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已授權(quán)本平臺發(fā)布 生活 廚 房 菜 園 記 原創(chuàng)作者、圖:一笑 版式設(shè)計:湛藍 ?. ?~?..? 1.性空緣起 住此屋十多年了,今春,忽然在西向的廚房里種起了花草菜蔬。想來也是具足因緣之故,心境終靜,是為主因。 雙色茉莉、復(fù)瓣梔子花、瀅黃米蘭、星星六月雪、苕苗、茄秧、辣椒、小白菜……足有十多盆?;ú菔琴I回的,菜蔬是自個培育的。干凈黃土是從樓下花園旁的空坡坡處一抹刀一抹刀削下提回的,腐葉土是托班上孩子媽媽從鄉(xiāng)野帶回的;種植盆,有家里報廢的鋁鍋、缽盂,也有精心從店里選購的大小花盆;菜肥花肥,自個漚制,果皮加水發(fā)酵、廢棄菜莖菜葉直接埋土…… 每天在廚房頻繁逗留。有時澆水,有時松土,有時細目端詳,有時對花呢喃,有時心儀美拍。有時,干脆搭把小凳子,抱本書,放上純凈音樂,坐在她們中間,念念有聲,瑩藍地板,西窗清陽,巴河輕風(fēng)…… 晚間,葉面一一噴水完畢,說聲晚安,依依就寢;晨起,推門,再一一噴灑,滴滴晨露,葉面花間,清如田園。幾盆苕苗簇簇而起,剪下幾枝幾葉,下碗面條,清香。剪后一天,新芽從節(jié)處而發(fā),繼續(xù)喂養(yǎng)我的身心脾胃。 時常發(fā)些她們的靚照在“圈里”,引得圍觀者嘖嘖不斷。想來也能傳遞諸多閑情雅致。對了嘛,我這菜園廚房,廚房菜園,又何嘗沒有來自圈內(nèi)的因緣? 選段與朋友的留言對話: “付出那么多辛勞,怎么舍得吃哦!” “舍得哦。我養(yǎng)它,它養(yǎng)我,彼此成全。(笑臉)” “很有哲理!” “是了嘛,姐種的是菜,收獲的是理,哲理。(笑臉)” 嗯呢,逗留我的菜園時,冥想真的很多,很多時候想起佛家言:性空緣起,緣起性空。時有禪悟。 2.母親的菜園 昨晚夢見母親了。 “幺女子,快去后園摘幾個茄子回來,給外婆燒臘肉茄子吃?!蓖馄耪娴膩砹?,和母親在父親用篾片和草莖土搭建的閣樓廚房里,鍋子里咕咕地煮著菜。 我跑向母親的菜園。一方塊一方塊的,一塊青油油的辣椒,一塊紫葉萵筍,一塊嫩黃嫩黃的黃瓜……圍著菜園的,是一圈兒竹竿架上的絲瓜。我左找找,右看看,沒尋見茄子??!給母親電話:(一摁就通了,以前夢里是怎么也摁不通的。)“媽,茄子在哪兒呀?” “mang女子!在瓦房地里吶?!?我跑去,果然的,可不是在地里?朦朧中見一廢棄瓦罐里有兩株茄苗,吊了兩個紫長紫長的茄子。摘下它們,我速跑回家。 醒來,夏日的天,曙色已從窗簾縫隙間進來,鳥語啁啾。 翻身起,推門進菜園,窗臺花盆里的三只茄子吊在枝頭,初見紫長形狀。原來,她們是母親瓦缽遺留給我的?。I出。 是的,逗留我的菜園時,就時常想起母親,想起母親的菜園。 絲瓜藤繞著菜園周圍的竹竿,開滿了黃燦燦的花,招來嚶嚶蜜蜂、翩翩蝴蝶。細長細長的絲瓜,帶著黃花蒂,或招搖在眼前,或藏在密葉間。 黃瓜地總是在院壩下面。藤蔓下,懸懸的幾根黃瓜總是躲不過我們的讒眼。趁母親午休時,鉆進藤下葉間,怯怯地摘一根,脆甜脆甜的。事后,母親總能發(fā)現(xiàn)。她的瓜她是有數(shù)的呀!總會挨訓(xùn):“中午大太陽,鉆了黃瓜地,黃瓜就會變苦的!還沒長大就吃了,可不可惜?”有時候,新長的黃瓜根數(shù)少了,確認不是我們姐弟饞貓所為之后,母親總是嘀咕埋怨:“一定是你們那饞嘴幺嬸偷吃了!昨天就發(fā)現(xiàn)她路過時賊眼賊眼地看?!?/p> 南瓜呢,房前屋后是不大種的,總在山梁后的大地四周,藤蔓牽得滿坡都是。