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已授權本平臺發(fā)布 杯中 的 風景 作者:杜笑萍 | 編輯:強哥 喜歡喝茶,但不喜歡茶道,韓信點兵、關公巡城、鳳凰點頭等等看起來很美,但總覺著是對茶的摧殘。至于紅茶、綠茶、白茶、花茶、發(fā)酵茶、半發(fā)酵茶我也從來不研究,只知道好茶聞起來青香撲鼻,看起來賞心悅目,喝起來入口微澀,回味甘甜,喝后齒頰生津。 喜歡喝茶,更喜歡看杯中那一道風景。 每天都喜歡在案頭放一杯茶。對杯子不苛求,只要是玻璃的、透明的,罐頭瓶也行。對水更不講究,最初是井水,后來沒有水井了,就用自來水,再后來就用桶裝水。不過,對泡茶的水溫還是很在意的,燒開后必定要放置一會兒,然后,緩緩地注入杯中。一般是不洗茶的,因為,要把那么香還透著嫩綠的茶水倒掉,簡直是對茶的踐踏。 待一切就緒,就在案前坐定,看縷縷白煙從杯子里裊裊升起,看茶葉蜷縮的腰肢如美人魚般在杯中浮起來沉下去,沉下去再浮起來,慢慢地舒展開來。剛泡上的時候,放在案上看,等不燙手了,就端在手上看。 杯底是一幅幅變幻不定的風景。碧綠的背景下,要么是兩只仙鶴交頸而眠,要么是一只孔雀迤邐而行,要么是一只獨立金雞引頸高歌,要么是一群魚兒游樂嬉戲,要么是一片叢林隨風搖曳,要么是一傾田疇綠浪起伏…… 如果是冬天,還會有陣陣暖流從周身淌過。 我驚詫于杯中風景的美麗。 我常常想,茶葉是有靈魂的吧?不然,沸水中的它們何以那么鮮活?那么有靈性?茶樹是它們的前生吧? 江南的茶園定是它們曾經(jīng)的家園。在那里,它們曾經(jīng)蓬勃地生長著,盡力地吸納著陽光,沐風櫛雨、自生自滅,沒有人會知道它們心中的渴望。 如若不是幾千年前神農(nóng)氏嘗百草日中七十二毒以茶解之,如若不是陸羽老先生著了一部《茶經(jīng)》,恐怕至今它們還只是江南丘陵上一叢叢尋常的灌木。 現(xiàn)在,它們在杯中盡情地起舞,生怕辜負了這短暫的時光。因為,它們知道,屬于它們的重生如鳳凰涅槃一般,如果不珍惜,那將是對信念的褻瀆。 所以,屬于它們的分分秒秒都是那么美麗、那么燦爛、那么輝煌。 原來,美麗的風景是有靈魂的! 原來,有靈魂的風景是這般美麗! 作者簡介 杜笑萍,河南魯山人,“一事無成人漸老”,“一文不名何消說”,加之生性散淡,遂自號二一散人,喜讀書,愛旅游,用文字書寫喜怒哀樂,80年代曾有少量散文發(fā)表,拍有電視散文《偷得浮生半日閑》,自編文集《萍窠散記》一卷。 香落塵外管理團隊 主編:湛藍 總監(jiān):子寒 顧問:蔣新民 排版:綠腰 強哥 ETA 鳳尾 審稿一組: 銅豌豆 一池萍安 一心 審稿二組:連云雷 風碎倒影 終審,校對:煙花 清歡 播音:米米 從前慢 配樂:羅晚詞 稿費:湛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