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 編輯本段 人物介紹趙元份在世時,趙允讓為右千將軍。 宋真宗的長子周王趙佑去世后,真宗以綠車旄節(jié)迎趙允讓到宮中撫養(yǎng)。 皇子趙禎(宋仁宗)出生后,用簫韶部樂送還府邸,官居衛(wèi)州刺史。 宋仁宗即位,授汝州防御使、寧江軍節(jié)度使。后來又讓他知大宗正寺。 他勉勵好學的宗室子弟,勸戒不上進的,故人莫不畏服。 慶歷四年(1044年),封汝南郡王,拜同平章事,改判大宗正司。 嘉佑四年(1059年)去世,享年65歲。贈太尉、中書令,追封濮王,謚號安懿。 宋仁宗在位久無子,以趙允讓第十三子趙宗實為皇子,改名趙曙。 仁宗崩,皇子趙曙即位,是為宋英宗。 宋英宗即位后,圍繞趙允讓是作為皇伯還是皇父的爭議,被稱為濮議。 折疊 編輯本段 史籍記載《宋史·列傳第四·宗室二》: 濮安懿王允讓字益之,商王元份子也。天資渾厚,外莊內寬,喜慍不見于色。始為右千牛衛(wèi)將軍。周王佑薨,真宗以綠車旄節(jié)迎養(yǎng)于禁中。仁宗生,用簫韶部樂送還邸。官衛(wèi)州刺史。 仁宗即位,授汝州防御使,累拜寧江軍節(jié)度使。上建睦親宅,命知大宗正寺。宗子有好學,勉進之以善,若不率教,則勸戒之,至不變,始正其罪,故人莫不畏服焉。慶歷四年,封汝南郡王,拜同平章事,改判大宗正司。嘉佑四年薨,年六十五,贈太尉、中書令,追封濮王,謚安懿。仁宗在位久無子,乃以王第十三子宗實為皇子。仁宗崩,皇子即位,是為英宗。 治平元年,宰相韓琦等奏:請下有司議濮安懿王及譙國夫人王氏、襄國夫人韓氏、仙游縣君任氏合行典禮。詔須大祥后議之。 二年,乃詔禮官與待制以上議。翰林學士王珪等奏曰:謹按《儀禮喪服》 :"為人后者"《傳》曰 :"何以三年也?受重者必以尊服服之 。""為所后者之祖父母妻,妻之父母昆弟,昆弟之子若子 。"謂皆如親子也。又"為人后者為其父母"《傳》曰 :"何以期?不二斬,持重于大宗,降其小宗也 。"為人后者為其昆弟"《傳》曰 :"何以大功?為人后者降其昆弟也 。" 先王制禮,尊無二上,若恭愛之心分于彼,則不得專于此故也。是以秦、漢以來,帝王有自旁支入承大統(tǒng)者,或推尊其父母以為帝后,皆見非當時,取議后世,臣等不敢引以為圣朝法。 況前代入繼者,多宮車晏駕之后,援立之策或出臣下,非如仁宗皇帝年齡未衰,深惟宗廟之重,祗承天地之意,于宗室眾多之中,簡推圣明,授以大業(yè)。陛下親為先帝之子,然后繼體承祧,光有天下。 濮安懿王雖于陛下有天性之親,顧復之思,然陛下所以負扆端冕,富有四海,子子孫孫萬世相承,皆先帝德也。臣等竊以為濮王宜準先朝封贈期親尊屬故事,尊以高官大國,譙國、襄國、仙游并封太夫人,考之古今為宜稱。 于是中書奏:王珪等所議,未見詳定濮王當稱何親,名與不名?珪等議 :"濮安于仁宗為兄,于皇帝宜稱皇伯而不名,如楚王、涇王故事 。" 中書又奏 :"《禮 》與《令 》及《五服年月敕》:出繼之子于所繼、所生皆稱父母。又漢宣帝、光武皆稱父為皇考。今珪等議稱濮王為皇伯,于典禮未有明據(jù),請下尚書省,集三省、御史臺議奏 。" 