耳罩式,其次是入耳式,最差是耳塞式。 在專業(yè)評測網(wǎng)站rtings上,Sony和Bose的耳機,降噪效果處于統(tǒng)治地位。 我們以Sony WH-1000XM3為例,這款耳機不打開主動降噪時,降噪效果是這樣(灰色的線);打開主動降噪時,效果是這樣。兩條曲線之間的面積越大,主動降噪效果越好。 正如大多數(shù)降噪耳機一樣,索尼的這款耳機對低頻率的聲音,比如地鐵和飛機聲,有著比較好的降噪效果;但對于孩子的哭聲、汽車的鳴笛,這樣突然出現(xiàn)的中高頻率聲音,往往無能為力。 也許你會覺得如果不常坐飛機或者坐高鐵出差的話,用不上什么降噪耳機。 但是,我們生活中的噪音遠遠比你想象中更大。 有研究調查顯示,地鐵站、地鐵車廂和公交車站的噪音平均值在93.5分貝、94.9分貝和84.1分貝。 如果長期暴露在70分貝以上的環(huán)境中,不僅要承擔更大的聽力損傷風險,甚至還會帶來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心理障礙、以及失眠等問題。 這時,降噪耳機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了,它能夠降低地鐵、公交等環(huán)境里的,有規(guī)律的、低頻率的噪音。 你可以在下班回家的地鐵里,全神貫注看一場TED演講。 你也可以在飛馳的公交上,邊聽歌邊看落日風景,整個世界都是你的。 你還可以在星巴克或者麥當勞里,專心肝你的論文。 當然你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在過馬路或者騎車的時候開降噪,這樣做非常危險。 現(xiàn)在不少降噪耳機都提供了智能的環(huán)境音識別降噪技術。比如BOSE 700具有11級可控消噪,Sony WF-1000XM3也提供20級的可控降噪。 你可以在不同場景切換不同的降噪強度。 當你在選購降噪耳機的時候,可能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降噪耳機,大多數(shù)是雙反饋式降噪。 雙反饋式就是在前饋式只有一個麥克風的基礎上,在揚聲器的內部多放置一個麥克風,從而優(yōu)化降噪的效果。 現(xiàn)在的中高端降噪耳機,雙反饋幾乎都是標配,麥克風數(shù)量也不滿足于2個。 Bose 700頭戴式降噪耳機,足足配備了八個麥克風,麥克風數(shù)量的增多不僅保證耳機的降噪,還保證了耳機的通話質量。 這款降噪耳機的通話-噪聲比值達到了40分貝,這個比值越大,跟你打電話的那個人可以更清晰地聽到你在說什么,而不會被你周圍嘈雜的環(huán)境聲影響。 說了這么多,都不如早買早享受。讓我們帶上降噪耳機,一起來感受安靜的世界吧。 剪輯:劉暢 動效:陳穎、沈號 視覺:王雨薇 策劃:枳柚、李太南、陸小雨 |
|
|
來自: 昵稱50737480 > 《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