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晉時期是很多人懷念的一段時期,在這一時期,真名士自風流,他們暢所欲言,他們放浪形骸,竹林七賢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魏晉名士喜歡兩樣東西:清談和五石散。 說到五石散,它和近代的鴉片性質(zhì)相似,都曾是藥品,但是配方經(jīng)過改良之后變成了能讓人上癮的毒品。五石散,顧名思義,由五石構成,據(jù)傳五石散是張仲景發(fā)明的藥方,其成分是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石鐘乳、礜石。 但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jīng)有用五石入藥治病的例子,《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齊王侍醫(yī)遂病,自練五石服之?!倍敃r的著名醫(yī)生淳于意告訴這個人“中熱不溲者,不可服五石”,不過此人對此不以為然,結果三個月之后,此人疽發(fā)而死。當然,這里的五石并沒有具體說明指的是哪五石。 其實在更早的時候,五石就已經(jīng)被用在煉丹中,只是所用到的五石或有不同,這個很可能隨著時間的向前推進,人們或許會對成分進行改良,而張仲景則明確記載了關于五石散的藥方,準確來說應該是寒食散的藥方。張仲景留下這個方子本來是造福于人類,卻沒有想到,在他死后,五石散成了害人的東西。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樣的兩個認知,即“是藥三分毒”和“以毒攻毒”,任何藥物基本都帶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用來治病的時候都會規(guī)定劑量和服用方法,這樣才能達到治病的目的,而且將對人體的傷害降到最低。一旦超過了劑量,很可能就會對身體造成損傷,嚴重的甚至可以致命。 五石散這個藥方本身也是有毒的,它用于治療傷寒,而它之所以成為魏晉名士的最愛,得益于一個人的代言。這個人就是曹操的養(yǎng)子兼女婿何晏,何晏在一個很偶然的情況下發(fā)現(xiàn)了五石散的特殊功用,他有一個朋友生病需要服用五石散,而正是這個朋友將五石散在使用后的情況告知了何晏,然后何晏就對五石散上了心。 那么,五石散有哪些作用呢?除去它本來的治病功用,還能美容養(yǎng)顏、壯陽、提神等。于是喜好聲色的何晏就開始服食五石散,效果是很明顯的,這個面如傅粉的名士著實快活了好一段時間,他還親自為五石散代言,說:“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覺神明開朗”。 何晏的代言要比現(xiàn)在的流量明星代言還要強悍,很快五石散就在上層社會流傳開來,五石散成了貴族和名士的標配。并且還有人將五石散的配方做了改良,以達到更好的使用效果。當然無論怎么改,也改變不了它有毒的事實,因為一旦食用一定的量之后就會上癮并且致幻。 經(jīng)常服食五石散則整個人很飄忽,放浪形骸,又必須發(fā)散體內(nèi)的熱量,而且五石散要用酒服食,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的魏晉時期的人喜歡袒露胸膛、果體狂奔。人們對五石散形成依賴后就由不得自己了,在飄起來的同時,身體也很快就垮了。 當時很多人死在了五石散上,魏晉時期的著名醫(yī)學家皇甫謐對服食五石散的人做了很多記錄,并且他本人也服食五石散,還因此致病,《晉書·皇甫謐傳》中記載,晉武帝想讓皇甫謐入朝為官,而皇甫謐上書拒絕了,其中他寫到: “又服寒食藥,違錯節(jié)度,辛苦茶毒,于今七年。隆冬裸袒食冰,當暑煩悶,加之咳逆,或若溫虐,或類傷寒,浮氣流腫,四肢酸重?!?/p> 即便是身為醫(yī)生的皇甫謐也對已經(jīng)成癮的自己無能為力,甚至一度還想自殺。而在他的醫(yī)書中,他還將當時很多服食五石散的人的情況記載了下來,其中有很多人為此失去了性命。因此,后來的藥王孫思邈看到了五石散的巨大危害,他在晚年的著作《備急千金要方》中寫道: “有進餌者,無不發(fā)背解體,而取顛覆。余自有識性以來,親見朝野仕人遭者不一,所以寧食野葛,不服五石,明其有大大猛毒,不可不慎也。有識者遇此方即須焚之,勿久留也?!?/p> 任何一個藥方,如果能夠治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即便是孫思邈也不能將其隨意廢止,因此他先是改良了五石散的藥方,使其治病所達到的功效相同,而又對人體沒有那么多的損傷,確切來說沒有原本的毒性。 新的五石散藥方出來以后,孫思邈才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叮囑后人遇到原先的藥方要即刻焚燒毀掉,讓它不能再流傳于世,以杜絕五石散的繼續(xù)擴散,這自然是大功一件,這正是孫思邈醫(yī)德的最好體現(xiàn)。 不過可能是新的藥方還沒有打開知名度而原先的五石散又流傳太廣,隋唐時期依舊有服食五石散的人,雖然服食五石散的人少了,但仍舊還是存在的,即便到了中晚唐時期,也還是有人在治病之外服食五石散。好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對五石散的毒性有了認識,再加上醫(yī)生們的奔走。五石散最終還是被歷史所拋棄,成為一個過去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