方議而皇太后手詔詰責執(zhí)政,于是詔曰"如聞集議不一,權宜罷議,令有司博求典故以聞 。"禮官范鎮(zhèn)等又奏 :"漢之稱皇考、稱帝、稱皇,立寢廟,序昭穆,皆非陛下圣明之所法,宜如前議為便 。"自是御史呂誨等彈奏歐陽修首建邪議,韓琦、曾公亮、趙概附會不正之罪,固請如王珪等議。 既而內出皇太后手詔曰 :"吾聞群臣議請皇帝封崇濮安懿王,至今未見施行。吾載閱前史,乃知自有故事。濮安懿王、譙國夫人王氏、襄國夫人韓氏仙游縣君任氏,可令皇帝稱親,濮安懿王稱皇,王氏、韓氏、任氏并稱后。" 事方施行,而英宗即日手詔曰 :"稱親之禮,謹遵慈訓;追崇之典,豈易克當。且欲以塋為園,即園立廟,俾王子孫主奉祠事 。" 翌日,誨等以所論列彈奏不見聽用,繳納御史敕告,家居待罪 。誨等所列 ,大抵以為前詔稱"權罷集議 ",后詔又稱"且欲以塋為園 ",即追崇之意未已。英宗命閣門以告還之。誨等力辭臺職。誨等既出,而濮議亦寢。至神宗元豐二年,詔以濮安懿王三夫人可并稱王夫人云。 折疊 編輯本段 親屬成員折疊 后妃譙國夫人王氏 襄國夫人韓氏 仙游縣君任氏,生宋英宗 折疊 兒子濮王趙允讓共有二十二子:1.舒王趙宗懿 2.定王趙宗樸 3.慶陵郡王趙宗誼4.余杭郡王趙宗詠(趙宗詠)5.溫王趙宗師6.懷王趙宗暉 7. 楚王趙宗輔8.淄王趙宗邈 9.昌王趙宗晟 10.蕭王趙宗博 11.崇王趙宗瑗 12.襄王趙宗愈 13.宋英宗趙宗實 14.潤王趙宗隱 15.漢東郡王趙宗沔 16.榮王趙宗綽 17.信王趙宗治 18.趙宗藎 19.資王趙宗勝 20.惠王趙宗楚 21.欽王趙宗佑(趙宗祜-見趙不沴墓志) 22.景王趙宗漢 23.趙宗袞(見子趙仲理墓志、趙仲篤之女墓志)。 宋史列傳里詳錄以下十人: 長子宗懿,英宗時為宿州團練使,封和國公。神宗以宗懿濮安懿王元子,追封舒王 次子趙宗樸,為隴州防御使,封岐國公。神宗即位,加同平章事兼侍中,進封濮陽郡王。薨,贈太師、中書令,追封定王,謚僖穆。 趙宗誼,宗樸既薨,宗誼襲封。官至昭化軍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薨,贈太師、中書令、慶陵郡王,謚莊孝。 趙宗暉,元豐中,以淮康軍節(jié)度使襲濮國公。哲宗立,改鎮(zhèn)南節(jié)度使、檢校司徒。紹圣元年薨,年六十七,贈太師,追封懷王,謚榮穆。 趙宗晟,紹圣元年六月,以武安軍節(jié)度使判大宗正事,加檢校司徒,嗣濮王。明年三月薨,年六十五,贈太師、昌王,謚端孝。 趙宗愈,哲宗紹圣二年四月,宗愈以鎮(zhèn)安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司徒嗣封。是年八月薨,年六十五,贈太師,追封襄王,謚恭憲。 趙宗綽,官至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檢校司徒。紹圣三年二月薨,年六十二,贈太師,追封榮王,謚孝靖。 趙宗楚,累拜武勝軍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封南陽郡王。紹圣三年三月,以檢校司徒改武昌節(jié)度使,嗣濮王。