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書生老師1978年走上中學語文教學崗位。1979年,他便開始了語文教育改革探索。魏書生是個平凡的人,但有著不平凡的境遇,干著不平凡的事業(yè)。他是語文教學與教改的領軍人物。 (一)事業(yè)之愛 魏書生老師深愛著語文教師這一職業(yè)。為了能做一名語文教師,他不惜放棄當時比較舒適的工作環(huán)境,一再向組織遞交教師的申請。六年多的時間中,他先后向組織口頭和書面申請了150多次。這一舉動,充分說明了他對做一名語文教師的一往情深。這就是他的事業(yè)之愛,是他之所以能全身心撲在語文教育事業(yè)上的動力所在。他的這種事業(yè)之愛,在他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時時處處都表現出來了。 (二)育人為先 魏書生老師之所以要執(zhí)著地去做一名語文教師,其根本原因是為了育人。他曾說:“我覺得我能為這個世界多教育出一個好人,或者能讓某人多一點真善美的品質,那就是一種貢獻,一種幸福,就算是不枉此生。”他的許多著述中,把人們常常說的“教書育人”改成了“育人教書”。這絕不是簡單的詞序之改,而是反映出了魏書生老師的教育思想中,育人是第一位的。 (三)人格魅力 魏書生不僅是個大度的人,還是一個豁達的人。他的豁達至少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境遇觀,二是苦樂觀。魏書生面對這一切卻非常坦然,常能變苦為樂,以豁達的心情樂此不疲地心情愉快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他常常說,讀書是享受,寫作是享受,教學是享受,散步是享受,生活中的一切一切都可以是享受。 魏書生是名人,是個精神富有者。雖然他現在并不缺錢,但一直是個苦行僧的形象。他自律很嚴,只知奉獻,不求索取。正像有人評論他的那樣:絢爛之極,歸于淡泊。他是為官者、為人者的榜樣。 (四)教育思想 魏書生的教育理論較為集中地體現在他的教育思想的總體框架中,魏書生教育思想的總體框架是: 一個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質觀、人才觀、質量觀、教育觀、教學觀、教師觀和學生觀。 二個原則――民主與科學,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教育、教學和管理的規(guī)律。 三個統(tǒng)一——社會本位與以人為本的統(tǒng)一,傳統(tǒng)教育與現代教育的統(tǒng)一,主體思想與發(fā)展思想的統(tǒng)一,以及由此整合而反映時代精神、強調以人為本、促進主體發(fā)展、借鑒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現代教育思想。 四個關系——人和社會的關系,人和工作的關系,人和他人的關系,人和自我的關系,以及由此擴展開來的富于哲理的思考。無論任何人,要改變客觀世界,都首先要從主觀上改變自我、超越自我,方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個支柱——以培養(yǎng)自學能力為宗旨的學科教學論,以培養(yǎng)自我教育能力為宗旨的班級工作論,以學會學習為宗旨的學習方法論,以養(yǎng)、教結合為宗旨的家庭教育論,以規(guī)則與威信相結合為宗旨的學校管理論,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相關的豐富多彩的獨到理論和具體方法。 魏書生老師創(chuàng)立了六步教學法:即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自結。定向:就是確定這一課的學習重點。自學:學生把課文通讀一遍,逐段翻譯。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決。討論:前后左右每四人為一組,把自學中不懂的地方提出來,互相討論;討論也不能解決的問題,留待答題去解決。答題:也是立足于由學生自己去解答疑難問題。由每個學習小組承擔回答一部分問題,如第一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難問題,第二組回答第二段。這樣,疑難之處越來越少。然后由教師回答解決剩下的疑難問題。自測:根據定向指出的重點、難點,以及學習后的自我理解,由學生擬出一組十分鐘的自測題,由全班學生回答,自己拿出紅筆來評分,自己檢查學習效果。自結:下課前,每個學生在自己座位上口頭總結一下這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和主要收獲,再不同類型的學生中選一兩名單獨總結,使學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時的反饋。通過“六步教學法”,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使得這種教學法成為我國語文教學中的經典教學法。 (五)、輝煌人生 魏書生老師的成功至少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人生藝術的成功,二是教育藝術的成功,三是教學藝術的成功。 魏書生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他的教育經歷和思想是給人啟迪的。無論從哪個方面,他都是令人崇拜的。我會朝著魏書生老師指引的方向努力前行,堅持不懈地去追趕他的腳步。 |
|
|
來自: wwm5837 > 《名師工作室yujiangz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