夏日清晨,母親總是早早地叫醒酣睡中的我們:“二女子去割草,幺女子去割背豬草回來,我和你大姐鋤地去,別睡著啦!”于是,背上背簍,我總是遠足去大地周圍,在南瓜藤蔓間穿來穿去,割下它根部的黃葉,摘下不結(jié)瓜的蔫花。露水淋淋地背回豬草,在飯桌上,總會告訴母親哪叢南瓜藤里藏著個大南瓜。母親就微微笑著,估計今年結(jié)的南瓜又夠我們姐妹背上一兩天了。是的呢,母親種出的南瓜,收獲時,往往能碼上半間屋子,甜面可口的喂我們,水淡水淡的就剁爛喂圈里的豬。 …… 我的菜園里,那幾株茄子苗上,不知緣由地老長蚜蟲,當年母親稱它們?yōu)椤澳佅x”的。針尖兒大,青兮兮的,攢在嫩葉上。百度說可以用辣椒水收拾它們,我試試,不靈。不想噴藥,索性天天捉,時時摁。想不起母親當年那些菜園里,膩蟲多否。也想不起母親是如何收拾它們的。細細地摁死它們時,常常想:我這幾株茄秧,傾注我的心血,不過閑情而已。母親那些菜園,可得喂飽我們四張嗷嗷胃口??!不知母親種植間隙,除了勞累除了希冀,是否也偶有閑情美意泛起? 常常想起多病痛的母親,喘齁齁地在地里澆灌。 3.誰主宰 花盆里的茄秧,長勢喜人。葉片碩大,眼見著噌噌噌的架勢。美拍里,她最多。 開花了,紫瑩瑩的,嫵媚。發(fā)圈,朋友留言,帶著安慰:笑笑,茄子有雌雄花兩種,有結(jié)果的,有不結(jié)果的。你那是哪種哦?我回:無所謂結(jié)果否,開花就好。 日見著,一天天過去,一朵兩朵三朵,次第開放。松土、澆水、捉蟲,我靜心地伺候著她們。終歸,花蒂里,出來了小茄子!耶,我的茄子我作主! 用心最多的是捉蟲。 不知何因,茄子嫩苗上,憑空生出好多蚜蟲。知道它們的厲害,如果不除去,針尖兒大的它們會瘋狂繁殖,繡著芽尖吮吸,最終會要了茄子苗苗的命。 翻查網(wǎng)頁,想從根由上除去它們。但是沒有找到由來,只說它們專繡植物嫩芽,繁殖超常。時常地望著虛空:它們從哪里來?沒有這些菜蔬時,它們寄存在何處?背后誰在指使示意?沒有答案。只知道,此處有了菜蔬,就有了它們前來的因緣。 辣椒水嗆死不了,更阻擋不住它們的來路。只能閑時細捉。每片葉間,每天都有,或飽滿青脹,或剛剛誕生之態(tài)。仔細湊近,我的一個指尖,常常能摁死三五只,一遭下來,死于我指下的少說也有成百上千。不自禁間,端詳我的弱指,感嘆它們居然有如此大的殺伐主宰之力。 想起“我佛慈悲”,想起弘一法師坐椅前,必要抖抖,放生藤條縫隙間的蟲蟻,我就有了重重罪孽疑慮。可是,如若不動用我的指尖殺伐,又如何能拯救那些油油生長的菜蔬??? 想起天地間的“侵犯”來,想起天地間的主宰來。如果,蚜蟲們不來侵犯我的菜蔬,我何嘗會起殺伐罪孽之心?忽然驚恐起來,其實它們也僅為寄生,無所謂其它。我呢?我等靈長呢?因為寄生,是否亦有無意的“侵犯”?主宰我們的“指尖”在何處?不可見,不可測,隨時在。 作者簡介 一 笑,簡靜一隅,閑時寫字、讀書、旅游。靜以讀文滋養(yǎng)流光,動以一笑觀化紅塵。 香落塵外書齋——香落塵外平臺團隊 總編:湛藍 執(zhí)行總編:風(fēng)剪云 總編助理:無兮 特邀顧問:喬延鳳 顧問:劉向東\蔣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張建華 策劃部: 總策劃:崔加榮 策劃:白曉輝 主編:煙花 編輯:蓮之愛 朱愛華 美編:無兮 ETA Effi Lu 編輯部: 總監(jiān):徐和生 主編:清歡 編輯:銅豌豆 風(fēng)碎倒影 連云雷 夏梓言 播音部: 部長: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開 過往云煙 眉如遠山 葉兒 西西 |
|
|