四年六月薨,贈太師、惠王,謚僖節(jié)。 趙宗佑,累遷清海軍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封乘城郡王。紹圣四年八月,加檢校司待,嗣濮王。元符元年春,薨。贈太師,追封欽王,謚穆恪。 趙宗漢,英宗幼弟也。累拜保寧軍留后、鄴國公、東陽安康郡王。元符初,以彰德軍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司空嗣濮王。大觀三年八月薨,贈太師。追封景王,謚孝簡。 折疊 女兒長女 ,長安郡君。公元1035年12月去世。 第三女,長樂郡主,吳承渥之妻。 第八女,金城郡君,公元1046年8月去世。 第十一女,同安郡主,宋代福建進士梁鑄妻。由仁壽縣主進封為同安郡主。與第十八女一起進封。 第十五女,延德郡君,公元1047年3月去世。 第十八女,永嘉郡主,夏大醇妻。由崇德縣主進為永嘉郡主。與第十一女一起進封。 排行不明者 金城縣主。公元1062年11月去世。(確實與第八女不是同一人,因為在宋會要同一段話里出現(xiàn),有明確死亡時間。) 王女,建安郡主,既先帝(宋英宗)同母妹,王夫人任氏生,丈夫為左藏庫副使劉承緒。 王女,德安縣主等6人進封為郡主。(在第11女與18女之前進封) 王女,延安郡主,曹誦妻。 王女,永安郡主,特封為兩郡主。(原詞條說的安定普寧郡主,但我查閱了下宋會要以及宋史沒查到究竟被封為哪兩郡,希望有人能貼上史料以及出處。) 根據(jù)觀察,至少在第15女之前可以肯定,是應先按例封為郡君,進為縣主,再進為郡主。死亡者不會再追贈,未亡者分批進封,兩郡主有可能是活得久。 折疊 編輯本段 家族世系宋僖祖文獻皇帝趙朓 ┃ 宋順祖惠元皇帝趙珽 ┃ 宋翼祖簡恭皇帝趙敬 ┃ 宋宣祖武昭皇帝趙弘殷 ┣━━━━━━━━━┳━━━━━━━┳━━━━━━┳━━━━━━┓ 宋太宗趙炅 曹王趙匡濟 宋太祖趙匡胤 魏王趙廷美 岐王趙光贊 ┣━━━━┳━━━┳━━━━━━┳━━━┳━━━┳━━━━┳━━━━┳━━━━┓ 趙元佐 趙元僖 宋真宗趙恒 趙元份 趙元杰 趙元偓 趙元偁 趙元儼 趙元億 ┣━━━━┳━━┓ ┏━━╋━━━┓ ┃ ┃ ┏━━╋━━┳━━┓ 允升 允言 允成 允寧 允懷 允讓 允弼 允則 允熙 允良 允迪 允初 ┏━━━━━━━━━━┳━━━┳━━┳━┻┳━━━━┳━━┳━━┳━━┳━━┳━━┳━━┓ 趙曙(宗實) 宗懿 宗樸 宗誼 宗暉 宗晟 宗愈 宗綽 宗楚 宗漢 宗輔 宗佑 ┣━━┳━━┳━┓ ┣━━┓ ┃ ┃ ┏━┻┳━━┓ ┏━━┫ ┃ 趙頊 趙顥 趙顏 趙頵 仲鸞 仲汾 仲佺 仲璲 仲御 仲爰 仲理 仲儡 仲增 仲湜(仲泹) ┏━━┫┏━┳━┻┳━━┳━━┳━━┳━━┳━━┳━━┓ ┏━━┳━━┳━━┳━┻┳━┓ 孝錫孝騫孝哲孝奕 孝參 孝永 孝詒 孝騭 孝悅 孝穎 孝愿 士歆 士從 士街 士篯 士輵 士軭 ┣━━┳━━┓ ┃ 不冚 不儔 不嫖 不凌 折疊 編輯本段 史書記載《宋史·卷二百四十五·列傳第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